第14章 長陵金蘭
書名: 人在唐末,做昭武帝作者名: 俠不流行本章字?jǐn)?shù): 2211字更新時間: 2025-06-05 20:00:00
“我二人志向已明,不知贊貞欲往何處?”
劉克之話語出口,楊師厚手扶橫刀,目光灼灼的看向愕然的牛禮。
他沒想到,面前這兩人居然如此大膽,但他也只是驚訝一瞬之后,臉色便恢復(fù)如常。
隨后他的目光投向?qū)γ娴拈L陵,有些怔怔出神,良久之后,方才回過神來,悠悠開口。
“我來長安,本就是為報國,如今權(quán)宦當(dāng)政,報國無門,二位心有換天之志,又怎知我無安民之意?!吾自當(dāng)以英雄事之!”
聞言,楊師厚轉(zhuǎn)頭看向劉克之,見他點頭之后,方才放下扶在刀柄上的手。
探得二人心意,劉克之也開口道出自己的想法。
“當(dāng)今即位之時,關(guān)東大旱,天下鼎沸,如今黃巢南下,肆虐南方,破城掠財,巢賊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更多,去歲更有沙陀叛亂,天下徹底沸反之際,不會太遠(yuǎn)了。”
“如今我等投諸葛爽麾下,正有立功之機,需得牢牢抓住,方能在天下大亂之時成就一番功業(yè)。”
二人聽著劉克之的分析,心中驚訝,黃巢肆虐南方的消息,他們自然也是知道的,但他們也知道朝廷已經(jīng)發(fā)兵鎮(zhèn)壓,想必很快就能平定,畢竟就連王仙芝也已死在朝廷手中,一個跟著王仙芝的黃巢,不過是個秋后的螞蚱。
看著二人的表情,劉克之就知道二人并不太相信他的說法,不過這是見識的局限性,怪不得二人。
畢竟當(dāng)權(quán)者從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xùn),而劉克之這類人卻能從歷史看出民眾的忍受極限。
長久的饑餓,朝廷的不管不顧,家人接二連三的死去,欠下巨額貸款,好不容易熬到開春,卻發(fā)現(xiàn)家中連種糧都沒有了,此時的絕望,在有人帶頭之后,便會轉(zhuǎn)化為席卷天下的怒火。
這股怒火,會燒掉大唐的最后一絲體面。
而在這股怒火的加持下,黃巢不僅不會被唐軍所敗,還會一路連克州府,直至攻破長安。
黃巢的稱帝,會讓本就逐漸離心的各個藩鎮(zhèn),徹底掙脫羈縻,奏響大唐的送葬曲,拉開五代十國的序幕。
如今已算是乾符六年了,而黃巢攻進(jìn)長安的時間,就在明年。
留給劉克之的時間,不多了。
他要在這小兩年的時間中,拉起一支足以讓他自立的兵馬。
而當(dāng)前的目標(biāo),是在諸葛爽麾下立功晉升,從而擁有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人馬,人數(shù)最好是在八百人及以上。
這個目標(biāo),說實話,有些困難,畢竟如今的諸葛爽只是一個汝州防御使,手中實際可用兵力應(yīng)該在五千到八千左右,他麾下完全忠于他的,都不一定有八百人。
見二人沉默,劉克之等了一會兒,讓他們消化消化后,方才開口:
“二位兄長,我三人共誅權(quán)閹,已是共經(jīng)生死,可謂是患難之交,未來還要同赴邊鎮(zhèn),需得同心協(xié)力,患難相扶。”
“不如就在這太祖高皇帝陵前,義結(jié)金蘭,如何?!”
義結(jié)金蘭之舉,是中國極為常見的現(xiàn)象,不僅是古代,就連近代也有。
古代比較著名的,就是劉關(guān)張三結(jié)義,而現(xiàn)代,便是伍豪先生與吳國貞,蔣中正與李宗仁。
而距離劉克之最近的,最出名的,當(dāng)是趙匡胤的“義社十兄弟”了。
而且三人現(xiàn)在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又即將一起前往諸葛爽麾下打拼,人生地不熟,結(jié)為一黨,是如今的最優(yōu)解。
心中明白的楊師厚和牛禮自然也無異議。
劉克之本人的品行如何,就連與他相交年余的楊師厚也沒有完全認(rèn)知,牛禮就更不用說了。
但劉家人的口碑一直都不錯,只要自己識趣,下場一般都不會凄慘。
而且?guī)ь^大哥如此上進(jìn),有換天之志,還怕沒有出頭之日?
而劉克之心中也是歡喜,單打獨斗,必敗之莽夫也,眾籌創(chuàng)業(yè),才是奮斗的常態(tài)。
楊師厚此人他是了解的,其人不僅武藝高強,而且頗有謀略,對帶兵也有一番自己的理解,是個難得的人才。
至于牛禮,雖然相識不長,但這幾天的接觸下來,也是個胸有錦繡之人,對于民生和軍事,頗有一番認(rèn)知。
一句話,二人皆是難得的人才。
長陵殘垣斷壁,一片荒蕪之景。
唐,乾符六年元月二日,漢太祖高皇帝長陵。
三人各有心思,卻都割下一角袍服作紙,當(dāng)場研墨書寫金蘭譜。
捻土為香,聚石為案。
面向太祖高皇帝長陵,三人以年齡排序,牛禮今年十九,為長,楊師厚十八,次之,劉克之十六,再次之。
三人之間,雖然牛禮以年齡為長,但實際上,卻是以劉克之為首。
蓋因無論是聯(lián)絡(luò)張承業(yè),還是殺人后前往汝州,都是劉克之拿的主意,而楊師厚早就隱以下屬自居,如今又聽劉克之言語,對其眼界智慮感到驚嘆,所以在遭遇到無法挽回的失敗之前,二人目前以劉克之的意見為主。
尤其是如今在長陵之前,劉克之這個漢太祖高皇帝之后,自非常人可比。
三人面向長陵,恭拜而跪。
劉克之率先盟誓。
“太祖高皇帝神靈殷鑒:”
“漢室傾頹,復(fù)又再興,光武氣沖霄漢,昭烈志存千秋,宋武氣吞萬里,今有不肖子孫劉克之,應(yīng)為太祖少子,淮南王劉長之后,愚智寡能,上不能安家,下不能存身,竟受宦豎逼迫,出逃河洛。”
“今得同志兄弟楊師厚,牛禮二人幫扶,義結(jié)金蘭,戮力同心,意繼光武,昭烈之志,效宋武之舉,得以上報宗廟,下救黎民百姓,安定國家,重興漢室,不墜太祖之名。”
“今立此誓,三人結(jié)為異姓兄弟,一愿同心同德,福禍相依,患難相扶;二愿肝膽相照,不棄不離,生死相托;三愿道義為基,不因名利相軋,不以才德驕矜。”
“異體同心,絕無二志,皇天后土,祖宗神靈,我太祖高皇帝殷鑒之。”
“此心昭昭,天地應(yīng)知!如違此誓,千夫所指!天人共戮!死無全尸!”
隨后,楊師厚與牛禮也相繼起誓。
誓罷,三人互換金蘭譜,點火焚燒之后,抽出短刀,以水代酒,歃血為盟!
隨后互相作揖,互稱兄弟,至此,禮成!
時年一月,本應(yīng)天寒地凍,但禮成之后,霎時,風(fēng)云變幻,狂風(fēng)呼嘯如虎,云氣聚如長龍。
天地異變,劉克之神色如常,楊師厚心情激動,牛禮面帶驚訝。
“走吧。”
衣衫獵獵,長發(fā)飄飄,三人收拾香案,縱馬向東。
此時,風(fēng)散云去,艷陽高照,大放光明,正是:
弓背扶光劍氣長,西風(fēng)走馬向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