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以工代賑,和士族做買賣
- 從漢末簽到開始召喚歷史
- 她到底叫什么
- 2198字
- 2025-06-14 18:10:00
洛陽被毀,行宮被燒,大漢脊梁險些被敲碎。
對于漢室而言,無疑是奇恥大辱。
這三年來。
已有不少人重回洛陽,自發新建了許多簡陋的建筑。
這些人多為無家可歸的流民,他們在廢墟之上,選擇一處土地還算肥沃的地方,迫不得已耕種養家。
“陛下的意思,是要假借流民之手,重建洛陽?”
荀彧眉頭都擰成了麻花,對劉邪提出的方案并不認同。
“臣看此事的難度極大,一個不甚,恐有覆巢之危!”
劉邪意圖征用這些流民,用于恢復洛陽,如此以來,原本他們還能靠勞作,勉強生活的日子將徹底被推倒。
想想這些流民平白付出勞動力,提朝廷辦事,卻討不著好。
真到了那時,就是官逼民反,再現黃巾之亂了。
“你且聽朕說完……”
劉邪并未在意他的態度,而是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這不聽還好,一聽之后,荀彧和賈詡都愣愣的出起神來。
原來,劉邪準備單開一個部門,草擬名稱為國資部,設部長一人,其地位同九卿,享受同等待遇。
再由國資部牽頭,征召流民為徭役,參與建設朝廷頒布的建設項目。
到了這里,其實并不能將之稱為徭役。
因為現今的徭役,是統治者強迫平民從事的無償勞動,包括力役、雜役、軍役等。
而國資部征召的流民做工,是可以享有微薄的薪酬,同時也不是以強迫的手段來逼迫,而是秉承自愿的理念。
“以工代賑?此法倒是新奇?!?
賈詡沉吟片刻,這些想法劉邪從未向他透露過,如今聽在耳中也頗為新奇。
好奇道:“恕臣直言,這重建洛陽吶,涉及投入的銀錢將不計其數,百姓對五株錢早就失去了信任,只能折銀或者折糧計,可我們哪有這么大一筆開支呀!”
賈詡的擔心不無道理。
就連荀彧聽了都連連點頭,認為此法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
因為一旦朝廷介入,用以工代賑的方式,取代傳統的賑濟手段。
看起來倒是可行,可實施起來,就是巨大的資金投入。
可以想象,材料、工錢全部由朝廷承擔,其帶來的壓力,現今朝廷根本承受不起。
其時朝廷拿不出來薪酬結算,民怨將成為沖垮堤壩的滔天洪水。
劉邪說道:“雖然朝廷沒銀沒糧,但是士族豪強有啊。”
士族豪強?
荀彧臉色一變,好家伙,這是要砸大漢根基啊。
想想你老劉家坐這天下,士族豪強沒少出力,如今卻要對他們亮刀子,這合適嗎?
說道:“陛下不可,強取豪奪將導致士族豪強的不滿,屆時十三州怨聲載道,恐有大廈傾覆之危?!?
“嗯?誰說朕要強取豪奪了?”
淡淡的話音,讓荀彧錯愕在原地。
難道陛下的意思,不是強取豪奪嗎?可士族豪強又不是軟柿子,豈能隨意拿捏,乖乖上繳錢糧。
“臣愚昧,請陛下教我。”
劉邪示意他少安毋躁,說道:“為什么不能是,讓士族豪強主動交出錢糧呢,朕和他們做買賣還不行嗎?”
一句反問,讓荀彧摸不著頭腦。
主動交出錢糧,做什么買賣?
別說士族豪強,就是自己也不能因為你一句話,就掏空家底吧。
與他的疑惑不同,賈詡似乎聯想到什么,眼前驟然亮了起來。
“陛下之意,可是……販鹽?”
販鹽?
荀彧的疑惑又增數分。
這鹽雖然明面上控制在朝廷手中,可誰都清楚私鹽泛濫,其幕后掌控者,多為士族豪強。
雖說販鹽能帶來大量的財富,可也不是朝夕之功,而且這塊蛋糕就這么大,士族豈會拱手讓人。
想來都不會如陛下所愿。
“沒錯,正是鹽。”
誰知道劉邪直接確認了此事,然后又說道:“張居正日前傳來消息,經過提純之后,我們在芒山別院繳獲的粗鹽,悉數變為了精鹽?!?
提純,精鹽?
這又是什么,荀彧直感覺腦袋亂如麻團,這一天接受的東西,可比以往一年還多。
不等他提問,劉邪已經取出一個的瓶子,在手上晃了晃。
作為劉邪帳下最頭鐵的男人,賈詡迫不及待的奪在手中,用手指輕輕蘸滿細鹽,然后狠狠嗦了一口。
“恩?”
瞳孔驟縮,細膩無瑕疵的口感,隨著唾液在口腔中化開。
伴隨著一股淡淡的的清香,被咽了下去。
“額!”
“嘖嘖?!?
整個大帳落針可聞,唯有賈詡的驚嘆聲回蕩在其間。
把荀彧、楊再興他們的胃口,給吊了個十成足。
可他們不是賈詡,沒有陛下的允諾根本不敢放肆。
“給他們嘗嘗?!?
隨著話音,老成持重的荀彧率先伸出手??。
賈詡不得已,戀戀不舍的遞給他。
隨著精鹽的品嘗,荀彧已經顧不上贊嘆了,腦海瞬息間就分析出來得失。
拱手道:“此精鹽遠勝于市場上的細鹽,如果能普及,定能迅速占有市場,就是不知道這精鹽的成本如何?”
劉邪不語,豎起了兩根手指。
“兩百錢?”
荀彧微微皺眉:“到也不算貴,市場上的粗鹽約莫一百八十錢,想必這精鹽進入市場,肯定能有所斬獲?!?
他的話剛說完,就見到劉邪笑著搖搖頭。
荀彧頓時就意識到了不對,幾乎顫抖的說道:“陛下說的,莫不是......二十錢?”
“正是!”
荀彧只覺得眼前一黑,險些栽倒。
他的經歷堪稱豐富,說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也不為過。
可當證實了鹽的成本,他就算再處變不驚,也站不住了。
“這還是試驗階段的成本,等穩定之后,提純粗鹽的器具、材料將得到重復使用,到時提純的成本,可控制在十錢以內?!?
十錢!
荀彧趕忙深吸了數口氣,這才穩住了心態。
腦海中兀自計算著,臉色不住變幻。
西漢時的粗鹽約30-50錢,到了漢末,物價因通貨膨脹上漲數倍,也就是荀彧估算的一百八十錢左右。
提純成本控制在十錢以內,那么同等價格下,誰還去買雜質和口感都低劣的粗鹽?
一瞬間兩行清淚從荀彧的眼眸中滑落。
噗通一聲拜倒在地,哽咽著說道:“天下蒼生有福了,臣叩謝陛下施以仁政,造福百姓!”
有些語無倫次,但荀彧的拳拳之心,大家都看在眼中。
劉邪親自將他扶起,語重心長的說道:“跟著朕好好干,還有更多的利好會造福天下的。”
荀彧急忙朗聲道:“愿為陛下赴湯蹈火。”
福澤天下,利于百姓。
他此刻握緊了拳頭,哪怕為了普及這精鹽,都應該留在皇帝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