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長安行

  • 龍開九江歸舟記
  • 凡語者
  • 2127字
  • 2025-06-07 16:03:56

離開潮門前夕,莊歸舟獨自一人攀上那株云海古樹。月色如水,樹下風(fēng)輕,唯有幾聲夜鳥偶啼,打破寂靜。

他行至樹心空洞之前,輕聲對化形的樟婆婆行禮:“婆婆,我此去長安,不知何時歸來,特來告別。”

老嫗拄杖而立,緩緩開口:“山川與人同悲喜,此行動蕩,你需先明三龍之勢,方不至迷失。”

她緩步至枯木之根,提筆于樹皮上書丹青三字:“三龍”,又轉(zhuǎn)手逐一講述:

“其一,天龍。居于九天之上,吞云吐霧,駕星御風(fēng)。日為其目,雷為其嘯,風(fēng)生于息,爪可摘辰。每當(dāng)王朝更替、命數(shù)浮沉,天龍之影便隱現(xiàn)于天象之間——或隨彗星隕落而現(xiàn),或在日月同輝中藏。世人敬之為‘天龍’,象征天地威儀與人間正統(tǒng)。其所守者,即是天命之正,亦是君權(quán)之根。”

“其二,地龍。隱于大地之下,無形無聲,不熾不寒,卻自山川脈絡(luò)中蜿蜒潛行。它引江湖之奔流,鎮(zhèn)山岳之根基,貫通地火水脈,支撐五谷豐登、人間安穩(wěn)。雖不現(xiàn)于天表,然無處不在,人稱‘地龍’。其所守者,即是國土之基,亦是黎庶之安。”

“其三,人龍。最為奇異,非神非妖,非人非獸,或由蛇化蛟,遇雷雨而登龍門;或由魚躍江河,逆流而上。人龍載夢而行,借萬物之形通天意,改命數(shù),轉(zhuǎn)風(fēng)雷。三龍之中,人龍最接近凡世,亦最難捉摸。其現(xiàn)跡者,動輒翻云覆雨,改萬古輪回。”

她指向深林霧嵐之處:“與之對應(yīng),亦有三座龍城:天龍之都——朝歌城,位于十萬瀚海,草原百族的長生天;地龍之域——昆侖城,萬龍支脈的祖龍大地;人龍之府——驪山龍城,即當(dāng)今天下雄城長安。”

莊歸舟聽罷,默然良久,才低聲道:“婆婆,些許年前我曾夢到有仙人立于舟船前喚我為人龍,行走世間,此夢何解?”

老嫗緩緩笑了笑:“此夢無定解,只看你心所向。今日之潮門、明日之朝堂,三龍之勢,皆會與你同舞一曲。”

說完,她招手,深林間一道白影疾掠而出,那是龍須虎——曾伴莊歸舟破符悟潮之靈貓,此刻它端坐在老樟下,目光清澈。

樟婆婆輕喚一聲:“須虎,隨他同往長安,助他辨天龍地龍人龍三勢。”

龍須虎伸爪點地,尾羽一振,偌大身形驟然縮至貓狀,跳上莊歸舟肩頭,柔聲“喵”了一聲,似在應(yīng)允。

老嫗最后囑咐:“記住三龍之勢,方不被天地撼動。去吧,以心問龍,以劍問天。”

莊歸舟拱手一拜,背負(fù)長劍,伴龍須虎一同下山。云海古樹靜靜矗立,余輝與霧氣交織,見證又一位身懷文種的“人龍”踏上命數(shù)之旅。

……

翌日破曉,少年和靈獸龍須虎自潮門輕舟而下,沿江北渡。長江水面霧氣未散,晨光如紗。潮風(fēng)中,莊歸舟緊攥引瀾長劍,心念未嘗一刻平靜。自從“引瀾”劍入手,他便覺天地水脈呼應(yīng)。此刻北行,是他身為“文潮之子”第一次真正走向世間。

半月之后,他們抵達(dá)長安。城外驛道,旌旗蔽日,來往車馬如潮。莊歸舟初度長安,不見青瓦白墻,盡是金碧輝煌,街頭寺觀與書院并立,道士法衣與儒生儒冠交織。長空法鼓飄音,街市霧氣一派繁華盛世。青年莊歸舟立于城頭,忽覺人海如水,而他此刻要擲入其中的,卻是手中那柄“引瀾”長劍。

人教驤會設(shè)于長安東郊廣場,數(shù)里之地,搭建云臺九重,高懸道旗數(shù)萬面。四方來客,或持禮諭,或攜經(jīng)書,或腰佩劍戟,皆欲一觀這“人教開宗”之盛況。陣陣鼓樂奏起,鞭炮聲聲,猶如前奏洪鐘,宣告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莊歸舟懷抱著白貓好不容易在人潮之中擠上云臺。只見當(dāng)今天子李世民身著玄裳,立高臺之上,神色沉穩(wěn),背后青絲飄揚的侍衛(wèi)如潮。李家弟子站于左右,手捧《太初天文》,宣詔將“人教”奉為新朝正學(xué),欲“承天法,合眾教”,并以“捍衛(wèi)四海,育風(fēng)正氣”為己任。

臺下眾臣俯首應(yīng)諾,儒生文士擊節(jié)詠和,道士琵琶鼓韻交織,映出一派“共治天下”的仙風(fēng)道骨。莊歸舟微瞇雙眼,只覺掌中明暗交替,如潮如浪。而他心中卻暗生悲喜交錯:“此所謂‘人教’,真能延續(xù)文脈,復(fù)興正氣?抑或借機蒙混眾心,掌控天下文運?”

人教宣詔完畢,臺上奏起《天書禮序》,只見十名道士持卷登壇,引天地之文脈入卷。長空矗矗,所有人目光盡集中于那道“天書”之上,渴望窺見“正統(tǒng)文種”究竟為何物。

忽然,驟有一聲驚呼傳來。人群震動,轉(zhuǎn)頭望去,只見云端突現(xiàn)一道微光,似蒼龍翻涌。那光自長安城西偏殿飛來,越過臺頂,竟直至直抵驪山山脈,潮風(fēng)中隱現(xiàn)古老碑文之影:

“云瀾界外,天水相融;文種修心,潮劍通神。”

霎時間,人教高臺下眾人皆面色大變,驚竊竊私語:“此為何物?天意有變?”

長安主臣亦紛紛驚疑,臺上臣僚竊竊低語,皇子、儒臣皆眉沉。太宗皇帝李世民亦似聞聲凝眉:“何來‘云瀾界’?莫非……有人妄動天意?”他口中念叨,人教儀仗仍在,卻已掩不得臉上隱隱焦色。

莊歸舟立于云臺上,緊握長劍,目光如炬。他知曉,那并非偶然之光,而是“云瀾策”與“云瀾界”之氣正欲蘇醒。三年研習(xí)潮劍與文氣,今日,這暗伏山川之脈終于在長安上空顯現(xiàn),昭示他“文潮合一”之命,應(yīng)隨天意展露。

莊歸舟只將目光落向那高懸長安之“天書禮序”。在那眾生目光之下,他竟有一絲莫名悸動——那是千年文運,與潮門之宗的英氣,正借著“云瀾之光”匯成驚濤駭浪。

長安城內(nèi),更是議論聲滔天——

“此乃天象異動,或為下界妖氛,或真‘云瀾界’之現(xiàn)?”

“人教祖庭豈能容此逆流?今日之舉,必將驚動帝心!”

“白鹿洞雖尋文氣,今日之事,恐怕難以善了!”

秋水共長天一色,此時此刻,山河皆已秋,而“云瀾界”“云瀾策”的秘密,只在那天邊云隙之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曲县| 遂平县| 且末县| 泾阳县| 潍坊市| 绩溪县| 乌鲁木齐县| 荔波县| 顺昌县| 蒲江县| 通渭县| 根河市| 苏尼特右旗| 临潭县| 夏河县| 敦煌市| 二手房| 七台河市| 深圳市| 安远县| 贞丰县| 江川县| 嘉黎县| 开阳县| 色达县| 延川县| 景洪市| 潜江市| 中牟县| 班戈县| 巫溪县| 贵港市| 南召县| 上饶市| 关岭| 都江堰市| 昌邑市| 同心县| 淮滨县| 礼泉县| 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