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五月初一,乾清宮內。
崇禎皇帝朱由檢端坐在龍椅之上,眼神中滿是疲憊,正在批閱著一份份奏折,從他緊皺的眉頭來看奏折上的消息恐怕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山西、陜西自崇禎六年八月至七年四月持續干旱,赤地千里,流賊借著天災復熾,給事中吳甘上疏請求發內帑賑濟,以求安撫災民,避免讓他們從賊。
“年年干旱,年年發帑,這流賊剿不勝剿,今天剿了王嘉胤,明天又冒出了個高迎祥,朕自御極以來,未有一絲松懈,怎么國事反而一天天敗壞。”
崇禎用手揉了揉眼睛,他是個工作狂,和天啟、萬歷不同,每天批閱奏疏要到很晚,僅僅二十來歲的青年,頭上已經冒出不少的白發。
“皇爺可要保重身子,江山社稷可都在您的肩上擔著,臣有時候看著皇爺每日殫精竭慮,真恨自己手無縛雞之力,不能親自手刃建奴流寇為皇爺分憂。”
身邊的曹化淳身穿一身大紅蟒袍,腰間束著一條寬厚的玉帶,手持一柄拂塵,正弓著身子站在崇禎身邊。
“曹伴伴,若是諸位大臣也有你一半的心氣,恐怕整個天下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不過你放心,朕會保重身體的,剛才的牢騷發出來就好多了。”崇禎皇帝和曹化淳熟的不能再熟了,他面對曹化淳的時候語氣隨意,并不像上朝時面對大臣那樣嚴肅。
曹化淳看了看外邊的天色,已經到了用膳的時間了,他用試探性的語氣問道,“皇爺,到了用膳的時間了,您是去御膳閣還是按照老規矩在這里用膳?”
崇禎皇帝聞言一愣,本想去御膳閣用餐的,但是看到手上剛剛拿起來的一封奏疏,想了想還是道“還是老規矩吧,在這里吃。”
曹化淳一點沒有驚訝,他點點頭親自安排崇禎皇帝的用膳事宜。
“兵部加急,浙江軍務。”
奏疏上寫著八個大字,崇禎打開奏疏看了起來。
等到曹化淳安排人將吃的放到崇禎面前的時候,發現崇禎正拿著一份奏疏在看著,神色也不像剛才一樣嚴肅,應該是看著了什么好消息。
“皇爺,今天的菜肴是清炒豬肉、燉豆腐、清拌涼菜(注1),臣看您的心情比剛才好許多,是不是有什么好的消息了。”
曹化淳將菜肴擺在崇禎的面前看著崇禎心情不錯,這是頗為難得的,這段時間天災人禍不斷報來,讓崇禎皇帝心力交瘁,有時候幾天沒有一個笑臉。
“唔,不錯,曹伴伴你來看看。”
崇禎說著將手中的奏疏遞到曹化淳的手里。
天啟年間,魏忠賢大權獨攬,擔任司禮監秉筆太監的時候,凡事都要先經過他的“票擬”之后再呈給皇帝,凡是對他不利的奏疏直接就被他截下,不會到天啟皇帝的御案上。
崇禎皇帝即位后,凡事親力親為,即使曹化淳身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平常的時候大多也是以照料崇禎生活為主,票擬的權利被崇禎皇帝給收了回去。
曹化淳的野心沒有魏忠賢大,平常對這件事也不在意,這也是崇禎為什么這么信任他的原因之一,凡事不爭不搶。
“恭喜皇爺,這海寇劉香多次襲擾沿海,去年聽說就被福建巡撫鄒維璉打的大敗,
今年又遭重創,怕是以后不成什么氣候了,皇爺登基以來先是平定了西南的奢安之亂,如今東南一帶的海寇又被剿滅,
只要北方的天災一過那些流賊也不過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這些都平定之后以咱們大明的體量,
磨也能將建奴給磨死了,到時候皇爺就是比肩漢光武帝的中興之主啊。”
“你啊,曹伴伴,什么話到了你的嘴里都變得好聽了,這件事兵部還沒派人核查,現如今底下大臣斬首十級就敢報成大勝,真實情況還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鬼樣子。”
崇禎啞然失笑,隨即又想起這幫整天只知黨爭的大臣,年初的時候正是這個原因他罷免了周延儒而重新啟用了溫體仁。
他并非不知道溫體仁是個什么貨色,但在他心里,即使私德有虧也比大臣結黨讓他來的安心。
崇禎七年五月初二,天色陰霾,龍椅之上,崇禎皇帝正襟危坐,目光冷峻掃視著殿下的一眾大臣。
“諸卿有事有何事起奏。”
隨著崇禎皇帝話音剛落,兵部尚書張鳳翼上前一步,“陛下延綏巡撫洪承疇上報其部將賀人龍在州城大敗流賊,擒獲首領克天虎,請求晉升賀人龍為參將。”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這事他在奏疏上也看過了,已經批閱可,如今只是走個流程罷了。
“兵部核查過了?”
“啟稟陛下已核查無誤。”
“那就這么辦吧。”
戶部尚書候恂上報,“陛下,上月四月初三福建巡撫上報福建惠安地區發生地震,房屋倒塌,百姓流離失所,福建巡撫請求將一部分押解進京的漕糧用于賑災。”
“準。”崇禎皇帝點點頭,福建地區窮山惡水,朝廷也不指望福建的糧食。
“對了,朕昨天得到消息浙江巡撫喻思恂上報海寇入侵定海,觀海衛指揮使派出麾下一名王姓千戶殲滅海寇數千,斬首八百,俘虜百余,這件事兵部核查了么?”崇禎突然想起了這件事。
兵部尚書張鳳翼上前一步,“啟稟陛下,確有此事,兵部已經派人核查,因為核查的人還未回來所以臣就沒有和陛下說起此事。”
左僉都御史黃道周站了出來道,“啟稟陛下,恐怕這件事做不得假。”
崇禎好奇道“愛卿怎知此事做不得假?”
“陛下忘了,錢稚文是臣的好友,前些年陛下仁慈免除了他的死罪,流放定海,此次海寇入侵他正是親歷者,此次大難不死將這件事的原委都告訴了臣。”
錢龍錫雖然已經被罷黜,但畢竟也是四朝老臣,于情于理都要關懷一下。
“錢先生沒有大礙吧?”
黃道周搖了搖頭“承蒙陛下洪福,錢稚文有驚無險,在定海的時候差一點就遭到海寇殺害,幸好觀海衛千戶王應麟及時趕到將其救下,之后原本王千戶打算親自派人將其送出城到安全的地方,卻被錢稚文拒絕,說他一人雖被救下,然定海一城的百姓尚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不能因他耽誤正事。”
注:烈皇小識中記載崇禎帝“日膳不過三器,不用兼味。”即一頓飯最多三道菜,且不追求多種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