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張象易已有了離開這處幽谷,前往武當山的打算。
因為一部“獨孤九劍”的劍譜,他又在谷中住了下來。
這路劍法立意之高,猶勝《九陰真經》中的“易劍八訣”半籌。
正如劍譜后面所言,此劍法是“以無法為有法”。
“無劍勝有劍,無招勝有招”,本屬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劍道至高境界,獨孤求敗這位“劍魔”,卻憑借“獨孤九劍”的有形之法,為后來者搭建了一道登云之梯。
只是要攀登這道登云之梯,稟賦、悟性、根基、機緣、毅力缺一不可。
對絕大多數人而言,便是得到“獨孤九劍”,也只能邯鄲學步,得此有形之法而無緣觸摸更高一層的無形之道。
如今也只有張象易可以從這劍法中領悟到一點玄之又玄的劍理奧妙。
小龍女和楊過雖也學了全套劍法,但限于自身的武學修為,收獲的也只是一路最上乘的劍法本身。
接下來的三個月,張象易一直在參悟“獨孤九劍”。
小龍女仍只安安穩穩地留在谷中與他相伴,從未顯露出半點不耐,反而覺得這般平平淡淡生活便是自己最向往的。
楊過卻實在耐不得這般枯燥的日子。
原來他還有試驗馴化“菩斯曲蛇”作為樂趣,后來已逐漸摸清這異種毒蟲的習性,也掌握了飼養、馴化的法門。
但此事需要合適的場所、大量的資源和充足的人手,他們暫時一樣都不具備,便只能先行擱置以待將來。
等用了一個月時間,學全了“獨孤九劍”的招式變化后,楊過便再耐不住寂寞,每隔三五日便借口探聽外界消息,到附近的城鎮乃至襄陽城中玩耍。
最近這些天,他又開始央求神雕馱他外出,游蕩的范圍顯然已更遠了。
每次回來后,他的心情都似格外愉悅,有時自己呆呆地出神片刻,也會不由自主地輕笑出聲。
張象易和小龍女見他這副模樣,免不得要詢問在外面是否遇到什么事情。
楊過卻只插科打諢,不肯做正面回答。
小龍女心思單純,很容易被他蒙混過關。
張象易卻知其中定有隱情,并猜到多半是男女戀情。
想到這臭小子如今也到了十八歲,少年慕艾亦屬人之常情,便也沒有過多干涉。
再說這是自家的豬去拱人家的白菜,原也輪不到他這邊著急。
這一天,張象易和小龍女已準備好晚飯,卻遲遲不見楊過歸來。
直到夜色已臨,才聽到空中傳來的兩聲雕鳴。
但兩人都從雕鳴中聽出分明的急促之意,臉上都微微變色,一起來到石室的外面。
神雕斂翼從空中落下,在兩人面前抬起左爪,露出綁在上面的一截布條。
“是過兒的衣服!”
小龍女先認出這布條的來歷。
張象易點了點頭,俯身將布條解下。
展開看時,見上面用木炭之類東西寫了兩行字:“被困絕情谷,小心情花有毒。”
字跡甚是潦草,顯然寫得很是匆忙。
小龍女疑惑地道:“絕情谷是什么地方?情花又是什么?”
張象易面沉似水:“我知道一些,路上再說!”
說罷,便和小龍女一起上了雕背。
以神雕的體型與神力,負載兩人亦綽綽有余。
神雕知道他們要去救楊過,當時先急展雙翼盤旋升空,再向著襄陽北方疾飛而去。
大半個時辰后,神雕在一座隱于群峰之間的山谷中落下。
這山谷的內部遠比他們居住的山谷廣闊,內種又有丘巒原野、茂林修竹,儼然自成一方小小的世界。
如今雖已入夜,但小龍女雙目能視夜如晝,在空中已將這山谷的地形看得分明。
從神雕背上下來后,她對張象易道:“這山谷位于群山之間,幽僻難尋,內部又如此廣闊,卻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頗有幾分相似,難怪此間之人能從唐代天寶年間隱居至今,始終不為外人所知。”
張象易先令神雕升空盤旋,隨時聽候自己的召喚,隨即笑道:“絕情谷雖然避世,卻并非與外界徹底隔絕,否則單是繁衍后代便是問題。只是其行事歷來謹慎,才一直沒有被人發現。”
方才在乘雕飛行時,張象易已經大致說了絕情谷的情形,自從知道當初他講的“天龍八部”故事竟確有其事,而且與自己身世息息相關,小龍女便知道他定有些特殊的緣故而廣聞博知。
但她性子恬淡又善解人意,見張象易不提其中原委,便也沒有追根究底。
如今聽他再如數家珍般說起絕情谷來歷,自也不會感到驚訝,更沒問他是如何知道的。
她又指著不遠處的一片連綿花樹問道:“那便是情花嗎?”
張象易道:“我也是只聞其名而未曾得見,還須到近處看一看才能確定。”
當時二人一雕行至近前,見那花樹上正是花開似錦,花朵嬌艷無比,似芙蓉而更香,如山茶而增艷,只是枝葉上生滿密密麻麻的芒刺。
張象易笑道:“花艷而多刺,這果然是情花。”
小龍女想到他先前說這情花的可以食用,而且別有一番風味,便探手去摘花瓣。
張象易忙提醒道:“小心,那花朵背后還有細刺!”
小龍女將手相他搖了一搖道:“你已經說過情花之毒的厲害,我自然會當心。”
張象易這才看清她手上已經帶了那古墓派至寶金絲手套。
此物材質特異,卻堅韌無比,連“紫薇”“倚天”這等神兵利器亦難傷損;又是薄如蟬翼幾乎透明,戴在手上時若不細看都很難發現。
小龍女摘下一片花瓣,放到口中咀嚼,但覺入口香甜,芳甘似蜜,更微有醺醺然的酒氣,才覺心神俱暢,但再咀嚼幾下,味道又變為苦澀。
她輕嘆道:“難怪名之為‘情花’。情之為物,本就入口甘甜,回味苦澀,而且遍身是刺,極易為其所傷。”
張象易忙道:“這也要因人而異,我是一定會待龍兒始終如一,令你終生都覺如糖似蜜的。”
小龍女輕啐一口:“我是想到祖師婆婆與王重陽的事有感而發。你沒地心虛什么?少說這些胡話,快些找到過兒才是正經!”
張象易哈哈一笑,隨即提氣揚聲道:“貧道張象易,攜道侶龍氏拜山!”
他的聲音初時平和,卻是在山谷中回蕩不絕,而且回蕩之聲愈來愈響,直如洪鐘大呂,振聾發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