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之旅
我是怎樣起了極為想家的念頭呢?
或許是啟程回深圳上班的早上,父親像以前送我去上學一樣,騎著那輛老舊的摩托車,早早便載著我出門了。正月里的寒風迎面刮來,我不自覺的想要縮在父親背后,猛然間才發(fā)現(xiàn),寒風已經(jīng)越過父親的肩頭,落在我的肩上。
父親的肩膀已經(jīng)擋不住這刺骨的寒風了。
我看著面前父親的背膀,不知何時已經(jīng)變得這么瘦小了,窄窄的,與記憶里寬厚的背影相去甚遠了。
近日回到家,看到曾經(jīng)努力想要摸到的神秘的廚柜頂,放著稀疏的雜物,方覺物是人非。半個月的奔波,也在此劃上句號。
這半個月的故事,且慢慢回憶,分段記下。最后會寫成長篇的故事吧。
師徒篇
第一個故事,辭別師父及平姨。即名師徒篇。
臨別時,常常去師父辦公室閑坐,一邊喝茶,一邊聊起今后的生活,無邊無際的漫談,久違的自在感遍布全身,我躺靠在沙發(fā)椅上,身體斜向師父的一邊,說著說著就到了晚上了。
從住的地方過去需要乘城際鐵路,然后步行20分鐘,再騎電動車十分鐘左右,這時候都是展宏來接我。每次去雖都帶著“任務”去,但心情總是愉悅和期待的。
到了之后,我總是先去找平姨。平姨總是有著溫柔而熱烈的笑意,輕聲問道:“你來了~”。然后便領著我去師父的辦公室,打開門,就讓我坐下。
“我給你削個梨吧”,“我給你沖杯咖啡吧,燒點熱水喝茶”,“你師父還在那邊辦公室,一會兒過來哈~”,諸如此類,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倍感溫暖。
在項目共事的一年多里,平姨總是溫柔的、樂觀的。但是在這段時間里卻因著我的事愁眉不展,似乎有很多很多的叮嚀未說、擔憂未平。但這已是不容細說的了,將別之人,哪能受得住這般柔情而不落淚。
師父則是從容得多。眼見留我不住,便開始規(guī)劃今后的發(fā)展,叮囑這個,叮囑那個,每一個都是一段故事,或在兵團,或在BJ,或在杭州等等地方。
如果說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段人生,師父所說的這些橫貫三十多年的故事似乎都在訴說、拷問我是否能經(jīng)受得住這般艱難,我是否足夠堅定。
我想,我可以的。(后來,舅舅也提到同樣的問題。同樣在外長久奮斗的人,心情大抵是相通的吧。)
終于來到最后一日,卻因種種原因沒能再喝茶閑坐,直到師父打電話問詢我是否到了項目,他有事需要外出了,才匆匆去取了字畫,與師父寒暄幾句,還沒跟平姨好好告別,就匆然離開了。
或許告別總是這樣匆忙,也因為這匆忙而留下了再見的期望。
今時未平遺憾事,來日再見許淚流。
朽木敬謝師父、平姨。
2023年3月16日
GZ省·干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