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坐看云起時
- 白云,烏云
- 秋謝榮
- 1419字
- 2025-07-07 22:53:19
戶口事宜最終沒能辦理成功。
我跟爸媽說沒關系,到時候再說吧,反正戶口在那邊也不會注銷。我這樣安慰他們,但我心里卻很清楚,我再也回不到這個“家”了。父母耕種了一輩子的土地,最終會隨著他們的逝去而消逝。我只能在孤零零的夜里,看著城市的霓虹,在城市的海洋里漂泊。
這讓我感到心哀。承載著父母一生的辛勞和血汗,承載著我們情感和回憶的地方,都將不再屬于我。這大概就是一個辛勞的農民向一個勞碌的打工人逐漸轉變的悲涼,農民失去了他的根。祖祖輩輩既愛又恨的土地,再也拉不住子孫后代。他們飛向了天空,卻找不到一處歇腳,四處飄零的云朵,隨時都會散去。
下午跟媽媽一起去山上挖苞谷,給苞谷追肥,除草。這是一件累活。需要用鋤頭將整片地翻一個遍,挨著挨著的挖,不然這些生命力極強的雜草會吸收大部分的肥料,蓋過玉米的長勢,到秋天自然也沒了收成。苞谷差不多一人高,有些還更高一點,苞谷葉表面有細細的絨毛,刮在皮膚上很癢,刮傷皮膚后再經太陽一曬,火辣辣的疼。不停的佝僂著腰,揮舞鋤頭,沒一會兒腰就酸痛了。
坐在老茶樹下乘涼,喝茶水。媽媽和我說起她的暢想:在這兩株老茶樹之間放一張石桌,干農活或者采茶的時候都可以在這里吃飯休息。每個從這里路過的人都會覺得好。我十分認同。兩株古茶樹的枝葉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天然的涼棚。在茶樹下休息是十分涼爽愜意的。
左邊這顆顏色較深,葉片是墨綠色的,葉片也較小,抽芽的時間總是對不上采茶的時間。右邊這顆顏色較淺,是偏黃綠色的,葉片較為寬大,也更為古老。這株老樹去年著了蟲:根部被白蟻咬壞了樹皮,都腐爛了,頂部被空心蟲鉆了,枯枝不斷增加,葉子一片片落下。一下子就禿頭了。那段時間整個村子的茶樹都大面積的爆發這種病。農業局的專家來看了之后說是被螞蟻咬了,抓緊把根部翻開裸露在空氣中除螞蟻,還發了一些藥。
因為常年耕種,犁地機不斷翻土,根部被埋了半米多深。后來父親將根部堆積的土刨開,發現了白蟻,一時間束手無策。我得知后立即買了螞蟻藥回家,父親隔幾天就上山去用藥噴灑在古茶樹根部,驅殺白蟻。又恰逢干旱,四月里炎熱至極,父親每天拉著幾壺五十斤的水去澆灌他。螞蟻被滅了之后仍然不見好轉,還在不斷的禿頭。
問過在農業局工作的表姐夫之后,才又考慮到可能是被鉆心蟲給鉆了,營養也不足。村里也正在發鉆心蟲的藥,我就在網上買了營養液,然后父親母親就拿著營養液去給大樹輸液,噴灑鉆心蟲的藥,清理枯枝,拖到遠遠的地方燒掉。前前后后一年的時間,大樹輸了將近70斤營養液。到今年采茶季節才好轉過來,幸好今年雨水充足。
今年沒有采收這株老茶,還經常幫它打去花骨朵和茶果。現在看起來仍然有些嫩黃,不過好在頂端也陸續發芽抽葉,挺了過來。
喝著茶水,即興編了一首詩《飲茶》:
古茶樹下飲古茶,五百年來誰懂他?
千二百年是陸羽,我看農家最識茶。
母親說她每次上山挖苞谷,一個人一天就要喝掉這一大壺茶,大約有2升。因為這茶既解渴潤喉,在嘴里回味還是甜的,十分消暑。
茶本就該如此。實實在在的用著,喝著,消解人的疲乏,在艱辛中帶來一絲愜意,而不是附庸風雅。農民對茶傾注了感情,茶反過來滋養農民的身體,如果說農民不識茶,誰識茶?
苦后回甘,云過天明。
看著湛藍的天空、飄飄然的白云,透過茶葉帶來一縷縷鮮綠的陽光,心里莫名的暢快。由生命軌跡交織成的這幅畫,彎彎曲曲的線條,在透視關系下顯得深奧無比的天空,綠葉在搖晃,白云飄動,似乎在詮釋著生命最本真的意義。
如果真的有明天,我希望它像今天的天空一樣明亮。昨天我已然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