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似是故人來
- 文娛時代1982
- 摟住油菜花
- 2394字
- 2025-06-15 23:18:26
無線電視旗下的華星唱片,之前主要做唱片代理。
直到1982年才簽下張國容和梅艷方兩位新人,開始做歌手。
隨后又挖來羅文和甄妮,一躍成為香港一線唱片公司。
此刻,華星的總經理辦公室內,總經理陳淑芬站在一旁。
辦公室的經理椅上,坐的是無線的總經理方逸華。
“阿梅的新唱片錄得怎么樣了?”
“已經錄了五首歌了,快的話,下個月就可以發行。”
“你們對這張專輯的銷量,有什么預期?”
陳淑芬猶豫了一下,說道:“去年那張《赤色梅艷方》雖然買得好,但是翻唱的歌曲太多了。
12首歌有七首都是翻唱的日本歌曲,飽受樂評人批評。
今年這張《飛躍舞臺》就加強了原創性質,但是……
整張專輯沒有一首亮眼的歌,銷量恐怕會比不過上一張。”
梅艷方去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赤色梅艷方》,賣出五白金的好成績。
在香港,五萬銷量算白金唱片,能賣出這個數,就算一線歌手。
而梅艷方的個人首專賣出五白金,爆紅程度簡直如同專輯名一樣,赤色的梅艷方。
今年自然要趁熱打鐵,再接再厲。
為了加強原創性,邀請了黎小田、徐日勤幫忙作曲,黃霑、鄭國江幫忙作詞。
但原創是原創了,這些牛逼音樂人卻沒有拿出給力的歌曲,導致陳淑芬感覺沒什么底氣。
事實上《飛躍舞臺》發行后也沒有什么影響力,雖然賣出了雙白金的成績,但對比《赤色梅艷方》實在是縮水太多了。
方逸華道:“我收到了幾首歌,你找阿黎跟阿江過來看看。”
陳淑芬答應一聲,轉身讓秘書去找黎小田跟鄭國江。
黎小田是香港著名作曲家,張國容的恩師,他最牛逼的一首歌是《萬里長城永不倒》。
鄭國江是著名填詞人,令張國容一炮而紅的《風繼續吹》就是他填詞的,其他經典還有鄧麗珺的《漫步人生路》等。
他倆經常一起合作,實力僅次于顧嘉輝和黃霑。
沒過多久,黎小田和鄭國江一前一后走進辦公室,互相打過招呼后,方逸華把那幾首歌拿給他倆看。
“你們幫忙看一下,這首歌的水平如何?”
方逸華交給黎小田和鄭國江的歌,便是楊昊寫的《似是故人來》。
這首歌是梅艷方一生的代表作之一,梅姑出殯的那天,就是這首《似是故人來》送的她。
方逸華本身是懂點音樂的,她曾經在新加坡的夜總會登臺演出,是當地的紅牌歌手,后來被邵逸夫看上,納為小妾,帶到了香港。
邵逸夫發現她有經營上的才能,便一步步將她扶到了TVB總經理的位置。
方逸華一看這首歌,就非常喜歡,但為了保險起見,她還是找了兩個高手來確認一下。
黎小田自然識貨,仔細看了一遍,贊道:“這首歌旋律工整,婉轉流利,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啊,作曲家是誰?”
鄭國江是作詞高手,看了這首歌的歌詞,也是甘拜下風。
“俗塵渺渺,天意茫茫,將你共我分開。斷腸字點點,風雨聲連連,似是故人來……”
“這歌詞句式對稱,抑揚頓挫,充滿了古風古韻,寫得太棒了。六嬸,這歌詞是何人所做?”
“你們都覺得這個歌寫得好?”
“非常好,這首歌采用了粵劇的曲調,將粵劇元素融入流行歌曲,融入得天衣無縫,我是第一次見。”
鄭國江道:“他將每個樂句都分成三頓,再配以同樣句式對稱的歌詞,音節美妙,詞曲合一,堪稱天衣無縫!”
兩人都用天衣無縫來形容這首歌,說得方逸華都樂了。
“你們說得這么好,這首歌豈不是一定會紅?”
黎小田道:“紅不紅不敢保證,最起碼在樂評人那里,一定是備受好評的。”
“那你們再看看這幾首。”方逸華又拿出幾首歌給他們過目。
兩人看了一遍,黎小田道:“這首《似水流年》寫得非常好,另外三首就比較一般了,但也在水準之上。”
鄭國江看了那首《似水流年》的歌詞,心里怪怪的,感覺詞風跟他很像。
能不像嗎?這歌詞原本就是他填的,不過是被楊昊薅了而已。
“我也覺得這首《似水流年》很好,可以跟《似是故人來》媲美。”
楊昊一共交了五首歌出來,《似水流年》是電影主題曲。
《似是故人來》是羅大右作曲、林夕作詞的經典之作,剩下三首是他隨便寫的。
梅艷方出專輯,有一首《似是故人來》做主打就夠了,其他用來湊數。
經典歌曲是有數的,要省著點用,楊昊搞的是捆綁銷售,一首經典搭配三首水貨。
方逸華笑道:“這些歌的詞曲都是一人所作,他的名字叫做……樂天!”
“樂天?”黎小田和鄭國江對視一眼,好自負的名字,莫非是自比白居易?
“對,樂天!樂天是一個筆名,此人的真名不便透露,他也不想露面。
你們把這些歌拿去給阿梅錄制吧,那首《似水流年》是一部電影的主題曲,暫時不要收錄在專輯里。”
其實楊昊原本想他的昊字拆開,署名日天,但感覺太囂張了,就用了個諧音,叫做樂天,倒是沒有自比白居易的意思。
……
在有夏夢支持的情況下,楊昊完全可以壟斷金庸小說的電影改編權。
而想要改編金庸小說,現成的作品當然是《笑傲江湖》,這是程小東作為武術指導的巔峰之作。
唯一不夠巔峰的就是許貫杰老了點,要是能讓更年輕的李聯杰來飾演的話,那就更加吊炸天了。
不過現在沒有李聯杰,拍攝《笑傲江湖》的計劃就只能延后,冒然找個人,想要取代他,是不明智的。
李聯杰走紅之后,華語影壇找過很多人來取代,或者復制他的成功之路。
徐小明導演的《木棉袈裟》就是直接復制《少林寺》的做法。
也到內地實景拍攝,也拍少林題材,請來全國武術冠軍,武英級運動員徐向東。
長影廠的《武當》,找來了全國冠軍,跟李聯杰齊名的武英級運動員趙長軍。
張鑫炎拍《黃河大俠》,請不到李聯杰的情況下,用淳于珊珊飾演留給李聯杰的角色。
李聯杰跟嘉禾鬧翻后,徐刻用趙文焯代替李聯杰飾演黃飛鴻……
這些電影都不差,演員表現也不錯,但都沒有成功。
還有后來的吳驚,也是走李聯杰的路子,但不行。
一直熬到中年,自己鼓搗出軍事動作片,才算是大紅大紫。
走紅,有觀眾緣,是非常玄學的一件事,沒有辦法量化,也很難掌控。
有時候你拼命捧一個人,他就是不紅,有時候無人在意的一個人,卻又忽然紅了。
尤其是到了網絡時代,每時每刻都有人莫名其妙地走紅,從此改變一生。
有時候你不得不信,這個世界上,就是有踏馬的天命之人。
沒有李聯杰,又想拍金庸的話,那就只能想別的招。
楊昊仔細回憶各種版本的金庸影視版本,想到了許多名場面。
其中有一個女人,令他的印象十分深刻,那就是……梅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