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弛感育兒:我做夠了犧牲式父母
- (波)雅努什·科扎克
- 1428字
- 2025-05-23 16:57:44
序言
令年輕母親既痛苦又驚喜的事物只有一個:嬰兒的哭聲。
或許她是首次面對,會手足無措;或許她是早有準備,能游刃有余。她當然知道嬰兒會哭,但面對的是自己的孩子時,她就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只期待看到孩子迷人的微笑。
在懷抱著新生命的那一刻,她滿心柔情蜜意地暗暗發誓,她將充分尊重孩子的需求,理解孩子的需要。她會在一位經驗豐富的醫生的指導下,以一種現代的、科學的方式撫養他。她的孩子不應該會哭泣。
然而,每當夜幕降臨,她仍會恍惚,漫長而艱難的分娩時光仍歷歷在目。她剛剛感受到無憂無慮的疲憊帶來的甜美、不受良心譴責的閑適,以及艱難掙扎與拼命努力后的休憩,這在她柔嫩的生命中還是第一次。她陷入了這樣的錯覺,認為所有的煩惱都結束了,因為那個新的生命正在不依靠任何人獨自呼吸。她滿心寧靜,只能向自然提出一個個充滿神秘遐思的問題,甚至不期待得到回應。
但就在這時……
一聲專橫的啼哭從孩子口中傳出,要求著什么,抱怨著什么,呼喚著幫助,而她無法理解。
孩子的哭聲仿佛是一聲鏗鏘有力的吶喊:“醒醒!”
而她只是個慌亂的母親:“我做不到,不愿意做,也不知道該怎么做?!?/p>
在床頭燈的微光下,那第一聲啼哭預示著兩種生命的斗爭即將開始:一種是成熟的生命,必須做出讓步、放棄和犧牲,可下意識試圖自衛;另一種是新生而稚嫩的生命,正為權利——他自己的權利而戰。
如今,你不會責怪這個孩子:他還不懂事,他正在受苦。但終有一天,你會說:“我也有感覺,我也在受苦?!?/p>
“如何愛,何時愛,應當給予孩子多少愛——為什么愛?”
我預感到有許多問題亟待解答,有許多疑惑需要解釋。
而我的回答是:“我不知道?!?/p>
若你在閱讀后,開始梳理自己的思緒,那就意味著這本書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若你快速翻閱書頁,試圖在字里行間尋找既定的規則和現成的方法,并因為它們的匱乏而皺眉時,那你應該明白,如果你真的在這本書里找到了任何具體的建議或指示,那都并非出自作者的意愿,甚至可以說是違背了作者的本意。
我不知道,也不可能告訴你,一對我不認識的父母如何在我不熟悉的環境中養育一個我不認識的孩子;我在此重申——是能如何養育,而不是希望如何養育或應該如何養育。
“我不知道”,在科學領域,就像是一片正在形成的星云,一片孕育著接近真相的新思想的星云。但對于那些未經科學思維訓練的頭腦來說,它是一種令人痛苦的虛無。

我渴望引導別人去理解并愛上與當代兒童知識相關的、奇妙的、充滿創造性的、常常帶來令人眼花繚亂的驚喜的“我不知道”。
我要強調,沒有任何一本書,沒有任何一位醫生,能取代你自己的敏銳思考和細致觀察。
社會上流行著一種觀點,即成為母親能使女性變得高尚,女性從成為母親的那一刻起,精神就變得成熟起來。我的觀點是完全不是這樣一回事。誠然,母親的身份確實可能激發她們關于人生的眾多疑問,這些問題涵蓋了外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這些問題可能會被忽視,或者被懦弱地擱置到遙遠的未來去解決。有些時候,她們還會因為無法買到這些問題現成的解決方案而生氣。
強求他人提供現成的解決方案,就如同期待陌生人為自己生育孩子一樣不切實際。最寶貴的思想往往源自我們自身的痛苦經歷。它們將決定我們作為母親時,是用乳房還是奶瓶喂養自己的孩子;是像人類母親那樣養育孩子,還是像雌性動物哺育幼崽那樣養育孩子;是引導孩子成長,還是用強制的繩索牽著孩子前行;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是否會和他玩耍,是否會在撫摸他時尋求一種對丈夫敷衍或不情愿的愛撫的補償;而當孩子漸漸長大,是會給他自由,還是會與他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