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包圍雷家站
- 大明:我是朱祁鎮,開局土木堡
- 雨對云
- 2108字
- 2025-06-16 12:51:00
“說說吧,你們查到了什么?”朱祁鎮揮手斥退了所有人,帳篷中無人后,突然開口問道。
“陛下,根據現有的信息,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郕王。”
“有實質性的證據嗎?”
身后人情緒沒有任何波動,繼續道。
“回陛下,沒有找到任何實際證據,郕王殿下這么多年一直深居府中,沒有結交大臣的痕跡。”
“那就給朕查,一點一點查,名單朕也給你們了,朕就不相信了,這么大的行動,這么強的組織能力,難道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留下?”
“是,陛下!”
“京師如何了?”朱祁鎮緩了緩胸中的殺意后,繼續問道。
“回陛下,陛下重返宣府的消息一出,京師有所動蕩,大臣們議論紛紛,但很快在郕王和于謙的配合下,京師已經恢復了平靜。”
“給朕繼續查......”朱祁鎮猶豫了一番后,咬咬牙下定決心,“記住宮中也不要放過!”
朱祁鎮明顯感覺被后人遲疑了一瞬間,不過依然答應了下來。“是,陛下!”
“下去吧,希望不要讓朕失望,否則朕真的要考慮你們的存在是否真的像你們說的那樣有用。”
“是!”背后人明顯抖動了一下,隨后恭敬的行禮后,消失在朱祁鎮的背后。
朱祁鎮感知到背后的人消失,長嘆了一口氣。
這是太宗皇帝給后人留下的一支力量,一支以太監為主的監控所文武百官以及藩王的力量,俗稱護龍衛。
知曉的人不多,但能直接調用東廠以及錦衣衛的力量,是一支由皇帝掌握的絕對力量。
朱祁鎮也是在兩年前才得知皇室手中有這么一支力量。
可惜不太重視,直到親征之前,他們主動找到了朱祁鎮,聲稱這次事件背后有陰謀,朱祁鎮這才重視,可是調查接近一個月,沒有太多的實質性進展。
“來人,傳袁彬!”
“是,陛下!”有人在帳外應答。
“萬歲爺,袁彬已經到帳外了。“王振快步走進來道。
“宣!”朱祁鎮長吸一口氣。
一套禮儀結束,朱祁鎮開口問道。
“錦衣衛可堪大用?”
“陛下,錦衣衛是陛下手中最鋒利的刀!”袁彬跪下斬釘截鐵的道。
“大伴伴,東廠呢,東廠還能行動嗎?”
“萬歲爺所指,就是東廠前進的方向。”
“接下來兩件事情,東廠和錦衣衛分別完成,同時也要互相配合,要是朕知道你們在里面互相使絆子......”
“陛下\萬歲爺,臣\奴婢不敢,還請陛下\萬歲爺吩咐!”
“錦衣衛,負責監察郕王府一舉一動,從現在起,哪怕郕王府飛出一只蒼蠅,朕都要知道他飛到哪里去了。”
“是,陛下!”袁彬臉色很是平淡,內心卻掀起了滔天巨浪。
“東廠,從現在起,監視宮中所有人物,任何敢吃里扒外的統統給朕拿下,嚴加審問!”
“是,萬歲爺。”王振臉上閃過一絲猶豫,不過依然沒有敢問出口。
“你們兩個部門一定要給朕配合好,絕對不能錯過任何線索,同時此事保密,要是讓其他人知道,你們應該明白朕會做什么?”
“是,陛下\萬歲爺,那臣\奴婢告退!”
朱祁鎮目送王振、袁彬離開營帳后。
長出了一口氣,‘朕的好弟弟,希望你不是我想的那樣。’
就在朱祁鎮率大軍坐鎮麻峪口休整的時候。
也先帶著本部剩余騎兵一口氣跑了二十多里,直接跑到了雷家站城下。
“太師,我們為何不去宣府,反而在這里停留?”伯顏帖木兒有點不理解,這種小城就算打下來,也沒有太多的物資可以搶劫。
“你給我閉嘴,去準備攻城器械,本太師要屠了這座城所有的明軍。”
也先盯著這座讓朱祁鎮掉頭回宣府的城惡狠狠的說道。
從地理位置上看,雷家站地處宣府和土木堡之間,四面平坦,無任何險處可依,在兵家中屬于易攻難守之地。
也適合騎兵的突襲,但雷家站地勢平坦,城廓較大,城中有大量水井,能容納四五萬兵力駐扎,所以也先才放棄在此地突襲朱祁鎮。
如果當時冒險突襲將朱祁鎮堵在城中,憑借明軍無糧,只要付出一部分代價,也能將朱祁鎮耗死在這座城里面。
現在回想起來,也悔的腸子都快悔青了。
“是,太師!”伯顏帖木兒也不敢反對,開始抽調本部的騎兵前去打造云梯。
與此同時。
坐鎮雷家戰的駙馬都尉井源也早早發現了瓦刺的動向。
原本在外收集物資的兵力快速的收縮回城。
“將軍,瓦刺來了,大概有兩萬三四左右,帶都沒有攜帶攻城器械。”
“知道了,立刻傳信宣府、雞鳴驛,告知瓦刺騎兵突襲雷家站,讓他們做好準備。
讓所有人打起精神來,將所有防御物資全部搬上城墻,絕對不能讓瓦刺兵攻進城里,本將軍再次向各位保證,只要大家能堅守住雷家站,本將軍一定向陛下稟報爾等的功績。”
“是,將軍!”
烽火被點燃,傳令兵也騎馬趕在瓦刺騎兵合圍前突了出去,將消息傳遍四方。
雷家戰兩千將士全部動起來。
而也先,一邊派遣出伯顏帖木兒打造云梯,一邊留下兩千騎兵將雷家站團團圍住后。
在確保沒有任何死角后,他帶著麾下的兩萬騎兵,再次啟程,前往宣府。
“哥,我就知道你一定不會在雷家站浪費時間。”賽刊王聽著也先的命令開口道。
“不是浪費時間,這雷家站我一定會回來的,現在沒有攻城器具,還不如我們去宣府走一趟。
他大明皇帝一步返回宣府就讓我等露出馬腳,陣型大亂,還將丞相所部全部丟失在麻峪口。
現在本太師也去宣府,我就想知道明朝的小皇帝到底能想出什么招式來應付我的突襲。
我要讓他四處起火,四面救火,分散明軍兵力,到時候我等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大哥英明!”賽刊王稱贊道,他可是長期收集大同、宣府的情報負責人,深知明軍的習俗。
大明的小皇帝在此,只要各地告急,一定會派出兵力支援,只要動起來,他們未必不能找機會各個擊破。
要知道騎兵來去如風,明軍想要靠兩條腿趕上他們的速度,都是癡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