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始學鋼琴。
江瑜是我的老師。
每周六,她來我家教課。
我們之間保持著距離。
不提過去,只談現在。
我的手指生硬地在琴鍵上移動,像是第一次學走路的孩子。
“你的手指太僵硬了。“她說,“放松,想象手指在水上滑過。“
我嘗試,但還是彈錯了。
“慢慢來。“她很有耐心,“沒人能一蹴而就。“
一次,我在彈《致愛麗絲》時完全卡住了。“我不行,這太難了。“
“你知道嗎?“江瑜說,“貝多芬寫這首曲子時,據說是為了追求一個叫特雷瑟的女孩,不是愛麗絲。名字被弄錯了,但音樂的美依然存在。“
“就像記憶可能模糊,但感情依然真實。“我說。
她點頭,“正是如此。“
有時候,我覺得林瑾就在角落看著我們。
不再是痛苦的感覺。
而是一種溫暖的陪伴。
一天晚上,江瑜留下來吃晚飯。我做了意大利面,她帶了紅酒。
“為什么突然想學鋼琴?“江瑜問。
“想了解她愛的東西。“我說實話,“這樣才能真正放手。“
江瑜懂我的意思。
“很公平。“她說。
酒過三巡,江瑜看著窗外的月亮。“你知道嗎?我一直很好奇,她是什么樣的人。“
“林瑾?“
“嗯。能讓你這么深愛的人,一定很特別。“
我沉默片刻,然后開始講述。
講林瑾如何執著于音樂,如何安靜又倔強,如何在生病后依然堅持彈琴。
“即使手指無力,她也要完成那首《告別》。“
江瑜聽著,眼里有淚光。“我能理解為什么你這么愛她。“
那晚,我送她到門口。“謝謝你聽我說這些。“
“謝謝你愿意分享。“她回答,“晚安,柏寒。“
我看著她離開,心里有種奇怪的平靜。好像兩個世界終于開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