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 假千金被逐,帶飛全家成京城首富
- 楚國之璧
- 2076字
- 2025-06-18 00:05:11
雖然還未正式碰過面,但是蔡記的樓就在河對岸,與陳記本就有直接的利益沖突。
而且她之前好像聽盧氏說過,賀二爺身后有大人物撐腰,所以在幾年里就將店面做大了幾倍。
只是陳記在陳玉如接手掌柜的幾個月來,勢頭更猛。盡管規模上還比不上蔡記,但從這些日子的客流量來看,已經隱隱有了與蔡記比肩的勢頭。
所以賀二爺他感受到了威脅,便想了這一出。并且直擊要害,直接將謀劃著一切的陳記掌柜給拉了下來。
只剩下盧氏幾個人,陳記再如何也只能維持原樣。
想通這一切后,陳玉如忽然有些久違的熱血沸騰之感。
她之前在食品行業做高管時,面對的同樣是腥風血雨的商戰。只是她來大魏過了十幾年紈绔日子,竟然放松了警惕。
忘記了做生意本就是你進我退。
她輕扯了兩下嘴角,這回是她過于松懈。
“吱呀”一聲,忽見長廊盡頭透出微光,一道人影逆著光進來,待走近了,一小碟冷硬的饅頭和一碗水被擺放到了她腳下。
“今天的晚飯,吃吧。”
陳玉如抬頭,瞇了瞇眼睛,看清了來人的臉,是上次那個小吏。
“是你啊。”
“陳掌柜,你說說你這,才幾個月沒見,又進來了。”那小吏嘆了口氣,“而且這回你算是惹到大人物了。”
他剛偷偷聽了一耳朵,上頭的人指定了不能輕易放她出去,這次怕是有些難辦了。
只是,他忽然想到了什么,也蹲下身來,謹慎地瞄了眼四周,確認無人聽得到后,才小聲開口道:“陳掌柜,你和戶部的那位謝大人應該是熟識吧,何不叫他來為你作保?”
陳玉如猛然抬眼,看向小吏,“謝清樾?”
......
這邊,有鄰居看勢頭不對,撒腿就跑去酒樓,把店里出事的事情告訴了盧氏一行人。
“什么!被綁著抓走了。”
這消息晴天霹靂,驚得盧氏手里的茶杯都掉了,碎片砸在人腳上,茶水濺了一地。
她面色瞬間蒼白,嘴唇顫抖,“你可知道是犯了什么事?”
“聽說是陳記店鋪暗中涉賭。”
盧氏搖搖欲墜,薛蘭與何小山一左一右攙扶住她,謝過報信的人之后,將盧氏扶到旁邊坐下。
串兒趕緊過去給她順氣。
“現下怎么辦。”
“還有誰能救玉如小姐出來嗎?”
四人沉默不語,心里像是被一塊重重石頭壓著,喘不過氣。
這幾個月來,陳玉如為了店鋪忙上忙下,眾人都看在眼里。也多虧了她的那些點子,他們那間小點心鋪才能扭轉虧損倒閉的局面,還讓陳記的招牌在盛京里有一席之地,重新站穩腳跟。
一直以來,盧氏他們幾人都忽略了陳玉如前半生過的是金枝玉葉的貴女,是內城貴圈里人人見了嘆氣的紈绔。幾月的相處,他們打心底佩服陳玉如的才智,也是真心將她當成了家人。
回了他們家之后,為了店鋪,她兩次進衙門,這回甚至遭了牢獄之災。
可他們連救她的門路都沒有。
夜幕降臨,桌上的菜熱氣散去,無人動筷。
盧氏突然拍了拍桌子,“我去求求小霜那丫頭,看她能不能想辦法。”
“小霜...也不知道二小姐在侯府里怎么樣了,會不會麻煩到她。”何小山猶豫著。
盧氏搖搖頭:“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除了她,咱們在盛京里也不認識什么大人物了。她要是還顧念以前的情分,說不定還有一絲希望。”
薛蘭也站出來,“我先去找彩萍,讓她想辦法帶咱們到二小姐跟前。”
盧氏見到陳冬亦時,是在一品居酒樓里。
白桐書院剛放了課,她跟著郡主來一品居二樓的包廂。聽到身邊丫頭說外面有人求見,她和包廂里的長公主與郡主知會了一聲,狐疑地跟著出去,見到了讓她沒想到的人。
來人一看到她過來就“撲通”跪倒在地。
“小霜,你這次一定要幫幫我。”
陳冬亦遲疑一瞬,開口道:“來這邊說。”
兩人在一樓大堂里找了桌坐下,陳冬亦的丫頭給兩人倒了熱茶,然后就退到了一邊。
盧氏這一會兒也整理好了思緒。只是原本與陳冬亦的關系就不如尋常母女那般,這下更是生出了幾分尷尬。
她抿了口茶,才開口寒暄著:“小霜,你在侯府過得怎么樣了?”
陳冬亦凝視著低眉順眼的盧氏,眼底神色翻涌。
在她面前,盧氏向來趾高氣昂。小時候她只能看到盧氏挺直的背脊,后來長大些了,看到的就是盧氏微太的下頜與倨傲的眉眼。
因為她是不聽話的女兒,所以平日里就對她處處指責。陳冬亦并不厭惡盧氏,真正令她迫切想逃離這個家的,是那如影隨形、令人窒息的枯燥。
狹小的點心鋪里,甜膩的氣息每日翻涌,混著蒸騰的熱氣,化作一張無形的黏網,將她層層包裹。還有不斷重復的揉面、烘烤動作,都在無聲訴說著一眼望不到頭的未來。
她不愿困在這廚房方寸之地,更不愿被父母之命的婚姻束縛。
她也想和串兒一樣去學堂,卻總是被反復告知女子就該守在后院,相夫教子。她明白,在眾人眼中,自己是異類。
與那原來的豫章侯府二小姐陳玉如一般,不為世人所容。
她回到侯府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掉了原來的名字。
陳冬亦也看出了盧氏的如坐針氈,開口打斷:“你今天來找我是什么事,剛才在樓上讓我幫你,是什么意思?”
她只能想到是點心鋪出了問題。
即便沒有特意打聽,她也知道陳記點心鋪比起她在的時候要好得多。
但是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近來陳記點心鋪的風頭確實太盛了些。連白桐書院里的一些同窗都常常互相交換點心的油紙。
盧氏將陳玉如被官府的人帶走,又入了大牢的事情一一道出,期間還觀察著陳冬亦的反應,深怕她露出不耐煩的神色。
陳冬亦點點頭,與她預想的差不多。
陳記點心鋪風頭太盛,怕是遭人惦記上了。
只是按照大魏律法,若不是殺人等重罪,不應該直接將人直接關進牢里,跳過那些審訊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