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過了這村就沒這店
- 大明天啟,朕名朱由校
- 耳東廓
- 2164字
- 2025-06-23 07:08:40
仁盛米鋪,后院。
哐哐哐!
“來了來了”,陳氏聽見敲門聲,嘴里應付著上前開門。
她是馬大盛的原配,是馬大盛在京師稍稍混出點名堂之后,回黃縣老家娶的媳婦,因為年輕,人又潑辣能干,便被帶回了京城。
“當家的,不是說今晚給定興趙東家他們設宴嗎?怎么……唔”
陳氏話沒說完,便被馬大盛一個餓虎撲食。
……半炷香時間之后,屋子里的燈重新亮起,陳氏有些滿足又有些沒好氣的埋怨。
“也不知道這是發什么瘋,一回家就折騰人家,打雞血了啊你!”
“嘿嘿”,馬大盛有些舒服的半靠在床頭,從煙袋里鏟了滿滿一個煙鍋的煙末,伸頭對著燈芯吧嗒吧嗒猛抽兩口。
據說旱煙這玩意兒能強身健體,馬大盛學著抽了大半年了,今晚終于是感受到了功效。
“人逢喜事精神爽吶,當然要實打實的慶祝一下!”
馬大盛搖頭晃腦的拍打著膝蓋,很享受這賢下來的片刻安寧。
“咋了?當家的你跟趙東家談成了?”
“非也非也”,馬大盛拽了一句文,“人家把我給拒了,哈哈!”
“把你拒了你還高興啊?”
陳氏有些不解,以前買賣沒談成,哪次不是蔫吧的跟條狗尾巴一樣,難得今天尾巴翹起來了呀。
“頭發長見識短,他們拒的是我嗎?他們拒的是皇爺!”
馬大盛又想起了酒桌上的場景,開始時真是交杯換盞、賓客盡歡。
談到蜂窩煤的事情,馬大盛把朱皇帝的意思如實轉達,正想著自己這邊底線能讓出多少份額時,那邊讓他拿出旨意來,要不文書也行,實在沒有拿個信物也行。
信物?
馬大盛直接愣在了當場,皇爺沒給他呀,不是,他都是被皇爺連著召見兩次的人了,這還需要證明?
他馬大盛這張臉就是最好的證明!
“哼哼,馬老爺,難不成你是看著這幾天煤炭大漲價,想進來撈一筆?”
“那馬老爺可得抓緊了,我派人打聽了,四平山下的刑部大獄怎么著也得建上幾個月,現在入行買煤還來得及,哈哈。”
“對對,煤和糧差不多,就隔了一口鍋的距離,我們不介意多個同行競爭。”
“馬老爺,新鋪子名字我都幫你想好了,就叫禮盛煤鋪,一聽就知書達理!”
看著酒桌上趙東家幾人相互調侃,馬大盛在內心搖了搖頭。
天地良心吶,皇爺說的話他可是一句話沒漏的轉述,良言難勸該死鬼,還競爭,頭鐵哦,他巴不得這幫人上趕著沖過來競爭。
因此也就有了馬大盛回家的那一幕,此情此景,他要是不給陳氏留下點什么,都對不起他這幾天的付出。
“夫人,我想把咱家繼業送到皇爺身邊去,你說咋樣?”
馬大盛把這幾天自己時不時往外冒的想法說給陳氏。
“好你個馬大盛!”
陳氏一聽就炸毛了,我說怎么一回家就折騰老娘,原來是存了這么個心思!
“老娘給你老馬家下個崽容易么,好不容易來了繼業,傳了香火,你竟然,你竟然”
一邊說這話,陳氏一邊抓起桌案上的油燈,準備往床上扔。
自家這兒子,雖說文不成商不就,就好悶在廚房里做飯,但好歹是自己肚子里掉下來的肉,這狠心爹竟然想給送到宮里當公公,門兒都沒有!
“哎哎,你想哪去了?”
馬大盛看到燈油都濺出來了,急忙解釋,陳氏是真敢扔啊。
“我是送他去從軍,從軍,皇爺在百望山練兵吶。”
“真的?”
“千真萬確!”
“當家的,你,你舍得啊?當兵要上戰場的啊。”
聽到是去當兵,陳氏稍稍放心,旋即又反應過來,打仗也會死人啊,這比掉把兒后果還嚴重啊。
“那也比窩在廚房強!君子遠庖廚,就算成了大廚那也是顛大勺的命。”
見陳氏氣勢稍弱,馬大盛果斷拿出一家之主的氣魄,這兒子一開始他忙著做生意教導沒跟上,就一直放在飯莊,想著這里總是餓不著吧。
嘿,喜歡上廚藝了,說廚藝都是好聽,凈天研究些吃不下的新菜品孝敬父母。
馬大盛都跟著領路小公公打聽了,大營里在練兵,雖然他看不見怎么練,但總歸不能是教人炒菜吧,送皇爺身邊去就對了!
皇爺身邊的兵怎么可能上戰場呢,但升官快啊,后面再有個一官半職,那他老馬家可是要達上加達了。
自己都見了兩次皇爺,這就是機會,過了這村沒這店的機會!
“三哥,真的沒問題嗎?咱們這幾天光煤就屯了19萬斤了。”
謝老三撇了一眼說話的徐賴子,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訓道:
“說你這輩子賺不到大錢你還不信,千載難逢的機會,過了這村就沒這店的機會!”
隨手撥拉了幾下算盤,謝老三有些不甘心,“19萬斤也不過一千二百兩而已,唉,果然是隔行如隔山,咱們反應的有些晚了啊。”
“三哥,遠不止那些銀子啊,咱們租的存煤場地,還有雇著人運煤,這些還沒算吶。”
徐賴子有些發急,可不敢再收了,煤價漲的都讓人害怕了,以前一百斤一錢四五分銀子就可以,現在都翻了兩番多了,朝廷能放任不管?
得往外賣煤了,他辛辛苦苦打拼攢下的小三百兩也貢獻給了三哥周轉,這時候見好就收最好。
“瞧你那點出息”,謝老三看著徐賴子更加來氣,“你特么就準備放一輩子印子錢?給人當一輩子白手套?!”
放印子錢賺錢不?
賺!
謝老三干這行老多年了,有多賺他能不知道?
可這玩意兒得是自己給自己干才算賺吶,想他謝老三,縱橫宣南、宣北幾大胡同這么多年,靠著老街坊們的支持,也才堪堪攢下三千多兩的身價。
可他每年過手的銀錢,比這多了十好幾倍,看著是在他這,可每年年底都得老老實實給人送進府里。
幾年前謝老三就想過轉行,尤其是這段時間街面上多了個什么巡捕局,又來了個李千戶,尼瑪那是真拿著大明律管事啊。
這都是洪武爺爺年間的老黃歷了好吧,還每月收利不過三分,單單侯府跟他要的就翻了不至一個翻。
折了幾筆之后,謝老三便下定決心轉行。
這次煤價大漲給了他絕佳的機會,不光是趁著漲價賺一筆,只要他能在這場風波中插一腳站住。
那之后這京城里,說不得他謝家煤鋪也能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