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烈士陵園的黃昏被鴿群撕裂,羽毛裹著雨絲墜入無名碑的裂縫。林疏月跪在泥濘中,盲杖尖觸到地底滲出的靛藍色黏液,像極了1945年蘇州河面漂浮的毒劑。她的指尖突然痙攣,一塊金屬片從腐葉中翻出——是沈硯之柯爾特手槍的擊錘,邊緣殘留著程雪母親鎖骨處的茉莉紋身碎屑,紫丁香色的漆皮與氰化物結晶混成詭異的星斑。野貓的嘶叫劃破寂靜,耳缺的玳瑁貓叼著焦黑的《采菱謠》樂譜竄上教堂殘鐘,爪子在銅銹上刮出尖嘯,震落一塊松動的銅舌。
銅舌墜地時砸開無名碑下的暗格,發霉的《塔木德》書頁間滑出程雪母親的相片。水漬將淚痣暈染成摩爾斯碼的“遺忘“,俄文批注在潮濕中顯形:“自由是教會孩子告別。“林疏月的手腕突然被纏緊,沈硯之的懷表鏈不知何時攀附上來,表蓋內側的裂痕拼出虹口隔離區排污管的地圖——那些蜿蜒的管道,正是程雪用鋼琴弦在樂譜上刻過的音符。暴雨沖塌鐘樓地基的瞬間,鴿群爪環的莫斯科編號在空中織出東京灣的經緯度,而她看見毒氣艙的閘門在積水下緩緩開啟,銹蝕的轉輪纏著程雪的銀發繩,繩結處系著半片少先隊徽章。
四十年前的氰化物粉末從徽章背面滲出,在濁流中繪出戴仲明情婦的輪廓。那具被沈硯之塞入懷表的尸體隨水波舒展,鎖骨處的茉莉紋身綻放出毒氣彈坐標。林疏月想起1945年8月14日的暴雨夜,虹口隔離區的排污管轟鳴如垂死者的喘息。沈硯之的黑綢傘刺入毒氣艙轉輪,傘骨折斷處的鋼釘卡住齒輪,他的懷表鏈纏住她的手腕,表盤倒映出程雪母親瀕死的臉。“她的血能解毒氣,“他的呼吸混著紫丁香香水的甜膩,“但需要活體循環。“
手術刀劃開婦人手腕時,暗紅的血混著毒劑灌入導管。程雪蜷縮在通風口,腕上的鋼琴弦指環勒進皮肉,滲出的血珠在樂譜上洇出逃生路線。戴仲明情婦的貂皮圍脖堵住最后一個通風口,鼠群啃噬圍脖絨毛的聲響中,沈硯之突然扯開自己的衣領——鎖骨處的茉莉紋身每一片花瓣都是排污管的拐點。“開火,“他握住林疏月的槍管按向自己心口,“或者讓毒氣吞了虹口區的孩子。“
四十年后的此刻,管理員老周踢翻掃帚,軍綠色膠鞋的破洞里露出紫丁香色指甲油。林疏月的盲杖尖刺穿他的腳背,黏液噴濺到唱機上,勃拉姆斯的《搖籃曲》突然倒轉成摩爾斯電碼:“毒氣艙的閥門在程雪腕上!“野貓的瞳孔在黑暗中收縮,它們撕咬著程雪母親的相片,眼角的淚痣碎成虹口隔離區的坐標數字。柏樹根系穿透地核,將黑綢傘、擊錘與紫丁香指甲絞成巨繭,沈硯之的呼吸聲從銅鐘內壁滲出:“茉莉開了……“
教堂殘鐘在雨中共振,程雪用蘇州話哼完的《采菱謠》尾音混著子彈擊穿懷表的碎裂聲,永遠沉入地縫。紅領巾的童聲掠過雨幕,茉莉花瓣裹著未引爆的毒氣彈坐標緩緩墜落,每一片都是林疏月無法投遞的墓志銘。她腕上的銀絲線突然崩散,化作水蛇游向黑暗深處——那些絲線原是程雪的“護身符“,此刻正纏繞著蘇聯情報局的解密磁片,在陵園廣播室的雜音里沙沙旋轉,將東京灣的潮汐聲擰成最后的安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