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曲江宴
- 我,楊倓,開局先穩住大隋別崩!
- 風華勝雪月
- 2035字
- 2025-07-15 10:00:00
夜色,如融化的濃墨,將長安城籠罩在一片靜謐之中。
城南的曲江池,卻一反常態,燈火通明,亮如白晝。畫舫在碧波上輕搖,絲竹之聲悠揚婉轉,自雕欄玉砌的樓閣中飄出,與池中荷花的清香融在一處,織成一張奢華靡麗的網。
這里是關中世家為新晉的關中之主,齊王楊倓,所設的慶功夜宴。
宴會的主亭榭建在水中央,九曲回廊連通岸邊,四周輕紗垂幔,隨風飄拂,朦朧間可見亭中人影綽綽,觥籌交錯,一派歌舞升平的和樂景象。
楊倓端坐于主位,身著一襲玄色常服,并未佩戴王冠,僅以一根白玉簪束發。他神色閑適,嘴角噙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正舉杯欣賞著眼前一群舞姬的曼妙舞姿,仿佛對這極致的奢華與奉承甘之如飴。
在他身后,張豹如一尊鐵塔般矗立,雙臂環抱胸前,那雙銅鈴般的環眼,卻不像楊倓那樣盯著舞姬的腰肢,而是在那些滿臉堆笑、前來敬酒的世家家主身上,如同鷹隼般來回掃視。他很不習慣這種地方,空氣里都是香粉和酒氣的味道,膩得慌。尤其是那些文縐縐的祝酒詞,聽得他耳朵都快起了繭子。
“齊王殿下天縱神武,西征大捷,實乃我大隋之幸,萬民之福!老夫敬殿下一杯!”
京兆尹裴蘊,一身錦斕華服,須發皆白,此刻卻紅光滿面。他高舉酒杯,姿態恭敬到了極點,那雙渾濁的老眼里,卻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毒蛇般的陰冷與期待。
“裴公言重了。”楊倓淡然一笑,舉杯示意,“鏟除國賊,乃本王分內之事。關中能夠迅速安定,還多虧了諸位公卿鼎力相助,本王也當敬諸位一杯。”
說罷,一飲而盡。
“殿下過譽,我等愧不敢當!”以韋氏家主為首的一眾世家豪族,紛紛起身,受寵若驚地回敬。
氣氛熱烈,言語謙恭。
只是,這熱烈之下,是冰冷的殺機。這謙恭背后,是即將出鞘的利刃。
張豹的鼻子不屑地“哼”了一聲,聲音不大,但在場的都是人精,不少人的目光立刻投了過來。楊倓頭也不回,只是用端起酒杯的動作,以袖袍輕輕碰了一下張豹的腰。
張豹立刻會意,將那口到了嘴邊的“他娘的”給硬生生咽了回去,只是那雙眼睛里的兇光,卻更盛了幾分。他看得很清楚,這些所謂的公卿,衣袖之下,手腕關節都繃得緊緊的,看似在欣賞歌舞,眼角的余光卻無一例外,全都死死地鎖在殿下的身上。
更有甚者,那些端著酒菜穿梭其間的仆從侍女,一個個低眉順眼,腳步輕盈,可當他們轉身時,張豹能清晰地看到他們脖頸后賁起的肌肉,以及行走間沉穩得不似下人的下盤。
這哪里是什么慶功宴,分明是一座精心布置的屠宰場。
而殿下,就是那只自投羅網的羔羊。
想到這里,張豹的心就忍不住一陣抽搐,若非出發前李靖和殿下再三叮囑,他此刻早已拔刀,將裴蘊那老匹夫的腦袋當球踢了。
“殿下,聽聞您在府中推行均田新政,惠及萬民,此等仁德之舉,堪比上古圣君啊。”一個略顯尖利的聲音響起,是薛氏家主,他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只是,祖宗之法,不可輕改。驟然變革,恐會動搖國本,不知殿下可有萬全之策,以安撫那些因此法而利益受損的舊臣之心?”
這話一出,亭中氣氛為之一滯。
絲竹聲仿佛都低了幾分。
來了。
楊倓心中冷笑,面上卻不動聲色,他放下酒杯,目光掃過薛氏家主,緩緩道:“薛公多慮了。本王所為,只為強我大隋,固我江山。至于國本,民心,才是我大隋的國本。得民心者,國本自固。失民心者,縱有金山銀山,亦是空中樓閣,風一吹,就散了。”
他端起酒杯,對著薛氏家主,意味深長地補充了一句:“薛公以為然否?”
薛氏家主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干笑道:“殿下……殿下所言極是,是老夫短視了。”
一場暗藏機鋒的交鋒,以楊倓的輕描淡寫而告終。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前菜。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裴蘊與韋氏家主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決然。
時機,差不多了。
只見裴蘊顫巍巍地站起身,對著楊倓深深一揖,朗聲道:“殿下,今日為慶賀殿下大功告成,我等關中世家,感念殿下恩德,特意尋訪能工巧匠,耗時數月,仿制傳國玉璧一枚,雖為仿品,卻也是我等一片赤誠忠心!今日,便想借此花好月圓之夜,獻與殿下,以表我等拳拳之心!”
此言一出,滿座皆靜。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裴蘊身上。
來了!
張豹的瞳孔,瞬間收縮如針,渾身的肌肉,在這一刻,徹底繃緊,如同一張拉滿的強弓。
楊倓的臉上,卻浮現出恰到好處的驚喜與期待,他微笑著頷首:“哦?竟有此事?裴公與諸位有心了,快快呈上來,讓本王一觀。”
“是!”
裴蘊高聲應諾,而后,他對著亭外,拍了三下手。
清脆的掌聲,在寂靜的夜里,傳出很遠。
這是他們約定的信號。
一個身著仆從服飾,身材中等,面容普通的男子,雙手捧著一個沉重的紫檀木匣,自回廊的陰影中,緩步走出。
他走得很穩,每一步的距離都像是用尺子量過一般,精準無比。他低著頭,讓人看不清他的表情,但隨著他的靠近,一股若有若無的,如同毒蛇信子般冰冷的殺氣,開始在空氣中彌漫。
亭中的舞姬,不知何時已悄然退下。
那些原本在四周侍立的“仆從”,在這一刻,都不動聲色地向著楊倓的位置,圍攏了過來。
他們的手,都已按在了腰間的刀柄,或是藏于袖中的匕首之上。
一張無形的大網,正在緩緩收緊。
那捧匣的男子,終于走到了楊倓的面前,相距不過五步。
他緩緩跪下,將木匣高高舉過頭頂。
“請殿下……驗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