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天使輪
- 半島:從深夜食堂開始
- 大王加菲
- 2049字
- 2025-06-17 10:06:44
投資人預訂的私人會所位于黃浦江畔一棟不起眼的灰色老建筑內,門口沒有招牌。
只靠一名西裝筆挺的門童站在木門前,才顯出點與眾不同的意味。
Jessica換了套淺駝色的西裝裙,踩著高跟鞋走進門廳,長發披在肩上,妝容干凈、表情平靜。
他們被服務生領進一間臨江包廂,落地窗之外是入夜后的江水,燈火在波光間緩緩晃動。
茶幾上已經擺好了一壺龍井和兩碟點心。
投資人還沒來。
Jessica落座后,沒急著說話,只緩緩捧起茶杯,動作端莊得體。
蘇承佑在她對面坐下,安靜地看了她幾秒,才開口。
“努那,今晚要見的投資人,是云嶺資本的創始人,早年是華夏系統內出來的。”
“后來參與了不少影視,互聯網項目....網上搜不到他幾張照片,但華夏這十年最賺錢的文化IP背后,幾乎都有他。”
Jessica沒有回應,只是神情一頓,顯然已經聽出那份份量。
蘇承佑端起茶,沒再繼續說話,腦中卻在默默理著今晚的節奏。
這場飯局,是他爭取來的。
準確說,是他入伍前,蘇志燮得知他準備進行Vibez的天使輪融資時,主動問了一句。
“需要我牽個線嗎?”
蘇承佑開始也沒指望舅舅幫忙。
蘇志燮在韓國影視圈確實人脈廣,但投資圈的門檻不同。
尤其是涉及國際資本博弈的項目,更講求話語權與背后力量。
“我想起個人,或許能聊一聊。”
蘇志燮口中的那個人,叫黎瑞行。
云嶺資本的董事長,曾在華夏廣播系統工作,后來辭職南下自立門戶。
算是華夏資本圈里最不喜歡拋頭露面的那一類人。
專投與內容、渠道、平臺生態有關的項目。
公開資料寥寥無幾,大多數人只知道他投過幾家新興衛視、和數家影視劇制作公司有長期深度綁定關系。
沒人能說清楚他的背景到底是哪一路。
但只要他出現在一個項目的LP名單里,這個項目就能在極短時間內接入一整套完整的宣發、內容變現和境外版權出口資源。
蘇志燮正是在2006年拍華韓合作的電視劇時與黎瑞行結識。
當時兩人雖談不上多親近,但對彼此都留有很深印象。
而蘇承佑之所以選擇聯系黎瑞行,并非僅僅因為他手里有錢。
真正讓他動念的,是這個人對韓國娛樂圈包括韓國的商業模式完全懂行。
不是停留在“韓流文化熱”“買版權引節目”的投資人思維。
而是從早年就深入到制作體系、宣發渠道甚至藝人經紀模式的實操層面。
2000年代初,黎瑞行尚在系統內任職時,便主導過多起中韓文化交流項目。
彼時正值韓國娛樂產業大舉進軍亞洲市場,他是第一批近距離接觸SM、JYP、CJ E&M等核心公司的華夏人之一。
更重要的是,離開系統進入云嶺資本之后,黎瑞行依舊保持著與韓娛圈的多條隱性聯系。
他曾通過旗下子公司參與SM早期分銷渠道改革的顧問項目。
也在2011年左右買入過一家專為韓星代言落地服務的港資品牌管理公司。
蘇承佑很清楚,目前韓國的互聯網公司手握的是資源、人脈和制度上的便利,以及背后站著的財閥。
而他能端上桌的,是全新的內容模式、更快的落地節奏,以及打破傳統格局的創新路徑。
這場斗爭,不是誰有子彈誰就贏。
他需要的不是一個肯上場的人,而是一個真正懂怎么打的人。
黎瑞行,就是那種可以陪他坐在這張牌桌上,既看得懂對手出牌,也能藏住自己底牌的人。
包廂的門輕響一聲,隨即被侍者推開。
進來的那人步履穩健,一身深灰色定制西裝,扣子未扣,襯衫雪白。
他身形偏瘦,年約五十,眉骨高挺,鬢角略白,眼神里藏著閱盡千帆后的淡然。
他站在門邊掃了一眼包廂內的兩人,目光在Jessica身上停了半秒,神情微微詫異又很快收斂。
“沒想到在這里能見到你,鄭秀妍小姐。”
他用英語輕聲說道。
Jessica略有些意外地抬眼,卻不顯慌亂,起身禮貌頷首。
“您好,黎董事長。”
黎瑞行微微頷首,并未多言。
他當然認識Jessica,甚至不只是“認識”。
多年前,少女時代剛進入全盛期,他就通過旗下的港資分銷團隊參與了與SM的渠道戰略合作....
為她們在華語市場的版權運作、品牌授權搭橋鋪路。
Jessica本人曾是幾次關鍵廣告落地的中間窗口,黎瑞行對她的印象很深刻。
只是沒想到,會在今晚這樣的場合再度碰面。
黎瑞行沒再多想,只是把視線轉向蘇承佑。
“蘇先生,初次見面,你比我想象的還要年輕。”
他說的是中文,語氣平穩,卻帶著一種理所當然的篤定。
這不是客套,也不是試探。
他就是擺明了要告訴蘇承佑自己對他的背景完全掌握。
蘇承佑也沒露出多少驚訝,只起身走上前去,神情禮貌而從容。
“久仰,黎總。”
他用流利的普通話回應,主動伸出手。
黎瑞行略一頷首,與他握手。
手松開的瞬間,蘇承佑繞到對方身前,引導他落座。
“黎總,Jessica小姐是我的合伙人,也是Vibez這輪融資的見證方。”
黎瑞行聽完,輕輕挑了下眉。
“原來如此。”
茶水續上,點心沒動,沒人寒暄。
氣氛就像早已說好節奏般,直接進入正題。
蘇承佑將提前準備好的簡報攤開。
他的語速穩定,邏輯清晰,一步步拆解Vibez的核心機制。
“我們不是單一功能型應用,而是搭建一個以內容驅動交易的本地生活平臺。”
“通過短視頻篩選與分發,再接入美食探店、電商直播、求職對接……逐步形成閉環。”
“我們選擇首爾起步,是因為這里的城市密度、消費結構與內容偏好最適合我們的生態。”
蘇承佑講得冷靜而具體,每一段論述后都留出幾秒供對方思考,沒有廢話,也沒有空話。
為了照顧Jessica,他特意用了英文,而黎瑞行的英文水平顯然也很不錯,完全沒有要打斷的意思。
二十分鐘后,簡報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