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紅油漆戰(zhàn)爭
- 逆光審判:偵察兵與法律少女
- 作家ARJcer
- 3809字
- 2025-06-09 10:41:31
2004年3月26日,清晨六點。
我和往常一樣,沿著紡織廠家屬院的圍墻跑步,鞋底踩在水泥地上發(fā)出規(guī)律的“嗒嗒“聲。晨霧還沒散盡,空氣中飄著煤煙和早攤煎餅果子的味道。跑到第三個路口時,我放慢腳步,從兜里掏出毛巾擦了把臉——這個習慣還是當兵時養(yǎng)成的,偵察連每天五公里雷打不動。
拐角處那家早餐鋪剛支起爐子,老板娘看見我,熟絡地招招手:“王師傅,今兒個油條剛出鍋!“
我正要過去,突然聽見“嘩啦“一聲響,像是液體潑在墻上的聲音。緊接著是布料摩擦的窸窣聲,還有......抽泣?
我循著聲音拐進小巷,晨霧中隱約看見個人影蹲在墻邊。那人聽見腳步聲,猛地抬頭——是林雅晴。
她今天穿了件淺灰色高領毛衣,牛仔褲膝蓋處磨得發(fā)白,腳上還是那雙白帆布鞋,鞋尖沾著紅油漆。右手攥著塊抹布,已經(jīng)染成了粉紅色。身后的墻面上,鮮紅的“還錢“兩個大字觸目驚心,油漆還沒干透,順著磚縫往下淌,像流血一樣。
“你......“我剛開口,她就慌亂地站起來,把抹布藏到身后,結果蹭了一手油漆。她的馬尾辮松散了幾縷,黏在汗?jié)竦念~頭上,鼻尖和臉頰都泛著不正常的潮紅,像是已經(jīng)擦了很久。
“早、早上好。“她勉強扯出個笑容,嘴角卻不受控制地往下撇。
我沒說話,走過去看那面墻。紅油漆底下隱約露出些線條,像是被覆蓋的圖畫。墻角散落著幾張紙片,我彎腰撿起一片——是張撕碎的掛歷紙,背面用彩色蠟筆畫著什么。
林雅晴突然撲過來搶那張紙片:“別......“
她動作太急,差點撞到我身上。我聞到她頭發(fā)上有股淡淡的檸檬味,混著油漆的刺鼻氣味。她的手指冰涼,碰到我手背時像塊濕漉漉的玉。
“小時候的涂鴉。“她低著頭說,耳根卻慢慢紅了。
我松開手,讓她把紙片拿走。她蹲下去撿其他碎片,毛衣袖口滑到手肘,露出小臂上一道淡白色的疤痕,像是被什么燙傷的。
“誰干的?“我指了指墻上的字。
她搖搖頭,把碎紙片小心地收進塑料袋:“老樣子......“
塑料袋里還裝著幾本舊書,最上面那本是《合同法條文釋義》,書角卷邊得厲害。我忽然想起那天在藍月亮酒吧,她圍裙口袋里露出的《勞動法》小冊子。
“你很喜歡法律?“我問。
她手指一頓,塑料袋發(fā)出“沙沙“的響聲:“......就是隨便看看。“
晨霧漸漸散了,陽光照在紅油漆上,反射出刺眼的光。她瞇起眼睛,睫毛在臉上投下細小的陰影。我注意到她左耳垂缺的那塊比右耳薄,像是被人反復撕扯過。
“別擦了,“我從她手里拿過抹布,“這玩意兒得用松節(jié)油。“
她張了張嘴想說什么,突然臉色一變,盯著我身后。我回頭看去,巷子口站著三個男人,領頭的是個矮胖子,脖子上掛著條金鏈子,正悠閑地嚼著檳榔。
“喲,小丫頭找?guī)褪至耍俊鞍肿油铝丝跈壚圃疰溩釉诔抗饫锘蔚么萄邸?
林雅晴的手指猛地攥緊毛衣下擺,指節(jié)發(fā)白。我往前半步,擋在她前面:“有事?“
矮胖子瞇著眼打量我,目光在我左眉骨的疤痕上停了兩秒:“兄弟,勸你別多管閑事。她爹欠的錢,天經(jīng)地義該還。“
“多少錢?“我問。
“連本帶利......“矮胖子咧嘴一笑,露出被檳榔染紅的牙,“十五萬八。“
林雅晴倒吸一口冷氣:“不可能!當初只借了五萬......“
“利滾利嘛。“矮胖子從兜里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白紙黑字,你爹按的手印。“
我接過借條看了看,紙張已經(jīng)泛黃,邊緣有被火燒過的痕跡。落款日期是1998年,借款人簽名歪歪扭扭,按著個模糊的紅手印。
“這都六年了。“我說。
矮胖子一把搶回借條:“怎么,想賴賬?“他轉頭對林雅晴冷笑,“你媽那個炒冰攤......“
林雅晴突然沖上前:“別動我媽!“
矮胖子伸手去推她,我一把扣住他手腕,拇指按在脈門上。這是偵察兵慣用的手法,不用太大力氣就能讓人整條胳膊發(fā)麻。
“操!“矮胖子疼得臉都扭曲了,“松手!“
他身后兩個馬仔剛要上前,我加重力道:“再動試試?“
矮胖子額頭冒汗,金鏈子一顫一顫的:“兄、兄弟,混哪條道的?“
“星海集團,王立松。“我松開手,“要錢去法院起訴,再敢來騷擾......“我從地上撿起油漆桶,單手捏扁,“下次就是這個。“
鐵皮桶發(fā)出刺耳的變形聲,紅油漆濺在我鞋上。矮胖子臉色變了變,后退兩步:“行,你狠!咱們走著瞧!“
他們罵罵咧咧地走了,巷子里突然安靜下來。我轉身看林雅晴,她蹲在地上,正一片片撿那些掛歷紙碎片,手指抖得厲害。
陽光完全出來了,照在她發(fā)頂,能看清頭發(fā)里夾雜的幾根紅油漆絲。她的睫毛濕漉漉的,鼻尖上沾著一點紅,像是小孩子偷吃草莓醬留下的痕跡。
“給。“我從兜里掏出紙巾。
她接過紙巾,卻沒擦臉,而是小心地包住那些碎紙片:“謝謝......又給你添麻煩了。“
“這是什么?“我指了指她手里的紙片。
她猶豫了一會兒,慢慢展開最大的那片——紙上畫著個小房子的草圖,有書架區(qū)、閱讀角,還有個吧臺模樣的東西,旁邊標注著“平價飲品“。角落里畫著個歪歪扭扭的天平標志,下面寫著“法律咨詢“三個小字。
“我......“她聲音輕得像蚊子叫,“想開個書咖。“
陽光透過紙片的缺口,在她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她抿著嘴,嘴角微微上揚,露出兩個若隱若現(xiàn)的小梨渦。那一刻,她眼里的光比墻上的紅油漆還要鮮艷。
我把那些碎紙片拼在一起,鋪在干凈的水泥地上。林雅晴跪在旁邊,手指輕輕撫平卷曲的邊緣,像是在對待什么珍貴的文物。
“這是你畫的?“我問。
她點點頭,一縷頭發(fā)垂下來,在晨風中輕輕晃動:“小時候......就想有個這樣的地方。“
紙上的線條很稚嫩,像是孩子的涂鴉,但布局意外地合理。閱讀區(qū)靠窗,書架沿著墻壁排列,甚至標注了“法律專區(qū)“和“二手書交換角“。最讓我驚訝的是,圖紙背面印著2001年的掛歷,生肖蛇的圖案已經(jīng)褪色,但日期還清晰可見。
“三年了,“我彈了彈紙片,“一直留著?“
她耳根又紅了,手指無意識地繞著發(fā)梢:“嗯......“
巷子口傳來自行車鈴聲,送奶工挨家挨戶地放玻璃瓶。林雅晴突然驚醒似的站起來,慌亂地把紙片收進塑料袋:“我、我得去上班了。“
“等等。“我攔住她,“松節(jié)油。“
她愣了一下,眼睛微微睜大:“現(xiàn)在去買嗎?“
“修車鋪有。“我指了指方向,“十分鐘。“
她猶豫了一下,點點頭。我轉身要走,衣角卻被輕輕拽住。她的手指只碰了一下就縮回去,像是怕弄臟我的衣服:“那個......錢的事,你別......“
“知道。“我打斷她,“我不插手。“
她明顯松了口氣,緊繃的肩膀放松下來。陽光照在她睫毛上,在臉上投下一小片顫動的陰影。
修車鋪的老李頭剛開門,正蹲在門口刷牙。見我風風火火地翻工具箱,他含著泡沫含糊不清地問:“大清早的,著火啦?“
“借瓶松節(jié)油。“我找出半瓶,又抓了幾塊干凈抹布。
老李頭漱了漱口:“喲,給那姑娘用的?“他瞇著眼笑,“昨兒個晚上,我看見催債的趙鐵柱在紡織廠附近轉悠......“
我手上動作一頓:“你認識?“
“四海財務公司的嘛,“老李頭吐掉嘴里的水,“專放高利貸的,去年把老劉家兒子腿都打斷了。“
我沒說話,把松節(jié)油塞進兜里。老李頭湊過來,壓低聲音:“那丫頭家欠了多少?“
“十五萬八。“
老李頭吹了聲口哨:“好家伙,夠買套房子了!“他搖搖頭,“她爹林老四,當年也是條漢子,可惜沾上賭......“
我抓起抹布往外走,老李頭在后面喊:“喂,用完了記得還啊!這玩意兒現(xiàn)在不好買!“
回到巷子時,林雅晴正蹲在墻邊,用指甲一點點摳油漆。聽見腳步聲,她猛地抬頭,眼睛亮了一下,又很快黯淡下去。
“給。“我把松節(jié)油遞給她。
她接過去,擰蓋子的手還有點抖。我蹲下來,拿過瓶子倒了些在抹布上:“得這樣。“
松節(jié)油刺鼻的味道立刻彌漫開來。她皺了皺鼻子,像只聞到怪味的小貓,但還是學著我樣子開始擦。我們肩并肩蹲著,誰也沒說話,只有抹布摩擦墻面的“沙沙“聲。
“你......“她突然開口,聲音很輕,“為什么要幫我?“
我手上動作沒停:“看不慣他們欺負人。“
她沉默了一會兒,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抹布邊緣:“我聽說......你在部隊立過功?“
“嗯,抗洪搶險。“我指了指左眉骨的疤,“撞的。“
她湊近看了看,呼吸輕輕拂過我臉頰,帶著點檸檬洗發(fā)水的味道。她的睫毛很長,在陽光下幾乎是透明的,能看清根根分明的弧度。
“疼嗎?“她小聲問。
“當時沒感覺,“我實話實說,“后來縫了七針。“
她突然笑了,嘴角的小梨渦又露出來:“你說話......總是這么直接。“
陽光照在她側臉上,能看清皮膚下淡青色的血管。她的耳垂很薄,陽光幾乎能透過去,像塊粉色的玉。
我們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墻上的紅油漆漸漸淡了。快擦完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墻角有塊磚松動,縫隙里塞著個東西。
“這是什么?“我摳出來一看,是張泛黃的舊照片。
林雅晴的臉色一下子變了。她伸手想搶,又硬生生停住,手指懸在半空微微發(fā)抖。照片上是個穿警服的年輕男人,抱著個扎羊角辮的小女孩,背景是某個游樂園的摩天輪。
“你爸?“我問。
她點點頭,眼睛盯著照片,嘴唇抿得發(fā)白。我這才注意到,照片右下角有被火燒過的痕跡,男人的臉也有幾道劃痕,像是被人用指甲狠狠刮過。
“他......“她聲音啞得厲害,“以前是個好警察。“
我沒多問,把照片還給她。她接過去,小心地放進錢包夾層,手指輕輕撫平邊緣,像是在對待什么易碎品。
“差不多了。“我站起來,活動了下發(fā)麻的腿。
墻面上的“還錢“已經(jīng)變成淡粉色,但痕跡還在。林雅晴盯著那塊污漬,突然從塑料袋里掏出本《合同法》,翻到某一頁,撕下半張空白頁,用鉛筆在上面寫了什么,然后啪地拍在潮濕的墻面上。
我湊近看,紙上工工整整抄著《合同法》第二百零一條:“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shù)額返還借款并計算利息。“
“這樣,“她退后兩步,滿意地看著自己的作品,“好看多了。“
晨光中,濕漉漉的法律條文緊貼在斑駁的墻面上,墨跡微微暈開,像是一幅抽象畫。她站在那兒,頭發(fā)凌亂,毛衣袖口沾著油漆,眼睛卻亮得驚人。
我突然覺得,這面墻比任何藝術品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