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分地風波
- 重生1979:從萬元戶開始
- 養魚不養貓
- 2119字
- 2025-07-06 23:15:14
李春芳此刻狼狽得像只斗敗的公雞,捂著臉,踉蹌著消失在村路的盡頭,徒留一地狼藉的議論和鄙夷的目光。
陳振生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心里有點不是滋味。
如果不是李春芳這樣咄咄逼人,他也不想用這種方式對付她。
上輩子共同生活了二十年的,縱是怨懟深埋,但基本的親情還是有的。
“我們回去吧。”林思慧敏銳地感受到陳振生情緒的波動,拉了拉他地衣袖,輕聲說道。
午后的陽光透過樹葉縫隙灑下,光影斑駁,兩人慢慢走向衛生站,林思慧腳步有些恍惚,心緒還想著剛才發生的事情,不小心把心中的疑問問了出來:“李春芳為什么要打聽我家的事?”
話一出口,林思慧自己先怔愣住,才意識到情緒激動之下竟然脫口而出。
陳振生心中一動,面上卻不動聲色,裝作思索的樣子:“可能是因為…”
他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詞:“思慧,你知道嗎?李春芳她…她之前跟我訂過親。”
林思慧抬起頭看著他,眼中帶著詢問,這樁舊事,村里人盡皆知,并非秘密。
陳振生趁機握住林思慧的手,“現在看來,她可能是因為嫉妒我們在一起,所以…”
“所以,她是想要…破壞我們?”林思慧順著他的思路,疑問道。
陳振生乘機解釋,“對,她知道我們現在處對象,心里嫉妒我們兩人。你想想,如果她真的說中了你父母的事情,你是不是就會相信她,到時候她再編排一些有的沒的來離間我們,你可能就會信以為真。”
他將李春芳的潛在動機分析得絲絲入扣,林思慧點點頭,越想越覺得有道理:“難怪她那天跟我說話的時候,總是話里有話…”
陳振生忽然停住了腳步,雙手緊緊包裹住林思慧的手,“思慧,無論她以后跟你說什么,你都不要輕信。有什么事情直接來問我,好嗎?”
林思慧用力點頭,雖然覺得有些不對勁,李春芳怎么會知道那么具體的事情?但一時也想不出什么問題,況且陳振生的解釋聽起來也合情合理,暫時壓倒了那點疑惑。
“我知道了,以后我會小心的。”林思慧回握陳振生的手。
陳振生心中松了一口氣,至少暫時穩住了林思慧。
之后的日子,生活也步入了正軌,機械的零件也全部生產出來。
實驗基地角落的工棚里,宋志遠操持著工具,陳振生拿著圖紙,兩個兩人配合默契,開始忙碌組裝,經過改良和實驗。
終于,在一個落霞滿天的傍晚,伴隨著一聲沉穩有力的轟鳴,第一臺用機械擒縱原理來控制液壓壓力的推土機穩穩地啟動,履帶鏗鏘有力地壓過試驗用的土堆。壓力表指針穩定地停留在預設區間,動作流暢,毫無遲滯。
“成功了!陳振生!”宋志遠興奮地看著調試好的推土機,“這臺機器的性能甚至比原裝的還要穩定!”
他對陳振生的稱呼,早已從最初的“同志”變成了直呼其名,那份源自專業領域的敬佩,早已超越了身份的隔閡。
陳振生也很滿意這個結果。改良后的推土機不僅解決了原有的技術問題,成本還降低了不少,完全可以批量生產。
接下來兩人想著怎么改良國產拖拉機,把這套技術應用到更多的農機設備上。
實驗基地竣工的喜悅,如同春風般吹遍了各大隊。
李惠民滿臉紅光興沖沖地找到陳振生,趙書記和陳大柱,準備開始開展包產到戶的事宜。
“陳同志,包產到戶的試點可以正式開始了。”李惠民滿臉興奮,“基地這邊,土地劃分,責任田規劃,農資準備,全部就緒!現在就等著社員們來簽合同,領‘責任田’了!”
趙書記布滿皺紋的臉上也綻開了笑容,用力地點頭:“好!好得很!之前開動員會,大家的熱情都很高!都盼著這一天呢!”
陳大柱更是一拍胸脯,“振生,你放心!咱們村的老少爺們兒都信你!你說這法子好,能讓大家伙兒過上好日子,我們就跟著你干!指哪兒打哪兒,絕不含糊!”
陳振生看著眼前這些充滿期待的面孔,心中涌起一陣責任感。
包產到戶的試點工作,在陳振生周密的籌備和李惠民等人的全力推動下,開局勢頭良好,顯得有條不紊。
陳振生將實驗基地規劃出的整整一百畝田地,依據土質好壞,灌溉便利程度,距離遠近等因素,科學地劃分成了大小不一的二十個地塊。
每戶社員可以根據自家勞動力情況和意愿,申請承包一到三個地塊不等,但總承包面積上限有嚴格規定,確保相對公平的起點。
告示貼在村口最顯眼的老槐樹上,村民們奔走相告,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家家戶戶。
簽訂合同的第一天,小小的村部辦公室就被擠得水泄不通,僅僅一天時間,就有足足十五戶人家在印著紅戳的承包合同上,鄭重地按下了手印,領到了標有自家地塊編號和位置的“責任田”憑證。
這天上午,陽光正好,村部前的小空場上又聚集了不少等待簽約或看熱鬧的村民。
輪到王家簽約時,陳振生按照分配方案,將靠近水渠上游,灌溉最為便利的三號地塊劃給了勞力充足,有種植經驗的王家。
“憑啥?!”一聲尖銳的質疑猛地刺破了和諧的氣氛。
王家村的李大嬸叉著腰,從人群里擠了出來,指著王家剛拿到手的地塊憑證,滿臉的不服氣,“憑啥他王家就能分到水渠邊上的好地?那地澆水上肥多省勁兒我們也想要那塊地!這不公平!”
她嗓門洪亮,立刻引來了不少目光。
李大嬸早年守寡,一個人拉扯大了一兒一女,兒子李健強跟她在家里務農,女兒李金蘭嫁到了鄰村。以前家里就她一個主要勞力,生活壓力大,養成了她事事爭強、斤斤計較的性格。
“就是就是!”立刻有幾個心里也打著小算盤,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村民跟著附和起來,“李大嬸說得在理!好地誰不想要?光你們干部說了算?這不行!得抽簽!抽簽才最公平!憑手氣,誰抽到算誰的!”
起哄的聲音漸漸大了起來,場面一時有些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