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意外的合作
書名: 重生1979:從萬元戶開始作者名: 養魚不養貓本章字數: 2601字更新時間: 2025-06-08 17:59:56
第二天一早,陳振生就坐著班車前往縣里位西邊工業區的農機站,這是一棟灰磚建成的平房,院子里停放著各種農機設備。
走進農機站,陳振生看到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干部正在翻閱文件。
“同志,我想了解一下拖拉機的價格。“陳振生上前打招呼。
那名干部抬起頭,打量了一下陳振生:“你是哪個村的?“
“我是紅星村的。“陳振生一邊說,一邊遞過今早去陳大柱那里開的證明。
“拖拉機啊,“干部放下手中的文件,“我帶你去看看。現在我們這里主要有幾種型號。“
兩人來到院子里,干部指著一臺銹跡斑斑的拖拉機說:“這是東方紅-54型,12馬力的,價格3200元。這臺是我們去年從蘇聯進口的,雖然外觀有些舊,但發動機還是好的。“
“還有這臺,“干部又指向另一臺稍微好一些的,“東方紅-75型,25馬力的,價格5800元。這是從德意志進口的二手設備,經過我們技術人員檢修,性能還是很不錯的。“
陳振生心中一沉,這些所謂的“進口設備“根本就是外國淘汰下來的破爛貨。德意志那臺雖然馬力大一些,但從外觀就能看出至少使用了十幾年,很多技術早就落后了。
“收割機有嗎?“陳振生問道。
“有,但價格比較貴,“干部有些為難地說,“我們只有一臺二手的聯合收割機,從美麗國進口的,要價12000元。不過說實話,這臺機器問題不少,經常需要維修。“
陳振生走過去看了看那臺收割機,外殼已經銹蝕嚴重,很多地方都打了補丁。這明顯是外國農場淘汰下來的廢舊設備,卻被當作寶貝賣給中國。
“這些設備的配件供應怎么樣?“陳振生繼續詢問。
干部搖搖頭:“這是最大的問題。配件很難搞到,基本都要從原產國進口,價格昂貴不說,周期還很長。有時候一個小零件壞了,整臺機器就得停工幾個月等配件。“
看著這些明顯殘舊、過時的農機設備,陳振生心中堵著一口氣,一看就明白,這都是外國欺負大華夏,把淘汰的機器高價賣給中國。
“除了這些進口設備,有沒有國產的?“陳振生問道。
“有是有,但質量...“干部有些猶豫,“我們自己生產的拖拉機質量確實不太穩定,故障率比較高。不過價格便宜一些,國產的12馬力拖拉機只要2000元。”
“我先考慮考慮,“陳振生說,“如果要買的話,什么時候能提貨?“
“現貨不多,如果要買的話最好先交定金預訂,“干部說,“一般需要等一到兩個月。“
正當陳振生準備離開的時候,不遠處傳來熟悉的聲音。
“陳振生!”趙建軍的聲音從后面傳來。
陳振生轉頭一看,只見宋志遠和趙建軍正開著一輛拖拉機緩緩駛進農機站的院子,拖拉機發出“突突突“的不規律聲響,明顯有些問題。
“宋同志,趙同志,“陳振生走過去打招呼,“這是怎么了?“
宋志遠從拖拉機上跳下來,只是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么。
趙建軍比較熱情,主動走過來解釋道:“別提了,這臺拖拉機是上個月剛從省里調過來的,專門配給我們村農業實驗基地使用的。結果到了之后就一直有故障,今天我們開來農機站看看能不能修好。“
那名戴眼鏡的干部聽到聲音也走了過來:“小宋,這是?“
宋志遠看到他,神色稍微緩和了一些:,“張主任,這臺拖拉機不知道出了什么問題了?”
張主任抬了抬眼鏡:“你可是咱們少有的高級技術人員,連你都修不好?”
宋志遠的臉色有些難看,但還是實話實說:“這臺機器的問題很奇怪,表面上看各個部件都沒問題,但就是運行不穩定。我檢查了好幾次,都找不出根本原因。“
很快,農機站的兩名技術人員就圍著拖拉機忙活起來。他們打開發動機蓋,檢查各個部件,又聽了聽發動機的聲音,但折騰了半天也找不出問題所在。
“奇怪了,“一個年長的技術員擦著汗說,“這發動機聲音確實不對,但各個部件看起來都沒問題。“
張主任有些著急了,這臺拖拉機是省里重點關注的試點設備,如果修不好會很麻煩,他突然想起什么,轉身進辦公室,很快拿出一本厚厚的手冊。
“這是這臺拖拉機的說明書,“張主任說,“但問題是這是從美麗國進口的,說明書全是英文的,我們都看不懂。“
陳振生看到這種情況,主動走過去:“我來看看吧,我能看懂一些英文。“
張主任眼睛一亮:“那太好了,你來幫忙翻譯一下。“
陳振生接過說明書,快速瀏覽了一遍。憑借前世的經驗和這一世積累的知識,他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內容。
“這里說,“陳振生指著一段文字,“如果發動機出現不規律的聲響和間歇性熄火,很可能是燃油系統的問題,特別是燃油濾清器堵塞。“
“還有這里,“陳振生繼續翻譯,“建議每100小時運行后更換燃油濾清器,并清洗油箱。“
但他說的問題,宋志遠之前都已經檢查過了,還是沒有發現問題,大家站在那里束手無策。
陳振生站在一旁靜靜地觀察著拖拉機的運行狀態。聽著發動機的聲音,看著排氣管冒出的煙霧,他皺起了眉頭。
“化油器的調節螺絲位置不對,“陳振生蹲下來,一邊檢查一邊自言自語地說道,“還有這個氣門間隙,看起來也有問題...“
他的話音不大,但在這相對安靜的環境中,還是被宋志遠聽到了。宋志遠本來站在一旁看著技術人員忙活,聽到陳振生的話,不由得轉過頭來。
“你說什么?“宋志遠走了過來,語氣中帶著一絲質疑。
陳振生抬起頭:“我在看這個化油器,調節螺絲的位置好像不在標準位置上。”
宋志遠半信半疑地蹲了下來,跟陳振生一起看著發動機。雖然他對陳振生還是有些成見,但作為技術人員,他不會放過任何可能解決問題的線索。
“這里確實有些不對勁,“宋志遠仔細觀察后說道,“不過這個調節我之前也動過,應該沒問題才對。“
陳振生指著另一個部位:“還有這個點火時機,好像也需要重新校準。“
兩人就這樣蹲在拖拉機旁邊,開始認真地研究起機械構造來。
“這個油路看起來沒問題,“宋志遠拆下一個零件檢查,“點火系統我也重新調過了。“
陳振生突然注意到一個細節:“等等,你看這個進氣管。“
他指著發動機側面一根不起眼的細管:“這根管子的連接處好像有些松動。“
宋志遠湊過來看:“這是曲軸箱通氣管,按理說不會影響發動機運行啊。“
“不對,“陳振生搖搖頭,“這根管子如果密封不嚴,會造成曲軸箱內壓力異常,進而影響活塞環的密封效果,導致壓縮比不穩定。“
宋志遠愣了一下,這個是一個很刁鉆的問題,一般的技術人員都不會想到這個細節,他按照陳振生的指示,重新緊固了通氣管的連接。
“再試試看。“陳振生說。
宋志遠啟動拖拉機,這次發動機的聲音明顯平穩了很多,那種不規律的“突突“聲消失了,排氣管也不再冒黑煙。
“好了!“趙建軍興奮地喊道,“聲音正常了!“
張主任臉上露出了笑容:“不錯不錯,看來問題徹底解決了。“
宋志遠關閉發動機,直起身來,看向陳振生的眼神完全不同了,但同時疑問也更加深了。
一個普通的農民,怎么會有這么深厚的機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