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寶藏傳說引探尋
- 李白:我以詩酒問長天
- 云舟聽雪
- 1298字
- 2025-05-20 21:03:36
狂風卷起塵土,遮蔽了擂臺前的人群。待得塵埃落定,那灰袍文士已然不見蹤影,唯余幾片飄落的枯葉,在石板上輕輕打轉。
李白凝眸四顧,掌中銅片微涼,卻隱隱透出一絲灼熱之意,仿佛感應到了某種召喚。他緩緩將銅片收入懷中,目光掠過擂臺上爭斗正酣的眾人,心中已生決斷。
“江湖紛爭,不過是表象。”他低聲自語,“真正的謎底,藏在更遠的地方。”
擂臺邊,人群仍在喧嘩,有人為少年奪圖而喝彩,也有人因黑衣老者奪寶而驚呼。李白不再駐足,轉身離去,步伐穩(wěn)健,背影漸行漸遠。
回到客棧已是夜深人靜,燭火搖曳,映照著案頭那封匿名信與手中銅片。他將二者并列于案上,借著昏黃的光暈細細端詳。
銅片背面的熒光符號,果然與玄蛇教圖騰如出一轍。只是這符號并非簡單紋飾,而是以古篆書寫成的“引”字,下方還有一道蜿蜒曲線,似山川河流,又似星軌軌跡。
李白沉思良久,忽然想起裴仲禮曾提及的一段傳說——
“天機寶藏,乃前朝遺物,藏于幽谷之中,唯有持‘玄蛇引’者可循跡而至。”
他心頭一震,目光落在那封匿名信上。三日后辰時,鴻臚寺舊址……難道,這場所謂的尋寶大會,本就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引路之局?
他取出隨身攜帶的墨筆,在信紙邊緣勾勒出銅片上的符號,并與記憶中的地圖殘片比對。不多時,一條模糊的路線在他腦海中浮現(xiàn)——從長安向北,經(jīng)終南山、越秦嶺,直至一處名為“玄蛇谷”的隱秘之地。
“看來,我得親自走一趟了。”他輕嘆一聲,將銅片收好,熄滅燭火,獨坐窗前,望著滿天星辰。
翌日清晨,晨霧未散,街巷間已有馬蹄聲回蕩。李白披衣起身,將行囊整理妥當,正欲出門,忽聽敲門聲響起。
開門一看,竟是杜甫。
“子美?”李白略感驚訝。
杜甫一身布衣,神色肅然:“太白,我昨夜聽聞你將離京,特來相送。”
李白笑了笑,側身讓其入內:“送什么送?我是去尋寶,不是赴死。”
杜甫步入屋內,目光掃過案上信箋與銅片,眉頭微蹙:“這銅片……莫非便是你在擂臺上所得?”
“不錯。”李白將銅片遞給他,“你看得出什么?”
杜甫接過銅片,指尖撫過那道熒光符號,臉色驟變:“此圖騰,我在一本古籍中見過。據(jù)傳,它是‘玄蛇教’初代教主所創(chuàng),象征通往天機寶藏的引路之鑰。”
“果然如此。”李白點頭,“看來,這場大會背后,藏著更深的秘密。”
杜甫沉默片刻,忽道:“若你真要前往,我愿同行。”
李白一怔:“你?”
“我雖不通武藝,但通曉典籍,或許能在破解古圖上助你一臂之力。”杜甫語氣堅定,“更何況,此事若牽涉楊國忠,恐怕早已不止是江湖之爭。”
李白看著他,眼中閃過一抹贊許:“好,既然你有此心,我便不推辭。”
二人當即商議行程,決定即刻啟程,先往鴻臚寺舊址探查玄蛇教遺跡,再沿銅片指引的方向北上,直奔玄蛇谷。
臨行前夜,李白獨自登上城樓,俯瞰長安燈火。夜風拂面,吹動他的長發(fā)與白衣,一如當年仗劍出蜀時的模樣。
“詩酒問長天,今朝再踏征途。”他低語,眼中既有豪情,亦有幾分沉思。
次日辰時,馬蹄聲破曉而出,兩騎身影消失在晨霧之中。
他們不知道前方等待的是何種兇險,也不知是否真有寶藏存在。但他們知道,這一路上,必將揭開一段塵封已久的往事。
而此刻,長安城中,一名灰袍男子立于高樓之上,靜靜注視著遠方煙塵。
他嘴角微微揚起,仿佛早已知曉一切。
“終于……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