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詩會揚名斗才俊
- 李白:我以詩酒問長天
- 云舟聽雪
- 1531字
- 2025-05-18 15:34:22
夜色如墨,江風卷起千重浪。李白獨立窗前,望著那飛鳥掠過水面激起的漣漪漸漸散去,心中卻似波濤翻涌。李長風那一句“揚州多奇士,亦藏龍蛇”,猶在耳畔回響,仿佛暗含玄機。
他緩緩收回目光,轉身望向桌案上那盞未熄的燭火,火苗跳躍,映得他眉宇間幾分沉思。片刻后,他抓起斗笠,將腰間佩劍系緊,低聲自語:“既已踏出長安,便再無回頭之路。”
翌日清晨,晨霧未散,李白便辭別李長風,踏上南下揚州之路。沿途山川秀美,煙雨朦朧,他偶遇漁舟唱晚,也曾于古寺聽鐘。每至一處,皆以詩寄情,筆走龍蛇,字字如珠落玉盤。
數日后,終抵揚州。
城門高聳,市井繁華,街巷之間,吟誦聲不絕于耳。文人雅集,墨香四溢,商賈云集,酒肆林立。李白緩步行于青石板道上,白衣獵獵,步履從容。忽聽得一孩童背誦自己的詩句,不禁莞爾,心道:此地果然不同凡響。
入住客棧后,李白稍作休整。窗外細雨初歇,檐角滴水,他倚窗而坐,執筆凝思,為即將舉行的詩會醞釀詞章。
次日午后,太守府內張燈結彩,江南名士齊聚一堂。庭院之中,紅梅點點,池水瀲滟,賓客盈門,談笑風生。李白步入廳中,眾人目光紛紛投來。有人認出他是詩壇新星,低聲議論;也有人面露不屑,竊竊私語。
他卻不以為意,抱劍而立,神態自若,宛如松柏臨風。
席間設宴,賓主盡歡。待酒過三巡,主持者起身言道:“今日諸位才俊齊聚于此,何不即興賦詩,以顯風流?”
話音剛落,一位身著青衫、面帶傲氣的青年站起,拱手道:“某愿先獻丑一首,題為《月下孤影》。”說罷提筆揮毫,片刻成篇。眾人讀后皆稱妙絕,唯李白淡然一笑,未置可否。
主持者目光微動,轉向李白:“太白先生,不知可有興致賜詩一首?”
李白微微頷首,執筆入席,略一思索,便提筆疾書。頃刻間,一篇《月夜泛舟》躍然紙上:
星河倒掛天無邊,
一葉輕舟入夢眠。
水光瀲滟邀明月,
醉臥云間喚謫仙。
簫聲遠渡蘆花岸,
劍氣橫空照楚煙。
若問此身歸何處,
不辭風雨赴瑤天。
滿座寂然,繼而掌聲雷動,贊嘆之聲不絕于耳。有人驚呼:“此等意境,非人間之筆所能及!”更有人低聲議論:“莫非真是詩中謫仙下凡?”
那位先前賦詩的青年面色鐵青,強忍羞憤,忽然冷笑一聲:“此詩雖佳,卻未必能敵聯句之難!敢請太白先生與我同臺較量,對句接詩,如何?”
主持者神色微變,正欲勸阻,李白卻朗聲一笑:“好啊,不知閣下擬題為何?”
青年冷聲道:“就以‘風’字開頭,逐句押韻,限時三息,錯則罰酒三杯。”
眾人屏息凝神,氣氛陡然緊張。
青年率先開口:“風拂柳絲綠——”話音未落,李白已然接道:“月照梅花疏。”聲音清朗,毫無遲滯。
第二輪:“風吹云散月——”李白應聲而答:“劍舞星垂野。”眾人皆驚嘆其才思敏捷,氣勢恢宏。
第三輪:“風急帆檣動——”李白朗聲道:“潮平海岳開。”一句“海岳開”,令全場嘩然,氣象宏大,氣勢磅礴。
青年額頭沁汗,語塞半晌,終是低頭飲下三杯烈酒,默然退席。
滿堂喝彩,掌聲如雷。主持者頻頻點頭,眼中精光閃爍,悄然遣人送來一封密箋。
李白接過展開,只見寥寥數字:“夜深江畔,當有一敘。”
他抬眼望去,只見主持者正對他微微頷首,神情意味深長。
詩會仍在繼續,眾人舉杯暢飲,吟詩作對,氣氛熱烈非凡。然而李白卻已無心再留,他緩緩起身,抱拳告辭,轉身離去。
夜色漸濃,江畔涼風習習。李白獨自一人沿江而行,腳步緩慢,思緒萬千。
他回想起今日詩會上一幕幕,心中隱隱不安。這詩會看似文人雅集,實則暗藏鋒芒。那位主持者身份神秘,言語試探,恐怕并非單純仰慕自己才華那么簡單。
遠處,江水奔騰,燈火點點。他停下腳步,望向黑暗中的江心,仿佛那里藏著某種未知的力量。
身后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
李白眉頭微皺,緩緩轉身。
一道黑影從樹下走出,衣袂飄動,看不清面容。
那人低聲道:“李先生,久仰了。”
李白眼神一凜,右手悄然按在劍柄之上。
江風驟起,吹亂了他的衣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