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AI修復的童年信物】
2035年,非遺數字實驗室
白發蒼蒼的程弈將鉛筆盒放入量子掃描儀。AI提示:“檢測到納米級松煙墨殘留,是否進行分子的重組?“
屏幕閃爍,墨粒逐漸拼出2003年小滿寫下的隱形字跡——
“程家地下有第二個鼎。“
【第一幕:鉛筆盒的夾層】(2003年9月上海)
開學日,小滿在教室后排發現自己的舊鉛筆盒。
盒底夾層被人撬開過,里面藏的松煙墨塊不翼而飛,取而代之的是一張泛黃的電報:
“FRD-86樣本已轉移至B2,鑰匙在墨中。——林松年 1986.9.15“
她突然聽見走廊傳來程弈的怒吼:“還給我!“
窗外,陳昊舉著塊黑色物體狂奔——正是那塊嵌著金絲的松煙墨。
【第二幕:墨塊里的鑰匙】
程弈在操場攔住陳昊,兩人扭打間墨塊墜地。
墨錠裂成兩半,露出內部微型構造——這不是普通墨塊,而是生物識別的電子鑰匙,核心處嵌著片梔子花瓣形狀的芯片。
陳昊突然詭笑:“你以為程家就一個地下金庫?“
他踩碎墨塊,芯片卻在接觸空氣的瞬間激活全息投影——
滬博平面圖上,B2層被標記為“FRD-86最終樣本庫“。
【第三幕:母親的翡翠密鑰】
程弈回家時,程母正在擦拭翡翠鐲。
他注意到鐲子內側的十字星紋在紫外線下變成二維碼。趁母親不備,他用手機掃描,屏幕跳出提示:
“生物密鑰認證:程遠山、林松年、周雪(程母原名)“
程母突然按住他手腕:“這鐲子不是抵押品……“她的指甲掐進他皮膚,“是刑具。“
【第四幕:B2層的青銅門】
深夜,小滿用鉛筆盒里的鐵絲撬開滬博員工通道。
B2層的青銅門前,她掏出藏在發髻里的半片梔子花芯片——這是從墨塊殘骸里搶下的。
門禁掃描芯片后,機械聲響起:
“檢測到林氏基因標記,安全協議啟動。“
門開剎那,二十尊貼滿FRD-86標簽的青銅鼎在紫光燈下顯現,鼎身纏繞著帶刺的金屬鎖鏈。
【第五幕:鎖鏈下的真相】
小滿用鉛筆刀刮下鼎身綠銹,露出內層的鋨-186鍍膜。
突然有雙手從背后捂住她嘴——是程弈。他指向鼎耳處的鎖鏈:“看鏈環接口。“
每個鏈環都刻著“周雪監制“的微型鋼印。
“不是刑具……“程弈聲音發抖,“是放射性囚籠。“
【第六幕:父親的錄音帶】
程弈從鼎內摸出盒老式錄音帶,用鉛筆轉動播放——
“1986年9月15日,FRD-86最終實驗。周雪自愿成為載體,林松年反對……“
背景音里突然爆發電擊聲,接著是林松年的嘶吼:“你們把文物放射性標記植入人體?!“
錄音終止在玻璃碎裂的巨響中。
【第七幕:鉛筆盒的密碼】
晨光中,小滿將錄音帶藏回鉛筆盒。
盒蓋內側的課程表下,她突然發現程弈用鉛筆尖刻的新坐標——
“北緯31.2358,東經121.5012“
這是程家老宅的經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