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投誠
- 賢惠夫君茶又嬌
- 靜聞其變
- 2056字
- 2025-06-16 20:30:00
趙二用的是“托”這個字,看樣子他和鏡娘也有了不淺的交情。
搭上鏡娘這條線也沒幾日,就能夠讓趙二為她托話,是個有本事的人。
趙景行來了興趣,“你看著安排就行?!?
揮退趙二,她拿起手邊的三字經開始胎教。
三個多月的寶寶,應該能聽懂一些話吧?
趙景行也摸不準該給孩子準備些什么,多讀些書,明事理總是不會錯的。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茍不教,性乃遷。
教之道,貴以專。
......”
書沒念上幾句,墻頭趴了好幾個灰頭土臉的蘿卜頭,正探頭往院子里看。
幾個小孩眼睛澄澈,黑白分明的瞳仁里滿是對她的好奇,臉蛋紅撲撲的,和后宮里的孩子完全是兩個樣子。
流云知趣地敞開前門,把幾個孩子領進院內。
許是因為自己有了身孕,趙景行對這些蘿卜頭們心生憐愛,也愿意和他們玩樂逗趣。
她吩咐身邊侍女多洗些水果,給每個人安排了小馬扎,和他們天馬行空地聊起天來。
張小花作為村里的孩子王,性格好動活潑,眼前天仙一般的娘子給自己水果吃,興奮得快要暈過去。
她像一只勤勞的小蜜蜂,圍在趙景行身邊跑來跑去,一舉一動都表達著孩童最純粹的喜愛。
趙景行很難不喜歡這樣可愛的小女孩,把她叫到跟前,拿起帕子給她擦汗,輕聲細語詢問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可會識字?”
張小花也不退怯,門牙漏風也笑得自由自在,“我叫張小花,今年五歲了。我娘說家里沒錢,等我大些再去學字。仙女娘子,你叫什么名字?”
流云覺得她這樣的回問實在不禮貌,正要上前把她接到一邊玩耍。
趙景行沖流云擺擺手,回頭對張小花說,“你可以叫我晏娘子。”
這幾個小孩得了一頓香甜的水果,回去喜不自勝,和父母手舞足蹈,比劃起晏娘子的家有多大,水果有多美味,人有多漂亮。
叫得上名字的水果有橘子和梨子,還有更多水果是叫不上名字,從前也未見過的。
一傳十,十傳百。
桃源村村民們都知道了村東頭這家新來的寡婦家底豐厚,背景不一般。
第一次得了好,就有第二次。這些孩子們每天下午準時到趙景行家門前報道,蹭些甜滋滋的水果來吃。
趙景行實在無法拒絕這些孩子們可憐巴巴的眼神,又不想他們只吃了水果,回家不吃飯食。
這樣頭疼了幾日,想出來一個法子。
她在院子里鋪設了幾張桌椅、一些筆墨紙硯、一塊石板、若干石筆。
桃源村沒有私塾,要上學只能等大些去鎮上借讀私塾,因此這些孩子們少有識字的。
趙景行要求這些孩子們每天下午每人交上五篇大字,就可以領取一樣水果。
左右自己沒事,體驗一段教書娘子的日子也不錯。
這樣的法子,立馬勸退了不少頑皮好動的孩子。
留下來的孩子們,帶著自己下午寫好的五張大字和一樣水果,繼續回家和父母手舞足蹈,比劃起晏娘子的家有多大,水果有多美味,人有多漂亮,以及大字有多難寫。
她這樣又送水果,又教字的,村民們自然不能心安理得受好,于是挑了個黃道吉日,拜托村正來表達謝意。
趙景行坦然接受了村正的謝禮,舉手投足間透露著不凡的身份。
村正也不是眼瞎的,他猜測趙景行出身高貴,最起碼也得是個縣里的大戶,因為某些原因才來這休養待產。
于是他態度更加恭敬,臨走前還客套地問了一句,“晏娘子還有什么需要的,只管和我開口便是?!?
誰知道這晏娘子沉思了一會兒,竟然真的給他提了個要求:讓徐大能搬家。
村正一聽這話,就知道是徐大能老毛病又犯了,定是平日里沒少來晏娘子這說些不中聽的話,騷擾人家。
晏娘子雖然來頭不小,但也就是個新搬來的寡婦,徐大能在村東頭住了多年......
趙景行看出他的猶豫,又闊綽地給他塞了些銀兩。
“徐大能游手好閑,言語污穢,沒少來我門前滋事,還請村正想想辦法,讓他搬離此處,還我一個清凈。
村正哪里還有猶豫的道理,當即爽快應下。
雖說教一個也是教,教一群也是教。
趙景行終于理解了從前在上書房念書時,少傅是什么樣的心境了。
同樣的桌椅紙筆,同樣的老師,孩子們表現各不相同。
其他小孩還在神游天外的時候,張小花勤奮聰明,早就工整寫完了五張大字。
她拿了水果,也不急著離開,反而會陪在她身邊說說話。
從夜晚明晃的月亮講到村西那頭的大狗,童言稚語,慰貼可愛。
有時候張小花還會給她帶來路邊的野花,山上的漿果,河里的小魚。
這樣無憂無慮的童年,真叫人寬慰神往;這樣聰慧活潑的稚童,真叫人心生憐愛。
趙景行叫流云悄悄在張小花的包袱里多塞上幾樣水果,好讓她和她母親一起分享。
這是一個開朗孝順的女孩。
懷孕滿四個月的時候,趙二帶來了鏡娘。
她雙眼蒙上黑布,順著趙二的指令,堅定地走進了正廳。
趙景行開門見山,示意她說明自己的來意。
鏡娘這才摘下蒙眼的黑布,陡然見光讓她目眩了一會兒,她穩住身形,依舊是端莊的行禮。
動作挑不出一絲錯誤。
她柔柔地說道:“天下之大,并無一處可任鏡娘遨游,唯有在王爺身邊,鏡娘才有用武之地。
妾身求王爺收留,自此肝腦涂地,在所不惜?!?
這番忠心之言來得莫名其妙,趙景行不理解她怎么突然又想為自己效力,因此也沒有立馬應下。
鏡娘又接著說道:
“妾身托王爺的福,終于有機會脫離苦海,離開傷心之地。
不過世間女子多不易,離開青樓,鏡娘的日子也不見得能有多愜意。
紅塵十二年,妾身受了不少白眼,如今一朝自由,總想著要為自己爭口氣。
所以妾身想拜入王爺門下,求得王爺庇護,也好做出一番功績,不枉來這人世走上一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