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坦明實情李承澤!
- 嘉靖穿越慶帝,從慶余年開始修仙
- 段非斷
- 2321字
- 2025-06-10 11:18:34
“陛下,二殿下前來覲見!”
仁壽宮嘉靖修煉的精舍外,侯公公躬著身子,向房中靜坐道臺上的嘉靖行禮稟報。
“宣!”
靜心吸收天地元氣的嘉靖,得知二皇子到來,沒有任何情緒波動,臉上表情古井無波。
慶帝就這么幾個兒子,好在運氣不錯,慶帝的這些兒子都活蹦亂跳。
只是這位二皇子生來悲催,成了慶帝所謂用來磨礪太子的磨刀石,按照慶帝以前想法,要通過二皇子將太子磨煉成一位合格的儲君繼承人。
對于慶帝這種想法,嘉靖不置可否。
當年他的孩子大多夭折,最后只有一位裕王,沒被他白發人送黑發人,讓嘉靖更看重子嗣傳承,子孫后代活得更好才是正途。
精舍外,二皇子在侯公公的引領下,很快來到嘉靖修煉的精舍內。
許久未見皇帝的二皇子,半年多來還是第一次進宮覲見。
往日皇帝都是在御書房召見他們,沒成想最近卻喜歡在這處偏殿里,私下召見臣子。
剛剛踏入嘉靖修煉的精舍,二皇子就被屋內陳設吸引,四周香爐煙氣繚繞,房中懸掛的帷幔隨風飄動,讓二皇子好似有種走進仙境的錯覺。
李承澤整了整衣襟,邁步走入房中。
精舍里帷幕高懸,嘉靖身著道袍的身影在帷幕后若隱若現,手上掐著一個法指,寬大道袍在地上拉出一條長影。
“參見陛下,兒臣有罪!”李承澤面對帷幕,態度恭順,跪在地上慌張行禮。
道臺上盤膝靜坐的嘉靖,眼皮都沒有動一下,看似好像沒有發現進來的李承澤。
實際上早在李承澤接近仁壽宮那刻,嘉靖神識早就察覺到入宮的李承澤,對自己這個二兒子的入宮目的,他也了然于胸。
“哦?”
嘉靖依舊緊閉雙眼,只是輕輕開口說道:“今日倒是稀奇,你身為堂堂皇子何罪之有。”
“兒臣不該在春闈前,違規向考官遞送門生名單。”跪伏地上,李承澤再次重重磕頭。
話音落下,精舍里一片寂靜,嘉靖許久都沒有說一句話。
跪在地上的李承澤,摸不清楚皇帝心里在想什么,沒有皇帝命令只能一直跪在地上,動也不敢動一下。
沉默良久,帷幕后才傳來嘉靖聲音:“難得你能進宮稟報,說說吧,今年春闈你送了多少門生名單。”
“兒臣不敢有絲毫欺瞞陛下,總共向考官遞送了四十位門生名額,其中南方士子三十人,北方士子十人。”
跪在地上稟報完畢,二皇子又趕緊將頭叩在地上,不敢直視帷幕后的嘉靖身影。
“朕知道了,起來說話。”
面對二皇子看著老實的稟報,嘉靖沒有多說什么,只是讓跪在地上的李承澤起身。
“陛下,這些士子確有真才實學,兒臣也是為了向國薦賢,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哦?”嘉靖語氣帶著疑惑:“照你這么說,不用春闈違規的方式,就沒辦法向國家引薦人才了?”
“陛下有所不知,現在科舉會試,早已不是寒門士子的晉升天梯。”
緩緩起身,站在房中姿態恭謹的李承澤,聲音中透露著一股哀嘆:“若無兒臣名帖,現在這些士子哪怕是有真才實學,恐怕就連會試榜單都摸不上。
現在會試早已不同往日,江南富戶花上幾千兩銀子,就能買上一個‘投獻’名額。
京都豪門貴胄只需一張名帖,就能讓門下子弟金榜題名,那些真正有才學的寒門士子,要么投靠權貴門下,要么名落孫山,否則難有出頭之日。”
聽著李承澤在帷幕外,充斥憤懣的控訴聲音,嘉靖臉上露出笑意。
要是不知道他這個二兒子秉性的人,恐怕會以為他是什么忠貞死諫之士,面對春闈科舉不公,幾乎要聲淚俱下地控訴起來。
“倒是難得了,我們皇族里還出了個不與世俗同流,敢于直言進諫的直臣。”
“兒臣惶恐!”李承澤連忙躬身說道:“兒臣不敢當所謂直臣,兒臣也不過只是俗世濁流中的一捧淤泥。
實在是兒臣無可奈何,自知做了錯事,不敢欺瞞陛下,前來向陛下陳明實情。”
“這就是你今天入宮,要向朕說的話?”嘉靖眼皮依舊未動,說話語氣沉靜,聽不出其他異樣情緒。
“兒臣……兒臣所言就是這些,懇請陛下責罰。”
“你不想向朕講一下,太子那邊是否有向春闈考官,遞送名帖的事情?”
低頭躬著身子的李承澤,臉上神情明滅轉換不定,似乎是在思考,該不該向皇帝稟告太子的事情。
稍微猶豫一下,李承澤迅速反應過來,趕忙開口說道:“回稟陛下,兒臣只知自己有錯,全然不知太子是否有向科舉考官遞送名帖。
想來太子身為慶國儲君,絕對不會做出這等行徑。”
“嗯,朕知道了!”
沒有繼續詢問李承澤其他事情,嘉靖語氣平淡:“今天過來,就只講這些,你再沒有其他想說的了?”
“兒臣……”李承澤遲疑片刻。
“兒臣有罪,向春闈考官遞送名帖,實在是犯了科舉舞弊大罪,懇請陛下責罰。”
“行了,你明白自己行為失措,愿意主動過來,向朕坦明實情已經實屬難得。”
嘉靖沒有嚴厲責備二皇子,悠悠聲音從帷幕后面傳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作為慶國皇子,你還是第一個前來,向朕坦明情況的人。
你雖沒有大罪,還是需要小懲一番引以為戒,下去停發一年俸祿,府中禁足半年,近期不要再讓朕看到,你又犯了什么違反法紀的事。”
聽到這話,李承澤心里長松一口氣,罰俸一年不是什么大事。
別說自己這個皇室,哪怕京都中的六品小官,都沒有多少人是拿那么一點兒俸祿生活。
他的府中,除了每年領用的皇室俸祿以外,京都中的不少產業都有涉足。
不僅他這個二皇子這么做,這么多皇室宗親,哪個沒有在京都經營自己的生意,手底下一大堆人要養,要是僅憑那點兒俸祿早就餓死了。
“兒臣領命。”李承澤心中喜悅,表面卻不動聲色,恭恭敬敬向嘉靖行禮告退。
從李承澤進來,到他講明實情后離開,從頭到尾嘉靖的眼皮都沒有睜開一下。
看似沒有察覺李承澤的神色變化,實際上嘉靖一直在用神識觀察李承澤,對方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他的觀察。
等到李承澤告退離開,嘉靖這才睜開雙眼,心中念頭閃動:“二皇子倒是聰明,知道以退為進。
不過這太子……盡管手段狠辣,卻是不懂人子之道。”
嘉靖臉上閃過一絲不悅,皇帝的兒子不同于一般臣子,只要不是犯了謀反這種天大的事情,其他都是不足為道的小事。
犯了錯,首先要做的不是殺人滅口隱瞞真相。
而是向皇帝坦言錯誤,得到皇帝原諒事情就算解決了,作為皇權擁有者,誰沒殺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