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椅上,李世民見李長青出列,目光一閃,頓時起了考較的心思。
“太子對此有何看法?”
李長青拱手道:“正如父皇所言,絲綢之路乃我大唐商稅重地。斷不可被高昌掐住命脈。”
“自東突厥覆滅后,西突厥狼子野心,時刻惦記漠南肥美之地。卻因忌憚大唐兵鋒,不敢直接與大唐對抗。”
“如今西突厥與高昌暗通款曲,明眼人都能看出,其目的在于掌控絲綢之路,掌控西域諸國,以此積蓄力量,重回漠南?!?
李世民輕輕點頭,表情很平淡。
這么淺顯的道理,在場之人,哪怕是尉遲恭都看的明明白白。
他雖然是想和長孫無忌唱雙簧,可實際上也的確想要拿高昌開刀。
可是若如武將所言直接出兵高昌,固然能彰顯大唐兵威。但西突厥極有可能出兵干預。
西突厥若其與高昌聯手,大唐即便能獲勝,也必將付出慘重代價。
到時候,西域的局勢可能因此陷入混亂。
可若如文官提議的那樣派遣使者施壓,以麴文泰的狂妄性格,恐怕難以奏效,反而會讓他覺得大唐軟弱,愈發在大唐和西突厥之間左右搖擺。
他所想想要的,是一條既能避免過早與高昌、西突厥正面沖突,又能有效打擊高昌,牢牢掌控絲綢之路的計策。
大殿當中,李長青繼續說道:“請父皇命人取《西域輿圖》。”
“準?!?
沒一會兒的功夫,一副巨大的《西域輿圖》就被取了過來。
李長青讓宦官將《西域輿圖》懸掛起來,面向眾人。
“諸卿所言皆有道理,然直接出兵恐遭西突厥襲擾,單純使者施壓又難收成效。兒臣以為,欲制高昌,當先斷其依仗——即它對絲綢之路北路的壟斷。”
“斷其壟斷?”房玄齡皺起眉頭,“太子殿下,高昌扼守北路要沖,若要繞開它,除非另尋商路??芍新仿吠酒D險,南路早已廢棄,如何能行?”
“房公所言極是,中路商道雖在,但沿途多為戈壁,水源稀少,商隊通行困難;南路樓蘭古路雖已廢棄,卻并非不可修復?!崩铋L青說著,面露微笑,指著輿圖。
“父皇還有諸位臣工且看,絲綢之路起源于漢,彼時有南路中路北路三條主要路線?!?
“高昌位于絲綢之路北路關鍵節點,控制著連接著玉門關的商路。因此,高昌才有底氣在我大唐和西突厥之間左右逢源。”
“如今南路已然廢棄,倘若我大唐向焉耆許諾,只要它能修復樓蘭古道,便恢復絲綢之路南路?!?
“屆時,焉耆是否會心動?高昌又將如何應對?”
此言一出,當即引來不少人的喝彩。
長孫無忌大聲道:“殿下此計甚妙!若樓蘭古路修復,焉耆便能成為南路連接點,過往商隊必然會經過焉耆,屆時焉耆不僅能收取商稅,還能憑借地理位置成為西域新的商貿地帶。如此豐厚的利益,焉耆王豈能不動心?”
“屆時,鷸蚌相爭漁人得利!我大唐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削弱高昌對絲綢之路的控制?!?
“焉耆?”房玄齡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太子殿下是想借焉耆之力,開辟新商路?”
“正是?!崩铋L青點頭,“焉耆與高昌素有仇怨,且焉耆若能掌控新商路,便能獲得巨額商稅,此乃利之所趨。焉耆王若同意修復樓蘭古路,高昌的好日子便到頭了?!?
“商隊若能繞過高昌,誰還愿意忍受它的重稅與劫掠?屆時高昌的國庫收入必將大幅減少,豈敢繼續在大唐和西突厥之間左右逢源?”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更重要的是,高昌絕不會坐視焉耆崛起。麴文泰一旦發現樓蘭古路對其壟斷地位的威脅,必然會對焉耆發難,或派兵侵擾,或封鎖焉耆與北路的通道。而焉耆若有我大唐撐腰,自然不會屈服,兩國矛盾必當激化?!?
“如此,高昌為保自身利益,要么徹底臣服大唐,要么向西突厥求援?!崩铋L青的聲音陡然變得堅定,“西突厥若出兵相助,便是公然與我大唐為敵;”
“若不出兵,高昌必對其心生不滿,二者的關系便會出現裂痕。無論哪種情況,我大唐都占據主動?!?
“若西突厥出兵,我大唐便有充足理由征討高昌與西突厥,名正言順;若西突厥不出兵,高昌孤立無援,我大唐再出兵討伐,便能一舉拿下高昌?!?
李世民和不少大臣聽完,都連連點頭。
若真如李長青所言,高昌將會陷入進退兩難之地。
要么徹底臣服大唐,不敢再有二心。
要么徹底倒向西突厥。
可真到了那個時候,西突厥會愿意為高昌出兵嗎?
“拿下高昌之后當如何?”長孫無忌追問,他已看出此計的精妙,卻仍需確認。
“拿下高昌后,”李長青眼中閃過一絲光芒,“我大唐可在高昌故地設立西域都護府,派遣重兵駐守,同時掌控北路與新修復的南路商道。屆時,西域諸國見我大唐既能以謀略制敵,又有強大兵威,必不敢再有二心。絲綢之路的控制權,自會重回我大唐手中。”
一時之間,殿內鴉雀無聲。
文武大臣們都在消化李長青的計策,尉遲恭摸著下巴,眼中的疑惑漸漸變成了贊同。
此計雖不似直接出兵那般痛快,卻能以最小的代價達成目的,還能避免與西突厥過早沖突;
房玄齡與長孫無忌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與認可,他們沒想到太子殿下不僅考慮到了眼前的高昌問題,還兼顧了對西突厥的牽制與西域的長遠治理。
李世民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沉聲道:“太子此計,甚妙!既避我軍之短,又攻高昌之弱,還能借機離間高昌與西突厥,為日后掌控西域鋪路。諸卿以為如何?”
“陛下,太子殿下此計精妙絕倫!”房玄齡率先躬身行禮,“修復樓蘭古路,借焉耆之力制高昌,既無需貿然出兵,又能斷高昌之根,實乃萬全之策!”
“臣附議!”長孫無忌緊隨其后,“此計不僅能解決當下絲路之困,還能為設立西域都護府鋪路,長遠來看,對我大唐掌控西域極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