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邦小國獻上貢品之后,便在幾名宦官的帶領下離開了太極殿,到一旁的偏殿等候。
外人離開之后,五月朔朝會也正式開始。
朝會之上,萬國朝賀的喧鬧尚未完全散去。
官員們依次上奏國事,從地方的收成到邊境的防務,從各地官員匯報上來的州縣情況,到京城九品以上官員的述職。
大大小小事情一籮筐。
李長青認真地聽著,時不時在心中思索對策。他知道,太子的身份不僅僅是一種榮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如今的大唐雖然強盛,但仍面臨著諸多挑戰:北方的突厥雖已臣服,卻仍有不穩定因素;西域的一些小國還在觀望,試圖在大唐與西突厥之間尋求平衡;國內的民生問題也需要進一步解決,讓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
將近三個時辰過去后,尚書左仆射房玄齡、禮部尚書王珪以及民部尚書唐儉,聯名上奏以文化入侵的手段對付番邦小國。
李世民聽完之后,臉上滿是震撼。
他難以置信的盯著李長青看了一遍又一遍。
最后嘴角露出笑容,“蕞爾小國,貪婪成性,假借朝貢之名,索取天朝錢財,當真可惡至極!文化入侵之事,交由太子全權督辦!”
李長青心中大喜,如此一來,他的權利將得到進一步擴展,起身出列恭敬回道:“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望。”
龍椅之上,李世民微笑點頭,隨后突然飆起了演技,長嘆一聲。
“我大唐身為天朝上國,那些蠻夷表面上敬重,心里卻各種盤算,實在是令朕失望啊。”
正當其余官員甚至包括李長青在內,都以為李世民只是正常感慨之時,長孫無忌卻接收到了一道李世民隱晦的眼神。
他眼睛一轉,當即出列,聲音中壓著憤怒:
“啟稟陛下,高昌近年來非但私自加征商稅,還與西突厥暗通款曲。根據探子探得的情報,西突厥似有通過高昌阻斷絲路商隊之心。”
話語落下,滿朝文武的臉色立馬大變。
隨后一個個義憤填膺的破口大罵。
李世民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目光掃過殿內,沉聲道:“絲綢之路乃我大唐稅收重地,更系著萬國對我大唐的敬畏。如今高昌王麴文泰仗著扼守北路要沖,與西突厥互相勾結。長此以往,恐有損絲綢商,更讓西域諸國心思蠢動。如此情況,諸位有何良策?”
話音剛落,尉遲恭便大步出列,他聲如洪鐘:“陛下!高昌蕞爾小國,也敢捋我大唐虎須!末將請命,率三萬大軍出玉門關,三月之內必破高昌都城交河城,擒獲麴文泰獻于陛下!屆時西域諸國見我大唐兵威,必不敢再與西突厥勾結!”
尉遲恭的話音未落,立功心切的侯君集立刻附和:“敬德所言極是!高昌近年依仗西突厥撐腰,越發驕橫,去年竟縱容部眾劫掠我大唐商隊,殺死護衛三十余人。”
“此等惡行,若不加以懲戒,西域諸國必以為我大唐軟弱可欺,屆時絲路恐將徹底斷絕!末將愿與敬德一同出征,蕩平高昌!”
隨后,李靖、李道宗、蘇定方等一眾武將,紛紛上前請戰,目光中滿是戰意。
大唐立國之初,便是憑著鐵騎橫掃四方,如今國力鼎盛,對付一個高昌,在他們看來不過是舉手之勞。
然而,文官隊列中卻傳來不同的聲音。
房玄齡緩步走出,手中笏板輕輕一叩,語氣沉穩:“陛下,眾將士勇武可嘉,然用兵之事需三思。”
“高昌雖小,卻地處吐魯番盆地,城郭堅固,且交河城三面環水,易守難攻。更重要的是,西突厥與高昌暗通款曲,若我大唐貿然出兵高昌,西突厥極有可能出兵相助,屆時我軍將陷入雙線作戰之境,恐生變數。”
虞世南緊接著說道:“玄齡公所言甚是。再者,征討高昌需從河西調糧,河西近年雖有收成,但路途遙遠,糧草轉運耗費巨大,恐加重百姓負擔。”
“依臣之見,不如先派遣使者前往高昌,曉以利害,同時遣使西突厥,許以好處,令其與高昌斷交。若高昌仍執迷不悟,再議出兵不遲。”
“此言差矣!”侯君集立刻反駁,“高昌與西突厥勾結已久,豈是幾句言辭便能離間?麴文泰近年來陽奉陰違已不是一次兩次。若再姑息,只會讓他越發肆無忌憚!”
“將軍莫要沖動,”房玄齡耐心解釋,“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大唐如今雖強,卻也需愛惜民力。若能通過其他手段解決,何必讓將士流血、百姓受累?”
尉遲恭性子急躁,忍不住提高了聲音,“麴文泰那廝見我大唐使者,竟說‘唐距我七千里,沙磧居其二千里,地無水草,寒風如刀,熱風如燒,大軍豈能至?’此等狂妄之言,若不給他點顏色看看,我大唐顏面何在?”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文官們顧慮糧草、外敵與民生,主張謹慎行事;
武將們則看重大唐威嚴與軍事威懾,力主出兵。
殿內的氣氛愈發緊張,雙方看向彼此的眼神都快要噴出火來。
而始作俑者長孫無忌卻老神在在,似乎一切與他無關一般。
同樣,李長青也沒有急于開口,而是暗中打量李世民和仿佛事不關己的長孫無忌。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這個老陰逼,明顯不對勁。”
“史書上大唐要滅高昌,要在四年后啊。特么的不會高昌此時壓根沒有與西突厥暗通款曲,一切都是這兩人自導自演吧?”
“其目的,就是找個借口,把高昌給做了!”
對大唐而言,高昌的確是個棘手的存在。
它位于絲綢之路北路的核心節點,東接玉門關,西連焉耆、龜茲,南鄰鄯善,北靠西突厥,堪稱“西域門戶”。
麴文泰憑借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壟斷了北路商道,不僅向過往商隊征收重稅,還時常劫掠那些不愿屈服的小邦商隊,將所得財物一部分據為己有,簡直富得流油。
想到此處,李長青當即出列,他也要和李世民唱雙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