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交流
- 都重生了誰還炒股啊?
- 身中劇毒
- 2200字
- 2025-06-12 23:54:01
“嗯?”陳浪聞言,眉毛頓時挑了一挑。
認錯相親對象這個展開陳浪顯然沒有料到。
因為在他的視角看來,這次的會面其實不算復雜,就是勞資雙方的一場雙向選擇。
在整個交流過程中,他甚至沒有感到任何違和感,兩人之間氣氛熱烈,相談甚歡。
剛才就是在展現自己的合作誠意的階段,如果她不說,自己完全沒有發覺,她的視角里居然是一場相親。
昨天下午,自己雖然鬧了個學校地址的小烏龍,在唐雪倩的提醒之后,便很快調整過來。
知道在學校在渝州本地之后就更方便了,渝州本地高校的圈子不算復雜,多少都有些關聯。
一會兒是這家的xx書記調到那家,一會兒又是空降兵校長,關系千絲萬縷。
所以抽空給陳主任打了個電話,想辦法牽線搭橋一下,就簡單的找到了相關的聯系方式,曲線救國找到了她的導師,然后順理成章的約出來見面了。
至于怎么發展成“相親”這個劇本,估計陳浪自己是怎么也想不明白了。
不過適應能力是投機客的專長,僅僅過了一瞬間,陳浪就想到了合適的應對方式。
“其實我認為無論是尋找合作對象,還是相親,本質上都沒有什么差別,都是在在一定的了解之下選擇自己未來的人生。”陳浪對著姑娘淡淡了笑了笑。
找工作和找對象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遇人不淑,婚姻失敗,雞飛狗跳,一地雞毛。”
“普通人如果不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和事業,也只是蹉跎時光。”
“無論是哪一種關系的建立,都需要在前期有著足夠的了解。”
以夫妻或男女愛情關系比擬君臣以及朋友、師生等其他社會關系,乃是東大古典詩歌中從《楚辭》就開始出現并在其后得到發展的一種傳統表現手法。
,比如“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就是看似寫男女之情,實際上是政治抒情的一句妙作。
“相親也好,不相親也罷,不管怎么樣,我覺得我們之間應該還是了解了許多。”
“苗小姐,我倒是覺得,現在的我有些忐忑,只剩下一句“畫眉深淺入時無”了,我很希望我們能夠達成合作。”
苗暄妍聽懂了他的意思,他是隱晦的在問她究竟算不算滿意,有沒有這個意向。
滿意肯定是滿意的。
無論是相親對象還是工作上的合作對象都挺有意思的。
光是他能get到她設計的一些彩蛋,就可以被她引為知己了。
那些熬過的夜、反復推翻的草稿、藏在細節里的執念,在兩年后的這一刻,突然都有了回響。
“合作?怎么合作?”她現在比較好奇他需要些什么。
如果是沒有誤會的話,也許合作的邀請還可以隱喻成什么創業者的幽默表白。
腦補出“你愿意和我做一輩子的合伙人嗎?”類似這種臺詞。
不過現在,就是完全的公事公辦了。
她現在還不清楚,究竟是為什么找上她?是要找自己約稿么?
大可不必這么興師動眾,微博上私一句就行了。
看著對面的女生有些困惑的樣子,陳浪很快解釋:”
“哦,剛才可能忘了說了,我對你的作品很感興趣,換句話說,我希望獲得你的畢業設計當中的小丑角色形象的獨家授權。”
“這樣么?”苗暄妍微微歪了歪頭,思考了一下。
“那你能出多少錢?”隨后她不能免俗的問出了絕大多數人都會非常關心的問題——報酬。
她不是那種死腦筋的奇葩藝術家,覺得什么藝術不能和商業沾邊,沾了就變味了。
她就是一個普通人,甚至恰恰相反,她覺得藝術和商業化是相輔相成的。
被人認可,承認,是非常值得欣喜的,尤其是眼前的人是真心實意的做過功課。
自己的作品被這樣的認可,其實已經很值得高興了。
一萬句輕飄飄的夸贊,不如一句戳中軟肋的懂得。
說句難聽一點的,自己的畢設作品,其實也就畢業展覽那天有人關注問個幾句,她打印的初代繪本和制作的玩具周邊,之后的時光里,都是默默無聞,還在她的柜子里吃灰。
其實哪怕不要錢,她都很樂意讓她的作品能夠重見天日,被大眾所熟知。
搞藝術的,多少都是有些傾訴欲表達欲旺盛的,希望別人能夠認可自己的作品。
君不見,多少文藝青年中年老年自費都要出版自己的小說和詩集,就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可。
當然了,這話她肯定不會說。
畢竟沒人嫌錢多不是。
而很快她就看見眼前的男生變魔術的一般的從一個公文包里抽出了兩個文件夾。
“這是兩份獨家授權合約合同方案。”
“細節有所不同,你先看看。”陳浪把兩份文件從桌上推了過去。
苗暄妍一目十行,大致瀏覽了核心的內容,大概就是兩種方案。
簡單的說來一種就是全授權徹底買斷,之后她除了署名基本上就和這個作品沒關系了,算是一錘子買賣。
另外一種酬勞會加上一定比例的銷售分成,買斷費用也會提高,外加她可以繼續對作品形象進行把握修改。
也就是說從一個人養孩子,變成一起養孩子。
代價也很簡單,她需要加入陳浪所在的公司作為員工,并且工作一定的年限。
價格分別是5w和10w,這兩個價格是陳浪反復思考過的結果,雖然直接撒幣可能沒用,但是在初步攻心,努力建設了兩人的關系之后,那效果還是有所不同。
因為其實最能展現誠意的還是錢。
這個價位肯定是不及那些個知名藝術家的授權費用,但是對于名不見經傳的在讀學生來說,絕對是有不少溢價了。
太低,沒有誠意。
太高,雖然自己確實做游戲的,但是自己不姓裴,不是什么散財童子,也沒有什么財富轉換系統。
陳浪選擇了相對適中但是又多少加了些溢價的價格。
繞是如此,當看見這兩個價格的時候,苗暄妍已經有點被砸暈了。
好多錢哪。
她感慨著。
她家里不缺錢,從小也是富養長大的,用的穿的也都是同齡人里最好的那批了。
但是只要不是那種超級二代,其實六位數在哪個家庭也都不算是小數目了。
尤其是她自己賺的,那意義就更不一樣了。
對于某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來說,其實越是越是有錢,反而越想去證明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的成就和家境沒有什么關系,能有今天全靠自己的天賦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