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是裝樣子,是實打實的干
- 皇帝陛下:奇觀誤國啊!
- 一只摸魚怪
- 2056字
- 2025-05-28 17:00:00
劉鉉在他身后跟著,一路記一路記,最后在東街口的破桌上攤開了本子,寫下新條:
【民攤自申無錯者,三旬后列入鎮籍】
【連續出攤未斷者,準報攤坊】
【攤坊達五人者,可組街社,自薦頭人】
寫完他抬頭問蘭特:“你真打算讓他們成建制?”
“不是我打算,是他們自己要干。”
蘭特掃了眼那鍋蓋剛掀開的豆皮湯:“你看他們擺攤,像不想干的樣子?”
“我現在能做的,就是把這條地給他們鋪出來。”
“剩下的,看他們走不走得穩。”
劉鉉點點頭,沒再說什么。
晚上,街社名單貼出第一批。
【咸菜鋪街社(暫稱)】
【社員五人,攤主姓氏:李、王、杜、陳、周】
【輪攤制度:每日以姓氏筆畫輪執頭鍋,輪至社尾復回首】
【社內共鍋、共灶、共賬、不共利】
蘭特看完笑了聲:“這都自己定出來了?”
劉鉉:“我都沒教過。”
“真比我還認真。”
那一夜,鐵錘鎮南段整條街亮燈亮得比城正街還整齊。
豆皮湯煮著,糖藕冒著,醋蘿卜一壇一壇堆著,有孩童路過攤邊偷拿一片被打了手,邊哭邊咬下去,邊咬邊笑。
有人走過去,感慨一句:
“這才像個鎮。”
第九天,黑月那邊終于有人坐不住了。
一大早,鋪協執事帶著一隊人騎馬進鎮,披著統一的黑披風,連繡章都換了新的。
他們沒進西街,也沒進東街,徑直在鎮中心搭了個高臺,貼出一張新紙:
【黑月重開“連號制度”,凡加入本市攤主,每五戶一組,設專人調貨、送賬、報稅,一人失誤,全組除名】
【執事主理,攤主只賣貨不理賬】
【月底統一派銀,零退虧補,不足由本會墊付】
看著挺厲害,其實明擺著一句話:
“你們只管賣,我們負責你們能不能活下去。”
但那張紙貼了整整一早上,一個人都沒去站隊。
中午過后,有黑月人去西街吆喝:“你們那制度太累,來我們這兒,輕松,每月分紅,銀子照發。”
陳三翻著賬冊,一邊招呼伙計切肉,一邊回一句:“你那制度我見過,五戶連號,一人掉鏈子全得走,那不是攤,是絞索。”
“我們這兒錯了一個,自己擔。”
“對了一個,全街都跟著吃紅。”
黑月的人氣得牙癢癢:“你們不怕賠?”
陳三喝了一口湯:“怕賠就別做生意,鐵錘這街講的是認賬。”
“你們那講的是背鍋。”
話說完,周圍幾個攤主一起笑了。
蘭特坐在街角茶攤邊,一邊翻著民攤賬冊,一邊聽著遠處吵嚷,淡淡說了一句:“黑月不懂攤,他們只懂控制。”
劉鉉靠著柱子,胳膊搭在膝上:“那他們接下來會怎么做?”
蘭特翻了頁:“做戲。”
果然,下午就有傳言出來了——
“說鐵錘清賬線有水賬。”
“說民攤是掛名鋪子,其實銀子都流回了鎮政那邊。”
“還說有人升列后沒交稅。”
劉鉉聽完直接笑了:“這一套比我們搞攤制度還快。”
“你要不要回一句?”
“回個屁。”
蘭特合上賬本,站起來:
“明天,鎮賬組開頭審。”
“清賬線公開,賬錘組全體到場。”
“誰懷疑誰帶賬冊來,三鎮五村的都能來旁聽。”
“別說鐵錘鎮吃了虧,就算真有人混賬,我也讓他當眾寫退單。”
第二天,太陽還沒出來,街頭就圍了滿滿當當一圈人。
賬桌擺了七張,鋪號從一號到五十號,一一排開。
西街錘子一聲落下:
“開賬。”
第一個開賬的是陳三。
他從后頭拖來兩個麻布袋,啪地往桌上一倒,全是賬本、票據、倉簽、流水、掛單,全碼成一摞。
劉鉉翻了一下,笑著沖后面喊:“看清楚了啊,這是陳三鋪,一個月三旬清賬全齊,倉調八次,貨簽四十二份。”
“來旁聽的,誰懷疑他虛賬,現在上來查。”
人群里沒人動。
劉鉉點了點頭:“那就過。”
錘子一落,陳三的攤位賬本上,后頭多了一道紅線:【審賬過·公開記錄】。
第二個是王鐵匠家媳婦開的粥鋪,賬不復雜,就三樣貨,米、糯、干菜,全寫得明明白白,單子雖然舊了點,但油印還清楚。
她站在桌前捏著圍裙,嘴唇干得起皮,話一句都不敢多說。
劉鉉沒讓她等太久,翻了三頁,點了點頭。
“這賬挺實,字也實。”他抬頭說,“你鋪不大,但月賬都能寫上齊,這賬,值一副副賬牌。”
王家媳婦手一抖:“副……副賬?”
“你要收徒不?”劉鉉問她。
“我、我沒想過……”
蘭特站在后頭插了一句:“你沒想,是不是因為沒人肯來?”
王家媳婦一怔。
“你現在公開賬過了,我們立個牌,誰要學煮粥的、掛粥攤的,就來你這學,徒不用你包飯,干得好你就給口湯喝,行不?”
她憋了半天,猛地點了下頭。
第三個攤主上來時神色有點亂,翻了半天包,只翻出半本賬。
“我……我那天出門忘記帶倉簽了,回來就丟了。”
劉鉉沒說話,接過賬單翻了翻,指著一頁問:“這一頁上的‘白豆皮’貨是哪天出的?”
“……二十七。”
“你寫的是二十八。”
那人臉色更白了。
劉鉉又問:“你有沒有別的票能對上?”
他搖了搖頭。
蘭特走過來,盯著賬本看了一眼,問:“你家豆皮,是不是上個月從東嶺屯進的?”
“對……”
“東嶺屯那邊有備案倉的調貨記錄,我們可以派人查,但不是今天。你現在可以選。”
“一是自己認錯寫退單,二是等我們派人去查,要是發現你還有一筆貨沒報,那就不是退攤,是退鋪,明白不?”
那人低著頭,憋了一會兒,說了句:“我……我寫退單。”
“筆給你,自己寫名,簽日期。”劉鉉遞過去,話不多。
人群一片寂靜。
這就是蘭特說的“誰懷疑誰帶賬來”,清賬線不是給人露臉的,是給賬看真貨的。
那天一整天,開了五十鋪,審了四十七賬,有三人自退,一人延查,四十六戶全部簽字入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