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嫁女如賣女
- 我在大明奮筆疾書
- 一語不語
- 2146字
- 2025-05-16 18:41:56
一行三人終于到崇教坊,在宋娘指引下,到了相約的一處面攤。
時辰剛好,卻并未見女家的人到。
“好大的架子。自家門口談事,還能遲到?”劉昀笑著說一句。
宋娘安慰道:“訂親是這樣,總會有些波折,現(xiàn)在不順,將來成婚了才順。奴家經(jīng)歷多了,發(fā)現(xiàn)這事一準沒錯。”
“借您吉言。”
尚未到中午,面攤剛開始燒水尚未開張,店家是個看上去很憨厚的中年人,剛往灶里填了把火,又趕緊起身過來招呼客人。
“老李,坐。”劉昀道。
老李顯得很局促,不過是自家少爺吩咐,他便坐到桌子一角。
宋娘則因要一個穿戴很粗俗的力夫一起坐,略顯不悅,還有意整理衣衫,保持距離。
“宋娘,今天我做東。”劉昀笑著道。
宋娘笑著道:“劉公子真大方。早知道,應該約在好一些的食肆。”
劉昀道:“出門在外,得省著點。店家,來三碗面。加臊子。”
“好嘞,誠惠,十二文。”
店家趕緊去一旁洗了把手,就直接用圍裙擦了擦,隨后將早就切好用布蓋在面板上的面拿出來,趁著水還未全開,直接下鍋開始煮。
等熱氣騰騰的面上桌,劉昀和老李都好像是幾天沒吃過飯一樣,當即便動筷子吃飯。
這讓宋娘很尷尬。
在外面,又跟這倆貨同桌,自己是吃還是不吃呢?
“哎呀,店家,這面可真勁道,一嘗就是多年的老手藝,想來在這里做了不少年生意吧?”劉昀下筷子急,但只吃了兩口,就開始跟店家攀談起來。
宋娘一聽,這面攤平平無奇,竟有一副好手藝?
她也本著不吃虧的原則,趕緊下筷子嘗了一口,瞬間經(jīng)歷了從期望到失望的轉變。
這他娘的叫好吃?
你個劉公子這輩子是沒吃過好東西吧?
店家則顯得很得意,笑道:“一看這位官人就有眼光,小老兒在這里做生意也有十多年,街里街坊都說好。”
劉昀道:“那以后可真得經(jīng)常來。跟你打聽個人家,就是北麓胡同的沈家,您可知曉?”
店家一聽,生出幾分警覺,問道:“您是?”
“來做生意的。”劉昀道,“我兩家都是出自河間府。沈家祖上還有當官的,想來他們家做生意也跟店家您一樣誠實守信吧?”
宋娘聽到這里,好似瞬間明白到什么。
如果說是來結親的,人家街里街坊的肯定會挑著好的說,以成人之美。
但要是來做生意的……
效果就不一樣了。
劉昀一來就讓自家奴仆也坐下來一起吃面,如同外地風塵仆仆到京來的游商。
主仆二人因為風餐露宿,反倒是沒有那么多拘泥。
這要換了在京一般的主仆出來,仆人哪有跟主家坐在一起吃飯的資格?
但宋娘一時沒想明白,你個劉公子,咋就知道沈家也做生意?
店家一看這架勢,湊過來,無奈道:“這位官人,說句不好聽的,您要是同鄉(xiāng)來攀個親近,倒也無礙,可要是一起做買賣……”
“怎樣?”這次是宋娘直接問出口。
像劉昀這樣一上來,就找街里街坊來打聽事情,還能套出話來的,的確少見。
店家猶豫了一下,擺擺手,大概的意思是,他不想多說。
但言外之意,這沈家不是什么誠信經(jīng)營的主兒。
沈家在周圍的名聲,一看就不怎么好。
也可能是劉昀帶動了客源,馬上又有人來光顧,店家趕緊去招呼。
劉昀笑著道:“宋娘,怎么說?”
“咳咳。”宋娘輕咳嗽兩聲以掩飾尷尬。
劉昀道:“還說六十貫呢,三十貫都免談。不像結親,倒好像是賣女兒。”
宋娘苦笑道:“劉家官人,聽說您是關中來的?您以前經(jīng)常走南闖北的?是妾身提前未曾打聽清楚,您一定別給劉大爺告狀啊。”
“不會,咱才是街里街坊的,遇事一致對外。”劉昀道。
“對。”宋娘趕緊陪著笑臉。
……
……
吃完面,又等了半晌,沈家那邊的人才姍姍來遲。
來的卻不是宋娘口中新娘子的父親,也就是劉昀潛在的岳父。
而是二十多歲的一男一女。
穿著很整齊,面白不像經(jīng)歷風吹日曬的,在這原生態(tài)年景下,略顯貴氣。
宋娘先迎過去,問道:“不是說沈老爺來嗎?”
“家父偶感風寒身體不適,都說這長兄為父,我和內子便代表我家前來商談此事。”男子顯得很熱情。
卻還沒等他去接近劉昀,就被身旁的妻子往后扯了一把。
男子老老實實往后退兩步。
劉昀一看,就大概明白這夫妻二人到底誰更強勢。
宋娘給雙方做了引介。
劉昀這才知道,來的是女方的長兄沈諭和嫂子沈蘭氏。
“……這位是劉家官人。”宋娘說話時,就沒先前那么輕佻。
劉昀道:“換個清靜些的茶寮說事?當下飯點,客人多了,免得擾事。”
“行。”
沈諭因為也讀過書,見到讀書人說話,自然會覺得近乎。
這邊要走,背后那店家還投來會意的眼神,好似是知曉有意避開他。
要是生意沒談成,那還不得被沈家懷疑是我在背后中傷?
……
換到清靜茶寮,這次老李就立在身后沒過來。
而沈家那邊格局立變,沈諭的凳子都更靠后一些,而由沈蘭氏在前與劉昀對話。
卻說這女人,姿容也是姣好的,只是會給人一種兇巴巴要吃人的感覺。
她上來便以談生意,不容置喙的甲方口吻說道:“這位劉公子,話不多說,要娶我這小姑子,非六十貫聘禮不可。”
宋娘道:“欸?不是……”
“且隨嫁的嫁妝,不會太多,但基本的被褥、春凳等,還是不會少的。親迎時,喜轎和排場要一等一的規(guī)格,因為我家會有顯貴來賀,得有排面。至于為何,先前兩邊都談過,你也該心知肚明吧?”
劉昀點頭,顯得很熱衷一般,道:“理解。話說沈家小姐讀過書,才貌雙全,家境更是沒得說,六十貫錢聘禮那真是再合理不過,但可惜,在下手頭拮據(jù),一時也拿不出這許多,能不能,給稍微降個幾貫?您看……五十五行嗎?”
宋娘一聽也很驚訝。
不對啊。
先前不是說三十貫都免談嗎?
怎么轉眼就改口了?
劉家并不是差那三十貫,只是差五貫?
難怪都說這京師中,但凡是與子孫根無緣的人,都是隱形大財主,今天算是長見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