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先升個百戶
- 我在大明奮筆疾書
- 一語不語
- 2512字
- 2025-06-21 10:01:33
戴義在聽了朱厚照一番“威脅”后,顧不上在乾清宮等著參與議事。
他急忙去找御馬監掌印太監寧瑾。
騰驤四衛作為京師衛戍力量,一直是由御馬監提督、在京勛臣掛帥,吃空餉這件事,真追究起來,寧瑾是直接責任人。
這會戴義把寧瑾也叫來,擺明是想讓寧瑾背黑鍋。
美其名曰提前放個風給你,讓你有機會知曉此案是如何發酵的,自行于圣駕前解釋。
“太子是如何知曉的?”
寧瑾在知曉此事后,趨步跟著戴義往乾清宮方向走。
皇帝真要徹查,怎么說也得把徹查的差事搶過來,如果真兜不住,也能當面跟皇帝磕頭求情,以朱祐樘平時對身邊人的慈善,或許一頓哭訴,還能讓皇帝理解他們的“苦衷”呢?
戴義道:“是否有一種可能,太子身邊有人在煽風點火?”
寧瑾心想,必然是有人在煽風點火啊。
以太子年歲,連騰驤四衛是干什么的估計都不知道,竟還知曉騰驤四衛有人吃空餉?
但問題是,太子身邊的人怎可能會想到這個?
太子心高氣傲的,這人指哪,太子就打哪,這么聽話?
打得還這么準?
……
……
戴義與寧瑾回到乾清宮時,一次內廷的議事已經開始。
朱祐樘端坐在桌前,而另一邊準備三把椅子,分別由李東陽、韓文和顧佐坐在那,正在傳閱太子的奏疏。
王岳作為傳話者,提前已回,正立在那好奇打量門口躡手躡腳進來的二人,似乎也在好奇。
你戴公公讓我去傳召幾人來,結果我們都來了,你卻來得這么遲?
你就不關心太子奏請過什么?
再就是……為何還把寧瑾給帶來?
司禮監和御馬監作為中官體系的文武,平時關系上是有對立和競爭的,現在關系這么好都開始勾肩搭背同進同出?有事還叫著一起?
“三位卿家,如何看?”朱祐樘等三人都傳閱完畢,把奏疏又歸還回來,先開口問道。
李東陽瞅了正立在旁邊的朱厚照一眼,神色已不像以往那樣當其為透明。
李東陽心說,希賢兄在來之前叮囑我,讓我只管維持原則,不同意太子所請,看來不太好辦。
三大臣還沒發言,朱厚照先開口,顯得很謙卑道:“三位先生,本宮才疏學淺,也是才剛領命為監國,對西北軍政之事了解很是粗淺,希望您三位能多加指點。在這里先謝過了。”
還挺客氣。
至少這態度……像是個虛心好學好孩子的模樣。
朱祐樘點頭道:“你是該跟三位卿家好好學,尤其是國政和府庫財稅之事,夠你受用無窮。”
另一邊的寧瑾,趕緊在背后扯了戴義一把,意思是,你不趕緊上去把奏疏先接過去,看清楚上面內容?好做下一步對策?
而戴義卻沒動彈,仍立在門口。
其實戴義也在奇怪。
如果太子所奏請的是讓皇帝徹查騰驤四衛冒領空餉的事,那作為外臣的李東陽等人,那肯定都贊同啊。
這既能查中官貪腐,又能查在京王公勛臣的擅權弄虛作假,看著太子跟這群人斗……當隔岸觀火之人,何樂而不為?
還用如此猶豫?
朱厚照見三人都不主動出來接話,便回頭看著老父親道:“父皇,三位先生為何不提意見?是不是沒看清楚?要不由兒臣一一提出?”
朱祐樘瞪了兒子一眼。
好似在說,剛才還覺得你有禮貌,覺得你成長了。
結果一扭頭,你又原形畢露,想學咄咄逼人胡鬧的那一套?你以為自己真的是出自得理一方,能鎮得住場面?
你怕不是不了解這些大臣的手段。
你再好的方略,也能被他們一一駁斥,讓你喘不上來氣。
朱祐樘道:“李先生意下如何?”
直接問三人,可能三人都等著別人出來說話,現在朱祐樘也只問李東陽一個。
李東陽起身,拱手道:“回陛下,以臣看來,徹查御藥房弊案,或可……”
這下讓戴義和寧瑾最為意外。
太子不是說,是要查騰驤四衛嗎?怎么改查御藥房了?
他們也馬上領會為何皇帝會先問李東陽,因為在事發之前,李東陽是曾主動來拜見皇帝,提出要為劉文泰、高廷和以及太醫院的人說情的。
現在案子兜不住,皇帝要徹查御藥房,先問李東陽意見,算是給了李東陽和內閣三閣老面子。
朱厚照道:“父皇,那些人連御藥房的藥都敢弄虛作假,天理難容,將他們家產抄沒充作軍費,當給他們贖罪。”
“嗯。”朱祐樘點頭,“戴伴。”
“奴婢在。”
戴義這才上前領命。
朱祐樘繼續道:“跟李榮說,調錦衣衛,配合查御藥房,三日內出結果,所抄沒家產等一并歸于軍費調用。”
李榮在司禮監秉筆太監中為首席,提督東廠。
皇帝這么說,等于是讓東廠和錦衣衛一齊配合太子辦事。
“太子。”朱祐樘又看過去,“你認為,以何人為首督辦此案?”
不但把權力調配給兒子,連主導的人選,也交給兒子定。
大概的意思是說,信任你就放權給你,你提出來的事隨便你折騰。
朱厚照道:“當然是讓劉瑾帶頭。他管御藥房,假藥的事最清楚,哦,還有他侄子。”
“嗯。”朱祐樘道,“那就讓劉瑾主持,再擬旨,升劉瑾之侄劉昀,為錦衣衛百戶。協同辦案。”
戴義急忙領命:“喏。”
心想,那劉瑾叔侄還真是會投機取巧,這邊陛下的病都還沒治好呢,一個當了御用監太監管御藥房,一個提了錦衣衛百戶?
還不是寄祿官,是個實缺的百戶,畢竟要查案……
這要真把皇帝的病治好,起碼還不得是個實缺的錦衣衛千戶?
“那第二件。”朱祐樘又道,“騰驤四衛詭冒食俸之案……”
戴義和寧瑾都收攝心神,心中高呼,來了!
太子誠不欺我,果然有這茬。
李東陽還沒坐下,接話道:“也當嚴查。”
戴義和寧瑾心涼了半截。
心中高呼完了!
這不正踩在文官厭惡點上?
既能坐山觀虎斗,還不借助自己之手,沒理由不應允。
就在寧瑾還沒等上前做一番辯解,試圖讓皇帝收回成命時,朱厚照突然道:“父皇,兒臣認為,此案可先放放,不急于一時。”
在場所有人,眼神齊刷刷望著太子。
什么路數?
你自己提出來,現在連李東陽這樣有話語權的人都同意按照你的方案嚴查。
結果你說先等等?
朱祐樘道:“是何緣由?”
朱厚照先瞪了戴義一眼,好似是在威脅一般,隨即道:“騰驤四衛或真有人冒領俸祿,但此案牽扯太大,西北用兵又很著急,不可能在四五天時間內徹查清楚。再者,此案牽扯人員眾多,必定有上下遮瞞包庇,徒生事端,嚴查容易影響軍中和睦。不妨等西北戰事平息之后,再行徹查。”
戴義和寧瑾一聽,心中大為感動。
高呼,太子乃我救星也。
提出此案的是他,但給我們臺階下的人,留我們腦袋的人,也是他。
這話,讓李東陽、韓文和顧佐也始料未及。
太子在這件事上,收放也太自如。
連朱祐樘都不由頷首,望著兒子的目光多了幾分柔和。
顯然這番話,讓他這個當父親聽到,覺得心下十分舒服。
既能火眼晶晶發現問題,不做昏聵儲君,又能體察人情世故,做到適可而止……這才是君王的城府。
兒子在逐漸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儲君。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