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1644年)。
七月初七。
在涼城縣休整了九天的姜建勛終于打算啟程回去。
城門口。
姜建勛一馬當先走出涼城縣。
如今的涼城縣已經大變樣了,城門換了,城內的道路修繕了,城墻也在修繕,不僅如此,涼城縣的百姓也不一樣了,他們眼中開始有光了。
“將軍。”
還是之前那名老翁,如今他臉上的菜色淡了很多,精神頭也足了許多。
姜建勛見狀,翻身下馬,來到老翁面前,一把扶住正要下跪的老翁,然而,姜建勛扶住了老翁,卻是扶不住老翁身后那成千上萬的百姓。
“將軍。”
那群百姓齊聲高呼。
聽聞這話,姜建勛抬眼看去,只見那些人看上去依舊瘦骨嶙峋,身形依舊佝僂,臉上依舊殘存著菜色,似乎姜建勛在這里的九天,涼城縣的百姓沒有絲毫變化;
但是,姜建勛看的出來,這群百姓不一樣了,他們精神頭不一樣了,他們神情不再頹廢,他們眼里開始有光,他們對活下去開始有希望了。
看著這群百姓,姜建勛心情稍微好了一點。
雖然他沒能立刻改變這個世界,但是至少先改變了一部分人,有一部分人因為他,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了。
“鄉親們,起來吧。”
見到眾人起身,姜建勛這才看向老翁,他并不知道老翁的名字,因為這只是他第二次見對方。
“老人家,我走了,你要保重身體,相信我,我能帶你們過上好日子的。”
“信,老頭子我信將軍你。”
說完,老翁朝身后一名青年招手,那青年見狀,提著一個籃子快步走上前來。
“將軍,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還望將軍不要嫌棄。”
早在老翁說話之前,姜建勛就看到青年手里拿著的東西。
只見,這里面是一筐大雜燴,雞蛋、窩窩頭、燒餅…等七八樣東西,只是,每樣東西的大小,形狀都有所不同,顯然,這些東西是出自不同人之手。
姜建勛見狀,推辭道:“老人家,這些東西你們自己留著吧,我們軍隊有紀律,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
說完,姜建勛退后兩步,對著老翁,對著老翁身后的老百姓抱拳一禮,隨即不再多說,跨上戰馬就打馬前行。
而直到姜建勛離開,老翁依舊愣在原地,他口中喃喃自語:“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
老翁猶如魔怔,一遍遍的說著,“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這樣的軍隊,老翁活這么久還真沒見過,而如今,他見到了。
說著說著,老翁眼淚啪嗒啪嗒的掉落下來,直到一旁的青年提醒他說:“阿爺,將軍走了。”
聽了這話,老翁這才反應過來,他連忙對著姜建勛離開的方向下跪:“恭送將軍。”
“恭送將軍。”其他人見狀,也是跟著下跪高呼。
看著大軍陸陸續續的離開,老翁突然對著身旁青年說道:“小山,你去,跟著將軍,跟著將軍殺敵去。”
“阿爺,我走了你怎么辦?”青年一臉糾結,開口說道。
顯然,他是想去的,但是老翁的存在讓他非常糾結。
“阿爺沒事,阿爺的身子骨硬朗著呢,而且還有你李嬸他們,你快去,記住了,以后將軍的話就是阿爺的話,明白沒有。”
青年聽聞,看了一眼一旁的李嬸等人,得到對方肯定答復后,青年這才下定決心。
只見他跪在地上,朝著老翁連磕三個響頭,隨即說道:“阿爺,我去了,你要保重身體,等我殺敵立功拿賞銀回來給您換身新衣服。”
說罷,青年就朝大軍追去。
“喬山,你等等我,我也去。”
陸陸續續的,有近一千來號人跟著喬山去追姜建勛。
…………
與此同時。
姜建勛那句“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也被王二虎等人聽到了,特別是一旁的李巖等人,他們聽了著實是大受震撼。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這跟戚家軍的“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戚家軍是活在話本里的軍隊,最起碼他們只是聽過,并沒有見到過,在這明末,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讀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然而,又有哪個做到了跟戚家軍一樣“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
沒有,一個都沒有。
就連一向自詡治軍嚴苛的李巖,他都不敢說自己能做到。
這也是李巖等人為什么會大受震撼的根本原因,當然,震撼過后就是懷疑,懷疑姜建勛只是說說而已。
這幾天,他們見到了姜建勛殘酷的一面,那些官紳家說抄就抄,那些官紳子弟,說殺就殺,簡直猶如一個惡魔。
他們在涼城縣休整的時候,聽到的是姜建勛殺官紳,抄官紳家,讓老百姓修門、修路、修城墻。
在他們的想象中,姜建勛是因為缺錢缺糧,所以殺官紳;讓老百姓修門、修路、修城墻也是義務勞動。
不過如今看來,事情好像并非他們所想象的那樣,涼城縣的百姓似乎并不害怕姜建勛,也不害怕姜建勛的軍隊。
“忠勇伯,李巖有一事不明,不知可否為我解惑?”
李巖打馬跟上姜建勛,開口說道。
因為后面有步兵,所以大家馬速都不快。
“什么事?”姜建勛看了一眼李巖,隨即問道。
“這涼城縣百姓為何不怕你們?反而來給你們送行。”
姜建勛聽聞,笑了笑,不過他并沒有自己回答,而是看向身后的王二虎,說道:“二虎,你來回答他。”
王二虎聽聞,點頭說道:“我們在涼城縣不僅平定糧價,還施粥,而且還給百姓提供工作機會,讓他們有收入,你說老百姓為什么會怕我們?”
聽了這話,李巖恍然大悟。
如此一來,這一切就都說的通了。
就在這時,后方傳令兵來報:“報,涼城縣有上千名青壯跟上來,說是想參軍。”
這話一出,李巖和紅娘子等人面面相覷,他們還是第一次見有人主動投軍的。
姜建勛聽聞,則是眉頭微皺。
說實話,他不想留下這些人,因為涼城縣本來就沒有多少年輕人,他要是再帶走這些人,那涼城縣的運轉估計都要出問題。
不過最終在那群人的堅持下,姜建勛還是收下了他們,并且將他們編成一營。
名叫:涼城營。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迎接他們的將是一場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