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一路往西
- 西游:長生仙族從五行山喂猴開始
- 貳林
- 2070字
- 2025-06-05 21:08:59
姜義站在那兒,鼻尖繞著藥香,一波未散,一波又起,撲得腦門發清,神也跟著透了透。
莊子里的人,對這堆藥草卻是隨意得很,擺法兒松,眼神也松,像極了老莊頭曬谷子。
姜義雖只曉些粗淺藥理,可瞧得久了,也能分出些個好歹。
再有兩個仆從在旁叨叨介紹,倒也不難揀出幾樣趁手的。
撿的都是些溫養筋骨、蘊煉精氣神的好貨,尋常市面上打燈籠都難找。
那二人瞧著分量,說是換得公道,值五十兩出頭。
姜義卻清楚,自己這回占了點便宜。
那藥材的色澤、氣息,份量俱全,單說那一枝血參,光年份便壓得人心頭發熱。
可在這莊子里,怕也就算個尋常架勢。
也不矯情,只點點頭,將草藥一樣樣細細包好,動作極輕,像怕驚了靈氣似的。
出了庫房,依著來路往外走。
木魚聲與經文仍在耳畔悠悠纏繞,如同山風,拂不散也揮不去。
走著走著,姜義忽然似有一搭沒一搭地問了句:
“你家莊主,可是常入山中?”
那高個兒的聞言,腳下略頓了頓,面上閃過些許得意,卻還撐著謙虛的架子,道:
“也談不上常去……不過是閑來無事,入林采采藥,趕趕野獸,護些行人。”
“若遇著個落單的,也不甚麻煩,順手拎出山來便是。”
聽他說得這般云淡風輕,姜義也就不再多問。
藥材揣在懷里,轉身下山,徑直往村口那間老藥鋪去了。
這趟在莊子里揀的,雖是難得的主材,藥力沉雄,可終歸只是根骨。
孤木不林,還得些旁枝側葉作佐使,才好入方。
藥鋪門口掛著串風鈴,風一吹,響得清脆。
姜義推門而入,李郎中正埋首撥弄藥秤,那秤砣一點一點地蹭著銅桿。
聽動靜抬了抬眼,本也沒放在心上。
可等瞧見姜義手里包著的幾味藥材擱到柜上,臉上原本那副端方沉靜的神色,竟也起了點兒波瀾。
姜義也不多言,指了指藥材,語氣平靜道:
“勞煩李老哥搭個眼,再配些輔料。要最好的,不必省,都記在賬上。”
這話一出口,李郎中手里的藥秤竟也跟著頓了頓。
眉梢一挑,目光落在姜義臉上,像是想從他神色里尋點端倪。
可姜義卻站得安安穩穩,手往柜上一搭,神情溫溫吞吞,眼里不帶一星波瀾。
往年家里光景不好,手頭繃著,只能湊合著買點市面常貨。
可眼下不同了。
那半畝幻陰草打了底,今日割的兩壟苗子,才不過半年份,便值五十兩現銀。
若是熬到老成,那價錢,可真是不敢細算。
一想到這,眼前這鋪子里陳列得整整齊齊的藥材,便也只是尋常貨色,算不得什么高價了。
更何況,日子掐指一算,離小兒去州府應選,也不過數月了。
這事擱誰家,都是天塌地陷的大事,自然得早些張羅。
這時候自是顧不得省錢了。
李郎中素來識貨,也樂得有人出手闊綽。
聽姜義一句話沒繞彎子地開了口,他也不推辭,手腳麻利地開了那口常年落鎖的柜子。
翻出幾味平日不露面的好藥,連標都沒貼,只憑鼻子認得。
幾副藥材包好,賬本上也跟著添了幾筆分量不輕的記掛。
可姜義面上不顯,只一手拎了藥包,步子比來時都帶了點晃蕩的輕快,一路悠哉回了屋。
心里也跟著松了幾分,反倒盤算起家里那十畝薄田來,還有山腳下那幾塊碎地……
若都換上這等金貴草種,說不得過幾年,莊戶人家的模樣也能換換了。
腦海里浮出那劉家莊子庫房中景象。
各式靈藥堆得像柴火,隨手往地上一攤,那味兒卻是嗆人得緊。
若是自家娃兒能這般用藥砸出來,日后真出了點名堂,未必就比那鎮山太保差了。
第二日天色才亮個輪廓,晨光未透骨,四野還裹著夜氣,冷颼颼的。
姜義早起慣了,趕著家里牲口往后山放草,腳下還沾著些未干的露水。
回了屋,正要領著一家子下寒地練樁。
那院前的村道上,卻忽然走來一溜人影。
站住腳抬頭望去,卻是劉家莊子里的人打頭領著。
中間那一個有些生面,一身褪了色的僧袍洗得發白,形容清癯,肩上挎著個布袋,步子不急不緩。
姜義一瞧,心頭微動。
想來,這便是前兩日劉莊主從山中救下的那位取經人了。
這和尚倒也稀奇,路不挑遠近,只認前緣,說是從東邊來,要一路往西。
姜義眼下瞧見真人,不由得多看了幾眼。
那一行人正往后山方向去,姜明小子也不安分,湊上前來,小聲喚了聲爹。
兩人對了個眼色,腳下便也跟了過去。
靠得近了些,便聽得劉莊主正在一片好聲好氣地勸:
“前方山路難走,不如莊子里安排車馬,自北頭繞去,雖遠些,總歸安穩。”
那和尚卻只是合掌一禮,話說得不緊不慢:
“路該怎么走,自有定數。”
語氣平平淡淡,聽著卻不容置喙:
“緣該我走的,便是火坑也能踏過;不是我走的,繞一百里,也終歸要退回來。”
姜義聽著這話,不覺輕咂了下舌,斜眼看那和尚一步步往前走,心中卻也隱隱起了幾分敬意。
說話間,那一行人已至姜家院前。
姜義見狀,忙上前幾步,拱手作揖,打了個照面。
那僧人也不多言,只合十還禮,面上神色平靜如水,看不出喜怒。
姜義眼風一掃,肘尖輕輕抵了抵身旁的姜明。
姜明心領神會,腳下“咯噠”一聲便飛快往屋里竄。
不一時,手里已捧了幾樣粗點心,些許瓜果餅子。
那僧人也不推辭,接過食物,再合十一禮,低聲道了句“福”。
又轉身朝眾人一禮,便邁上了那條通往后山的羊腸小道。
神色依舊無悲無喜,腳步卻穩得很,像是早知此路要走,走多遠,也不回頭。
前路難料,后山林深霧重,連風都帶著點說不清的古怪,倒也不是尋常人愛去的地界。
于是眾人便止步山外,只目送那道身影,一步一印,踏入林風之間。
不多時,便見他背影在山霧中一點一點隱去,如落紙入水,漸無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