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后的馬山鎮(zhèn)浸在陰冷的雨霧中,衛(wèi)生院的屋檐垂下水簾。王硯剛將烘干的金銀花收入陶罐,就聽見走廊傳來劇烈的咳嗽聲。抬眼望去,快遞員陳師傅裹著濕透的雨衣撞進診室,手里攥著的血常規(guī)報告單被雨水洇得字跡模糊:“王大夫,我這身子徹底垮了......”他的咳嗽聲撕裂空氣,每一次吸氣都伴隨著粗重的喘息,后背的汗水將雨衣內襯浸出深色痕跡。
化驗單上,白細胞計數(shù)13.2×10?/L,中性粒細胞比例高達82%。王硯掀開陳師傅的衣袖,觸到他冰涼潮濕的皮膚,腕部脈搏浮大而空,如同風中搖曳的殘燭。患者舌質淡紅,舌苔薄黃膩,說話間不時用紙巾擦拭額頭的冷汗:“連續(xù)一周冒雨送貨,起初以為是小感冒,現(xiàn)在咳得肋骨都疼......”張院長拄著拐杖匆匆趕來,竹杖在青磚地面敲出急促的節(jié)奏:“氣虛外感,邪熱內侵!參蘇飲加味,扶正祛邪雙管齊下!”老人翻開布滿批注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泛黃的紙頁間夾著干枯的蘇葉標本。
抓藥時,王硯特意挑選條勻粗壯的黨參,斷面滲出細密黏液。麥冬的油潤顆粒與白扁豆的淺褐豆粒在藥斗里沙沙作響,金銀花與連翹的清香混著紫蘇葉的辛香,蒸騰在氤氳的藥氣中。陳師傅盯著砂鍋里翻滾的湯藥,聲音沙啞:“我吃了三天抗生素都沒壓下去,這幾碗草藥能行嗎?”王硯將溫好的藥碗遞過去:“參蘇飲就像給你虛弱的身體派來援軍,黨參、蘇葉扶正解表,麥冬養(yǎng)陰防汗,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白扁豆健脾化濕,把病邪一網(wǎng)打盡。”
三劑藥服下,陳師傅復診時咳嗽頻率稍有減緩,但仍動則汗出、低熱不退。王硯在原方中加重金銀花、連翹用量至30g,增強清熱之力,又配伍煅牡蠣、浮小麥收斂止汗。臨走時,陳師傅從快遞包里掏出袋曬干的魚腥草:“后山采的,給藥房添點藥材......”他的手指因長期握方向盤而布滿老繭,此刻卻輕輕捧著草藥,眼中閃著信任的光。
這事如漣漪般在小鎮(zhèn)擴散開來。敬老院的護工推著輪椅成群結隊前來,老人們咳聲不斷,有的還發(fā)著高燒;紡織廠的女工們擠在診室門口,工作服上沾著棉絮,個個面色蒼白、虛汗淋漓。王硯發(fā)現(xiàn)患者們雖年齡、職業(yè)不同,但都呈現(xiàn)“氣虛為本,風熱為標”的特點——氣短懶言、動則汗出與發(fā)熱咽痛、咳痰黃稠并存,便以參蘇飲加麥冬、白扁豆、金銀花、連翹為基礎方,隨證加減。
一個風雪交加的深夜,急診室的燈驟然亮起。幼兒園的李老師被家長送來,她渾身滾燙,咳得幾乎喘不過氣,懷中還緊緊抱著未批改完的作業(yè)。王硯迅速診脈,脈象細數(shù)無力,舌質紅絳少津,白細胞計數(shù)高達15.6×10?/L。“氣虛外感重癥,熱盛傷陰!”他立即開出大劑量參蘇飲加味方,金銀花、連翹加至60g,又配伍生石膏、知母清氣分實熱,用西洋參替換黨參增強益氣養(yǎng)陰之力。
守在病床前的整夜,王硯看著監(jiān)護儀上起伏的曲線,想起父親說過的話:“治氣虛外感如持秤,扶正與祛邪需精準權衡。”藥罐里的黨參、蘇葉與金銀花的香氣混著艾煙,在寒冽的空氣里彌漫。當晨光刺破雪幕時,李老師終于緩緩睜開眼睛,虛弱地說:“王大夫,我感覺有勁兒和孩子們說話了......”
隨著病例增多,王硯開始深入研究此方在不同人群中的應用。他發(fā)現(xiàn)許多糖尿病患者感染后白細胞升高、汗出不止,便在藥方中加入黃芪、葛根益氣降糖;對于脾虛明顯的兒童,增加炒白術、山藥健脾助運。吳明設計了“氣虛感冒預防指南”,提醒居民注意保暖、適度鍛煉,還將參蘇飲改良成方便沖服的顆粒劑。
菜市場的攤主老周來就診時,反復感冒已持續(xù)月余,白細胞居高不下,整個人消瘦得脫相。王硯仔細詢問,發(fā)現(xiàn)他不僅咳嗽、汗多,還有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的癥狀。“氣虛夾濕,邪戀不去。”他在藥方中加入藿香、佩蘭芳香化濕,配伍炒薏苡仁、芡實健脾止瀉。兩個月后復診,老周的攤位前又熱鬧起來,他特意送來新鮮的蔬菜:“王大夫,現(xiàn)在我扛兩筐白菜都不喘了!”
在臨床實踐中,王硯不斷優(yōu)化藥方。對于高熱不退的患者,加用柴胡、黃芩和解退熱;伴有胸痛的,配伍瓜蔞、薤白寬胸理氣;出現(xiàn)咽喉腫痛的,添用射干、牛蒡子利咽散結。吳明將這些經(jīng)驗整理成數(shù)據(jù)庫,方便快速查詢不同癥狀的用藥方案。
春暖花開時,縣醫(yī)院呼吸科主任帶著團隊前來交流。面對一位老年氣虛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王硯一邊開方一邊講解:“參蘇飲加味方既固護正氣,又清解邪熱,就像傳統(tǒng)醫(yī)學與現(xiàn)代醫(yī)學理念的交響。”說著,他展示了患者用藥前后的血常規(guī)對比圖表。
立夏那日,陳師傅騎著滿載快遞的三輪車停在衛(wèi)生院門口,車斗里整齊碼放著錦旗。紅綢上“正氣復燃”四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他的臉上洋溢著健康的笑容:“王大夫,現(xiàn)在我送件爬坡都不帶喘的!”診室外,新播的金銀花苗在春風中舒展嫩芽,藥香混著希望的氣息,飄向小鎮(zhèn)的每一個角落。
深夜,王硯在藥房整理藥材。月光透過窗欞灑在金銀花上,泛著柔和的光澤。手機震動,是李老師發(fā)來的照片:教室里,孩子們舉著畫滿愛心的卡片,上面寫著“謝謝王醫(yī)生讓老師回來”。王硯望著照片,在新的醫(yī)案本上寫道:“參蘇飲加味方煮沸的不僅是草藥的精華,更是正氣與病邪抗爭的信念。當白細胞回歸正常,每一滴不再虛淌的汗水,每一聲暢快的呼吸,都是生命重獲活力的贊歌。”
此時,煎藥室里新的參蘇飲湯藥正在沸騰,藥香混著夏夜的涼風,飄向小鎮(zhèn)的千家萬戶,為那些被氣虛外感折磨的靈魂,帶去治愈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