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正月十五鬧元宵
書名: 外婆的圍裙作者名: 吃烙鍋本章字數: 2580字更新時間: 2025-08-13 13:17:58
正月十五的習水縣城,早已被濃濃的年味和熱鬧的氛圍包裹得嚴嚴實實,雖然年已經接近尾聲,但熱鬧不減半分。街頭巷尾人頭攢動,叫賣聲、歡笑聲、孩子們的嬉鬧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一曲鮮活的市井交響樂。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那支耍龍的隊伍,彩龍在鑼鼓聲中騰挪翻轉,龍身金光閃閃,隨著舞龍人的動作時而昂首沖天,時而俯身游走,每一個姿態都充滿了力量與靈動。隊伍從城中心緩緩走來,所到之處,立刻吸引了無數人駐足觀看,大家紛紛掏出手機,舉起、對準,屏幕里記錄下龍的矯健與人群的歡騰,指尖的快門聲此起彼伏,都想把這一年一度的歡樂瞬間永久留存。
抖音,記錄美好生活。
當然猜燈謎的人也有很多,燈謎的謎底涵蓋歷史和人文。等各個方面。
夜幕剛拉上,習水縣城的廣場上就亮如白晝。滿大街都懸掛著五彩斑斕的燈籠,紅的像團火,粉的似云霞,綠的如翡翠,還有印著花鳥魚蟲圖案的,風一吹,燈籠輕輕搖晃,光與影在地上織出流動的花紋,把整條街都染得喜慶又熱鬧。最具標志性的還是習水的酒,就連燈籠都做成了酒瓶的樣子,仿佛來到大家上就要醉倒在這充滿醬香味道的大街上。
猜燈謎的活動就在廣場中央的大廳里舉行。大廳里更是紅火,各式各樣的燈謎條密密麻麻掛在繩上,從屋頂垂到半空,像掛滿了彩色的飄帶。有的寫在紅紙上,有的印在彩綢上,字里行間都透著年節的歡騰。
前來猜燈謎的人絡繹不絕,有挽著胳膊的老兩口,有牽著孩子的年輕父母,還有結伴而來的學生們,大廳里很快就擠得滿滿當當。大家抬頭看著那些謎題,三五成群地湊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地琢磨。
“這個‘小時穿黑衣,大時穿綠袍,水里過日子,岸上來睡覺’,是不是青蛙?”一個小伙子指著謎題問同伴,旁邊立刻有人點頭:“我看像!”
“那這個‘習水一渡口’,打本地地名,會不會是二郎灘?”幾位本地人圍在一起,掰著手指頭數著縣里的地名。
燈謎內容可真不少,有成語典故,比如“泵”打一成語,有人靈機一動喊出“水落石出”;有習水當地的地名,考的是大家對家鄉的熟悉度;還有些專業名詞,難住了不少人,卻也讓懂行的人眼睛一亮。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都能找到自己能琢磨的謎題,真正是老少皆宜。
猜對了還有獎品,雖然只是些小燈籠、糖果或者日用品,卻足夠讓人歡喜。大家勁頭更足了,有人猜對了就歡呼著去兌獎,沒猜對的也不氣餒,轉身又去攻克下一個謎題。不過一個多時辰,桌上準備的一千多份獎品就被一搶而空,兌獎處的工作人員笑得合不攏嘴。
外婆拿著抖音看現場直播,她眼神不太好,就戴上了老花鏡,有些謎底是由丫丫念謎題給她聽。聽了好幾個,外婆都只是笑著搖頭,直到丫丫念到“半青半紫”,讓猜一個顏色字。
外婆愣了一下,隨即笑了:“這不是‘素’嘛。”
丫丫琢磨了琢磨,青和紫各取一半,可不就是“素”字!
外婆若有所思,慢悠悠地說:“莊稼人,一輩子就講究個‘素’。勤儉樸素,清清白白做人,利利落落做事,就像這字一樣,干凈。”
旁邊的小昊陽聽了,都笑著點頭,手里的燈籠照在臉上,暖融融的。
鄉下的外婆家,卻透著另一番寧靜。外婆向來不喜歡城里那種人潮涌動的嘈雜,總說“擠得人喘不過氣”,但這正月十五的盛宴,畢竟是一年才有一次的熱鬧,她心里其實早就癢癢的,滿是向往。這不,此刻她正坐在沙發上,手里捧著手機,屏幕上正是縣城里耍龍的直播畫面。
“哎喲,這龍耍得真精神!”外婆邊看邊笑,眼角的皺紋都堆成了一朵花。明明瞅著外婆看得入迷,悄悄遞過來一根奶酪棒,“老公主,嘗嘗這個。”外婆也不推辭,接過來撕開包裝就放進嘴里,甜甜的奶香在舌尖化開,她竟一時來了興致,接連吃了好幾顆,像個得了糖果的孩子,眼角都堆滿了笑意。
明明看著外婆這模樣,忍不住打趣:“老公主,您要是實在想去,跟舅公說一聲,他開車半個鐘頭就到城里了,您這現在可是‘云觀賞’呢。”
外婆搖搖頭,眼睛還沒離開手機屏幕,嘴里卻說:“心里是真想去湊湊那份熱鬧,可一想到去了就是人擠人,啥也看不清楚,還累得慌,就覺得沒意思了。”她頓了頓,咂咂嘴,“還是看直播安逸,鏡頭給得近,看得清清楚楚,還不用出去看人頭,這把老骨頭怕是要給擠散架了。哈哈哈”
一旁的丫丫聽了,笑著接話:“太太姥姥說得對,只要咱老公主喜歡,看得高興,管它是去現場還是看直播呢,形式不重要。”
一句話逗得幾輩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客廳里的暖意比窗外的月光還要濃。
熱鬧的直播還在繼續,可村里的活動也快開始了。過了好一會兒,大家收拾妥當,起身準備去村里的寬壩壩參加一年一度的“燒蝗蟲”活動。
到了壩壩上,早已堆好了高高的竹堆。隨著一聲吆喝,火把點燃了竹堆,瞬間,熊熊火焰沖天而起,映紅了半邊夜空,也映亮了每個人臉上的期盼。大家手牽著手,圍著跳動的火堆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嘴里還輕聲念叨著祈福的話語,希望來年莊稼能豐收,家人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儀式結束后,大家又舉著火把,開始在村里巡游。火光蜿蜒曲折,像一條長龍穿梭在夜色里,歡聲笑語灑滿了每一條小巷,那場面,熱鬧得讓人心里暖洋洋的。
外婆年紀大了,走了一會兒就有些累了。大家趕緊把提前準備好的輪椅推過來,小心翼翼地扶外婆坐下,然后推著她,慢慢跟著巡游的隊伍往前走。火把的光芒照亮了外婆的笑容,也照亮了前方的路,遠遠望去,仿佛是無數星星之火匯聚,正有著燎原之勢,溫暖而充滿希望。
夜已經深得有些沉了,窗外的燈籠還在遠處零星亮著,卻早沒了傍晚的喧囂。一家人都已睡下,屋子里靜得能聽見窗外偶爾掠過的風聲。
外婆輕輕翻了個身,喉嚨里一陣發癢,她下意識地側過身,借著窗簾縫隙透進來的微光,摸索到床頭邊的衛生紙。剛湊到嘴邊,一陣急促的咳嗽就涌了上來,她趕緊用紙巾捂住嘴。
咳聲停了,她緩緩松開手,低頭一看——那團雪白的衛生紙中央,赫然洇開了一小片刺目的紅。
就像平靜的水面突然被滴入了一滴墨,那紅色迅速在紙上暈開,帶著一種沉甸甸的、讓人窒息的重量。外婆的臉色“唰”地一下變得鐵青,呼吸也猛地頓了半拍,手控制不住地微微發顫。
但也只是幾秒鐘的事。
她鎮定自若地看著那抹紅,眼里的驚惶像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透明的平靜。她慢慢將那團紙揉成一團,扔進床邊的垃圾桶,動作輕得像怕驚擾了誰。
黑暗中,她重新躺好,閉上眼睛。胸口還有些發悶,可心里卻異常清明。
生老病死,本就是擋不住的自然規律,就像寒來暑往,秋收冬藏,循環往復,她活了快九十多年,什么沒見過?早該看透了。
屋子里又恢復了寂靜,只有她平穩的呼吸聲,和窗外漸起的蟲鳴交織在一起,融入這深沉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