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尾聲
- 一個國際商務師的冒險人生
- 作家木子馬丁
- 1232字
- 2025-08-12 20:45:43
2021年,上海,通達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部。
已過花甲之年的李明陽站在落地窗前,俯瞰著陸家嘴金融區的全景。二十年過去,當年的新興民企已經發展成為跨國企業集團,業務遍及全球五大洲,年營業額突破百億美元。
辦公桌上,放著一份特殊的邀請函——世界貿易組織將在日內瓦舉行中國加入WTO二十周年紀念活動,李明陽作為中國民營企業的代表受邀發表主題演講。
電話鈴響起,是他的助理:“李總,艾哈邁德女士的視頻會議準備好了。”
大屏幕上,蘇菲亞的面容出現,歲月在她臉上留下了優雅的痕跡,但她的眼神依然明亮有神,充滿智慧。
“明陽,日內瓦見,”她微笑著說,“我也接到了邀請,將代表中東地區的商業領袖發言。二十年后的重逢,很有意義,不是嗎?”
李明陽點點頭:“二十年,中國的對外貿易總額增長了十倍,世界的格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我們的友誼,卻始終如一。”蘇菲亞說。
視頻另一端,一個年輕女子走入畫面。明娜·阿爾-法赫德,蘇菲亞的女兒,如今已經是哈佛商學院的博士生,研究方向是“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東與亞洲商業合作模式。”她曾在上海度過一年時光,在李明陽的關照下愛上了中國文化,成為了連接兩國的新生代橋梁。
“李叔叔好,”明娜用流利的中文問候,“我的論文已經完成初稿,很期待在日內瓦與您討論。”
三人簡短交談后,結束了視頻會議。李明陽轉身面對窗外的城市景觀,思緒飄向遠方。
二十年來,他與蘇菲亞保持著亦商亦友的關系,兩人的企業在多個國家開展合作,共同見證了全球化的進程,也經歷了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等諸多挑戰。他們從未逾越那條默契的界限,但內心深處的理解與共鳴卻與日俱增。
在他的辦公室書架上,擺放著一個精致的沙漠玫瑰石。那是蘇菲亞多年前從沙特沙漠帶來的禮物,象征著在嚴苛環境中仍能綻放的生命力與韌性。旁邊是一本厚厚的相冊,記錄著兩人在世界各地的商務活動,以及明娜在上海的成長點滴。
李明陽拿起桌上的邀請函,輕輕撫過燙金的世貿組織標志。二十年前,中國加入WTO是他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折點;二十年后,他將在世界舞臺上分享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歷程。這段旅程中有成功的喜悅,也有挫折的痛苦;有對市場規則的適應,也有對中國特色的堅持;有與西方企業的競爭,也有與全球伙伴的合作。
而蘇菲亞,這位來自遙遠沙漠國度的女子,則如同他生命中的一面鏡子,讓他得以從另一種文化的視角審視自己的選擇與成長。他們雖然來自不同的文明,走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卻在商海的浪潮中找到了心靈的共鳴,建立了超越國界、跨越時代的特殊聯結。
窗外,上海的天空湛藍如洗,浦東的摩天大樓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黃浦江上的輪船載著集裝箱駛向遠方。這座城市,這個國家,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與開放姿態,擁抱著全球化的未來。
而李明陽知道,在遙遠的利雅得,蘇菲亞也正望著同樣的藍天,懷揣著相似的夢想與期許。
不同的文明,共同的夢想。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在彼此的世界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這是蘇菲亞多年前寫給他的話,如今已成為兩人心照不宣的約定,也是這段跨越東西方的商路與情誼的最好注腳。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