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雨絲如簾,細密地織在青石板路上。蘇瑤坐在馬車里,指尖輕輕摩挲著袖中那封密信。信上字跡潦草,卻觸目驚心:「王賊勾連燕云藩王,欲于武定山設伏。」她抬眸望向車窗外,護送隊伍的旌旗在風雨中獵獵作響,阿風騎馬走在最前方,腰間佩劍泛著冷光。
「姑娘,還有三十里便到武定山。」林羽掀開轎簾,神情凝重,「末將已命人探過前路,并無異常,但……」他欲言又止。蘇瑤微微一笑:「林公子不必擔憂,既知前路有險,我等便見招拆招。」說著,她展開一幅地圖,「武定山地勢險峻,唯有一條狹道可通,若要伏擊,必在此處。」林羽點頭:「姑娘所言極是,末將已安排暗衛提前上山,但若對方人多勢眾……」
蘇瑤抬手打斷:「我有一計,可化被動為主動。」她示意林羽湊近,低聲耳語一番。林羽眼中閃過驚訝,隨即拱手:「妙哉!末將這就去安排。」
行至武定山腳下,雨勢漸大。忽然,前方傳來慘叫,數名探路的士兵滾落山澗。阿風勒住馬,高聲喊道:「有埋伏!護好姑娘!」話音未落,箭矢如暴雨般從兩側山林射來。蘇瑤掀開轎簾,只見林羽率人迅速列陣,將馬車護在中央。她取出一卷竹簡,朗聲喊道:「來人聽著!我乃朝廷命官,奉陛下之命推行律法新政。爾等若聽我一言,放下兵器,既往不咎;若執迷不悟,便是抗旨謀反,罪當誅九族!」
山林中傳來一陣哄笑:「小娘子口氣不小!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說話間,一群黑衣人從樹上躍下,為首者手持鬼頭刀,滿臉猙獰。蘇瑤定睛一看,竟是劉員外府上的護院教頭張猛。「張猛,你可知罪?」蘇瑤沉聲道,「劉員外強占民田,已被革職下獄,你若再助紂為虐,便是死路一條!」張猛卻狂笑不止:「老子只管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兄弟們,上!」
刀光劍影間,蘇瑤見林羽與阿風左右拼殺,漸落下風。她心一橫,掀開馬車暗格,取出一面鎏金令牌——那是皇帝親賜的「如朕親臨」金牌。「且慢!」她高舉令牌, stepping out of the carriage,「你們看這是什么?陛下命我督辦律法,若我今日死于非命,你們以為朝廷會放過幕后主使?與其為他人賣命,不如隨我回衙,指認真兇,或可免罪!」
黑衣人聞言面面相覷,張猛卻咬牙道:「別聽她廢話!殺了她,重重有賞!」說著揮刀劈來。千鈞一發之際,林羽突然橫劍擋在蘇瑤身前,兵器相交,火星四濺。蘇瑤趁機觀察地形,見右側山壁有處凹陷,忙拽住林羽:「往那邊退!」
眾人且戰且退,退至凹處,蘇瑤忽然拍手三下。只聽山頂傳來一陣轟鳴,預先放置的滾石如雷霆般滾下,砸得黑衣人抱頭鼠竄。張猛見狀欲逃,卻被阿風一劍刺穿肩膀,跪倒在地。
「說,誰指使你們的?」蘇瑤蹲下身,目光如刃。張猛喘著粗氣,拒不答話。林羽上前一步,手中匕首抵住他咽喉:「再不說,就割了你的舌頭。」張猛臉色慘白,終于開口:「是……是孫大人的管家,他說只要殺了蘇姑娘,便有黃金萬兩……」
蘇瑤冷笑:「孫大人?他不是已被押解回京?」張猛搖頭:「是……是京中的王大人,他早有安排,孫大人不過是枚棋子……」話音未落,忽然口吐黑血,氣絕身亡。林羽皺眉:「有毒!看來幕后之人早有防備。」
雨漸漸停了,蘇瑤望著滿山狼藉,心中沉甸甸的。林羽上前輕聲道:「姑娘,此地不宜久留,咱們盡快趕路吧。」蘇瑤點頭,忽覺一陣眩暈,伸手扶住山壁。林羽忙扶住她:「姑娘!」蘇瑤這才發現,方才躲避時,手臂被劃開一道口子,鮮血已浸透衣袖。
「無妨,小傷而已。」蘇瑤強撐著微笑,「只是這王大人……」她握緊拳頭,「看來京中局勢,遠比我想象的更復雜。」林羽眼神堅定:「無論前方有多少風雨,末將必護姑娘周全。」蘇瑤望著他眼中的關切,心中一暖,卻又迅速斂去情緒:「林公子,此次回京,怕是一場硬仗。你……」
「末將追隨姑娘,從未后悔。」林羽打斷她,語氣堅決,「姑娘心懷天下,乃大楚之幸。末將愿為姑娘手中之劍,斬盡奸邪。」
蘇瑤怔住,望著眼前這個曾數次救她于危難的男子,忽然讀懂了他眼中深藏的情愫。她別過臉,輕聲道:「先回京吧。待律法推行順利,或許……」她沒有說完,轉身登上馬車。林羽望著她的背影,嘴角微揚,眼中閃過一絲了然。
三日后,隊伍抵達京城。城門處,刑部侍郎李大人親自迎接:「蘇姑娘辛苦了!陛下聽聞你在云州的功績,龍顏大悅,特命下官在此相迎。」蘇瑤注意到他身后跟著一隊全副武裝的士兵,看似護衛,實則暗藏戒備。她不動聲色,福身道:「有勞李大人。只是此次歸途遇刺, suspect京中有人欲置我于死地,還望李大人能稟明陛下,徹查此事。」
李大人臉色微變,忙道:「蘇姑娘放心,陛下定會為你做主。」說話間,眼神不自覺地飄向林羽。蘇瑤心中明鏡似的,看來王大人的勢力,早已滲透到朝堂各處。
進宮面圣時,皇帝望著蘇瑤臂上的傷,感慨道:「蘇氏,你為大楚百姓,可謂九死一生啊。」蘇瑤叩首:「陛下謬贊。臣此次回來,有一事懇請陛下恩準。」「但說無妨。」「臣懇請陛下,將云州試行的『均田令』與『律法監察司』盡快推行至全國,并嚴懲此次刺殺的幕后主使。」
皇帝沉吟片刻:「朕準了。只是這朝堂之上,阻力不小啊。」蘇瑤抬頭,目光堅定:「陛下,律法若不能震懾權貴,便如紙上談兵。如今民心所向,正是推行新法的良機。若再拖延,恐失民心。」
皇帝點頭:「好,朕明日便召開朝會,商議此事。蘇氏,你且先回去歇息,養好傷。」
退朝后,蘇瑤與林羽并肩而行。宮墻外,柳絮紛飛,如大雪漫天。林羽忽然輕聲道:「姑娘可知,為何我會拼死護你?」蘇瑤頓住腳步,卻未回頭。「因為……」林羽頓了頓,「因為我相信,你能改變這世道。而我,有幸能陪你走過這一程。」
蘇瑤望著漫天柳絮,心中泛起漣漪。她知道,前路依然荊棘密布,但此刻,她不再是孤身一人。風掠過耳際,帶來遠處的鐘鼓聲,那是大楚王朝的心跳,而她,終將讓這心跳,為天下百姓而鳴。
夜幕降臨,蘇瑤坐在窗前,鋪開宣紙,研磨提筆。筆尖落下,力透紙背:「律法者,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權衡所以定輕重,準繩所以正曲直。」她望著字跡,忽然想起云州百姓拿到地契時的笑容。那笑容,便是她披荊斬棘的意義。
窗外,一輪彎月爬上枝頭。蘇瑤揉了揉眉心,剛要吹燈,忽聽得窗外傳來細微的異響。她屏息凝神,只見一道黑影如貍貓般躍過墻頭。她冷笑一聲,拿起案頭的律法卷宗,朗聲道:「既來了,便進來吧。」
黑影頓住,猶豫片刻,翻身落入院內。月光下,那人摘下面罩,竟是個十四五歲的少女,一身勁裝,腰間別著一把短刀。「你是誰?為何夜闖我府?」蘇瑤沉聲問道。少女撲通跪下:「蘇大人救命!我……我是孫大人府上的丫鬟小翠,今日偷聽到管家與人密談,說王大人要在朝會上對你不利,特來報信!」
蘇瑤挑眉,示意她繼續。小翠咽了口唾沫:「他們說,要在陛下面前彈劾你私通江湖勢力,還偽造了書信作為證據……」話音未落,忽聽得院外傳來喝聲:「有刺客!」小翠臉色大變:「蘇大人,我該怎么辦?」
蘇瑤卻鎮定自若,扶起她:「別怕,你既敢來報信,便是忠良。明日隨我上朝,當庭指認即可。」小翠咬唇點頭,眼中閃過決然。
蘇瑤望著夜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王大人,看來咱們的較量,才剛剛開始。她轉身吹滅燭火,黑暗中,眼底的光芒卻愈發璀璨。這一局,她必讓那些妄圖遮天蔽日的權貴,見識見識,什么叫律法的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