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炒面任務
- 四合院:從街道辦開始變強
- 挽風輕舞
- 2054字
- 2025-06-15 00:02:00
前院的三大媽楊瑞華,此時正在家里帶閻解放,
聞到后院飄過來的雞湯香味,
一開始還分泌了一些唾液,可緊跟著就開始反胃、干嘔起來。
中院的賈張氏,在家罵罵咧咧的,罵何家兄妹親爹跑了,日子還能過得那么好,簡直是沒天理,
至于后院的劉海中家,
二大媽李悅蘭同樣在罵,只不過他家就在聾老太太隔壁,罵得比較小聲,
倒是6歲的劉光天和3歲的劉光福從炕上站起來,然后趴在窗子上往外看,嘴上嚷嚷著要吃肉,
不過卻都被親媽給無視了。
好在這年頭誰家都不富裕,鄰居們罵歸罵,卻沒有一個人上門討要肉吃,
就連賈張氏,現在家里人口少,日子還過得下去,也拉不下那個臉來。
至于家里是雙職工,比絕大多數鄰居都富裕的許家姐妹,
在人參栗子雞燉好的時候,她們也拿著自己的東西回家,并沒有等聾老太太開口攆人。
吃過午飯,
何雨柱見家里沒什么事,又想起半島那邊的消息,決定回街政府上班。
李紅纓上午去區公所那邊開完會,此時正在召集街政府的工作人員布置新任務,
看到何雨柱來了,示意他趕緊坐下,
“同志們,炒面和熟肉要得急,上面只給了我們三天的時間,
北平軍管會要求我們,在向轄區老百姓做動員的時候,我們自己也要立刻行動起來,
一定要趕在第二次戰役發動之前,完成前線的補給工作。
大家有沒有信心!”
李紅纓話音剛落,同志們全都齊刷刷的起身,
“保證完成任務。”
見大家士氣正旺,李紅纓二話沒說,大手一揮,
“散會!”
何雨柱剛來上班,只聽到上面要求動員老百姓做炒面,跟著就聽到李紅纓說散會,一時之間腦袋都有些懵,
下意識看向旁邊的田棗,
“怎么回事棗姐,主任今天開會都講了些什么?”
“好像是說咱們沒有制空權,部隊在前線生不了火,戰士們的補給十分困難,
前線要求咱們后方做650萬斤炒面和52萬斤熟肉,準備趁著西大被打懵了,短時間內發起第2次進攻,
時間緊、任務重,
政務院把絕大多數的任務都分配給了離前線最近的東三省,咱們華北地區只分到了一小部分任務,
軍管會要求我們自己先行動起來,然后再去動員轄區的老百姓。
你和朱憶梅她們幾個同志的任務,是在街政府大院做炒面,
我們去各個四合院給街坊們做動員,
就是這么回事。”
田棗兩句話就把今天開會的內容和安排,簡單的給何雨柱講了講,然后就跟著同志們一起出門,
這時候朱憶梅也開始招呼何雨柱,
“趕緊的柱子,主任上午去區公所開會的時候,就把糧食都領回來了,
我們幾個去拆花壇上的磚,你是男同志、力氣大,你去食堂把廚房的大鍋拆下來,用來做炒面,
趕緊的,別耽誤了任務。”
聽到朱憶梅給自己安排任務,何雨柱自然是一點也沒含糊,立馬就答應下來。
“成,憶梅姐,我這就去。”
何雨柱先是去廚房里把做飯的大鍋從食堂扛出來,又用花壇上抄下來的磚壘了一個灶,
跟著就看向從屋子里把糧食扛出來的李紅纓,
“主任,這個炒面怎么做,我還從來沒做過呢,你可得教教我。”
“挺簡單的,
我們以前在東北那會兒就做過,
用70%的面粉、30%的玉米粉或者高粱粉、豆粉,炒熟以后,再加點鹽就行。
柱子你可是大廚,這么點事情應該難不倒你吧!”
聞言,何雨柱點了點頭,
“聽著倒是挺簡單的,應該沒問題,
不過主任,北平解放的時候,我可見過你們東野的部隊,闊氣得不行,什么都有,你們還吃過炒面啊。”
見何雨柱問起這個,李紅纓有些傷感,想起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當然吃過,
我們剛過山海關的時候,沒帶多少裝備,被刮民黨追得像兔子一樣滿山跑,
北平解放的時候,我們都度過困難時期了,當然闊氣。”
見好像問到了李紅纓的傷心事,何雨柱也沒再多問,按照她說的7:3的比例,開始做炒面,
炒面做好以后,何雨柱抓起來嘗了一口,
剛放進嘴里,就感覺面粉滿口鉆,
沒一會兒又覺得嘴里干得不行,忍不住咳了一聲,噴出滿嘴的粉塵。
“咳咳、咳咳,
這玩意兒可真難吃,要是沒水,指定得噎死。”
“可不是,以前在東北的時候,吃一口炒面、咽一口雪,不然真吃不下去。”
……
何雨柱從小學廚,體力好,
做了一下午炒面,李紅纓領回來的面粉和玉米粉就做完了三分之一,也就不需要大家加班。
下班回家,
街政府大院到95號四合院這短短的一段路,
何雨柱既看到了聽到宣傳,到處找磚塊壘灶的街坊,也看到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街坊。
四合院里,鄰居們也對做不做炒面起了爭執,鬧得還挺兇,
兩幫人誰也說服不了誰,
“老易,你說做炒面就做炒面!
你也不想想現在是什么時候,真當城里隱藏的那些特務不存在啊。”
“許富貴,你沒看報紙上怎么報道的,解放軍連西大都能打贏,難不成還能怕了特務,
不過是些秋后的螞蚱,有什么好怕的。”
“呵,誰知道真的假的,光頭以前謊報軍情的時候,不也說得天花亂墜的。”
進門這短短的幾句話,又看了看鄰居們的站位,
何雨柱立馬就明白了事態,
以許富貴為首的大部分常住居民不愿意響應街政府的號召做炒面,
而易中海、劉海中他們三個管事大爺,以及大多數鄉下來打工的農民,則愿意響應街政府的號召。
易中海他們三個之所以一反常態,
從一個月多前,西大轟炸、雙十指示時的抗拒,轉變為現在的支持,
自然是看到了光頭打不回來、他們不用死的希望,
自然要緊緊的抓住這根救命稻草,就算心里也有些不相信,也得逼著自己相信。
街政府原本就有動員任務,何雨柱自然知道自己應該幫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