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薛國觀
- 夢游現(xiàn)代后回去的崇禎爆發(fā)了
- 叫天
- 2024字
- 2025-05-17 00:02:00
崇禎皇帝這邊,一如往日,每日都是天剛蒙蒙亮?xí)r,他就已經(jīng)在上早朝了。
文華殿內(nèi),兵科給事中張縉彥正向崇禎皇帝上奏道:“陛下,如今京師到處都在傳聞,說罪人史翲帶入京師的贓銀六萬兩,全被首輔據(jù)為己有,此事影響甚大,朝廷理當(dāng)給首輔一個清白,徹查此事公之于眾。”
史翲巡按淮、揚時貪贓枉法,雖然他辯稱是誣告,卻有六萬兩銀子解釋不清,因此在之前已被皇帝下獄。
而他來京自辯之時,就是住在薛國觀府里的。
此時,薛國觀一聽張縉彥的奏事,又豈會不知張縉彥表面是為他好,實際上就是在彈劾他。
于是,薛國觀連忙出列,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此乃污蔑也,微臣從未見過六萬兩銀子,何談?chuàng)榧河?!?
說完之后,他想了下,又連忙補充說道:“如若風(fēng)聞便要查實,那微臣聽說張給事中家中也藏有贓銀,朝廷也要給他一個清白,徹查此事好了。”
說真的,堂堂首輔說這樣的話,其實是有點掉價的。
一般來說,這種事情,首輔本人根本不用出面,自有手下人出面去懟便是。最好是御史,因為御史本身就有風(fēng)聞奏事之權(quán)。
然而,此時的薛國觀,因為之前提出,讓皇帝向皇親勛貴募捐,而他負(fù)責(zé)向文武百官募捐,這個事情得罪了包括皇親勛貴在內(nèi)的滿朝文武。
接著九蓮菩薩傳言一出,皇子送命。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薛國觀要倒霉了。
因此,如今的薛國觀,幾乎成了真正的孤黨,壓根沒人為他沖鋒陷陣了。
這種情況下,他只能自己站出來給自己辯解了。
崇禎皇帝聽了之后,眉頭一皺,立刻想起了夢中有關(guān)薛國觀財物的記憶:在崇禎十四年賜死薛國觀之后,只抄出了銀子九千兩,沒收田地六百畝以及一處宅子。
這個數(shù)字,不知道是不是查抄的人隱藏了一些,但是,由此也可以知道,薛國觀的財物,相對其他臣子來說,絕對不會很多。
要是換了昨天之前,崇禎皇帝可能為了不驚動幕后兇手,會對薛國觀加以訓(xùn)斥,甚至有必要的時候,也會下令徹查此事。
但是,昨日曹化淳已到,重新?lián)瘟怂径Y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方正化又調(diào)了可靠的禁衛(wèi)護衛(wèi)他周邊,此時,他的膽子已經(jīng)大了不少。
另外,崇禎皇帝還記得這個張縉彥,后來投降了建虜?shù)?,不是一個好貨。
因此,面對薛國觀和張縉彥的爭執(zhí),他只是陰沉著臉說道:“街頭巷尾議論兩句,就要徹查首輔,朝廷臉面何在?”
張縉彥聽到這話,有些無奈,皇帝的回答,也很正常。就算他再不喜歡薛國觀,畢竟是當(dāng)朝首輔,輕易就下旨調(diào)查,那才是怪事。
于是,他退回隊列的時候,眼睛便往對面太監(jiān)隊列那看了一眼,和某人對視了下。
薛國觀這邊,剛松了口氣,就聽到又有人咳嗽一聲出列,向崇禎皇帝奏道:“皇爺,東廠查得,丁憂侍郎蔡奕琛行賄當(dāng)朝首輔,此乃東廠查到的證據(jù)?!?
薛國觀聽到這話,立刻轉(zhuǎn)頭看去,發(fā)現(xiàn)是東廠掌印太監(jiān)王德化,已經(jīng)拿著一本奏章,上前呈送御前了。
他臉色一白,頓時忐忑了起來,不等崇禎皇帝看那本奏章,就急忙又出列奏道:“陛下,微臣和他私交甚好,只是禮尚往來罷了。”
崇禎皇帝聽了,不置可否,腦海中想起,如果是在原本歷史上,蔡奕琛是被打成薛國觀同黨,然后發(fā)配戍邊的。
此時,他拿起奏章,掃視了一下,心中又惱怒了起來。
東廠的這份奏章,確實非常詳細(xì),包括蔡奕琛和薛國觀如何見面,怎么給錢,多少銀錠等等,皆是清清楚楚。
但是,他卻非常清楚,這是禮部主事吳昌時和東廠理刑吳道正商量之后,要報復(fù)薛國觀而采取的一項針對性的行為而已。
東廠確實是有偵緝能耐,但是,東廠這個偵緝能耐,被公器私用,沒用在正事上,而是用在了個人利益上,用在了黨爭上。
這便是崇禎皇帝惱火的真正原因!
此時,薛國觀看到皇帝陰沉著臉不說話,就急了,連忙又奏道:“陛下,禮尚往來之事,在臣等之間,乃是司空見慣。陛下要是不信,可問在場每個人,人皆有之!”
他說得是實情,但是,他這么當(dāng)面說出來,卻讓其他人的臉色都是一沉。
崇禎皇帝聽了,掃視了下面的每個人,然后看向薛國觀,心中想著:薛卿果然不招人待見,這等話也說得出來!
不過回過頭想想,好像薛國觀就是這樣的人!
比如以前的時候,自己問薛國觀,怎么樣才能讓官吏清廉?當(dāng)時薛國觀就當(dāng)著東廠提督王德化的面說道:“假使廠、衛(wèi)得到合適人選,誰敢貪婪。”
言外之意,就是王德化不稱職了。
還有,建議向皇親勛貴募捐的事情,其他人敢提這個建議么?
想到這,崇禎皇帝反而更有點喜歡薛國觀了,因此,他把東廠奏章丟一邊,表面上還是冷聲說道:“此事回頭再議,還有何事奏來?”
這個舉動,似乎是照顧了當(dāng)朝首輔的面子,沒有發(fā)作。
王德化也知道,這個金額不高,因此皇帝不一定會處置當(dāng)朝首輔。但是,他這么做,卻是上眼藥而已。這接二連三地奏章,都說薛國觀有錢財方面的問題,薛國觀在皇帝的印象中還能好了?
估計就差一個引子,就能把皇帝對首輔積蓄起來的不滿都爆發(fā)出來,那就是薛國觀倒霉之時!
因此,王德化也不意外,當(dāng)即退回了自己的隊列。不過他回去的時候,看到曹化淳的目光時,頓時心中一咯噔,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孟浪了。
如今的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已經(jīng)換回干爹了,不是王之心,自己沒經(jīng)過他同意就上奏,怕是回頭要解釋一番了。
文華殿內(nèi),繼續(xù)議事。
沒過多久,忽然殿外傳來動靜,卻是王承恩領(lǐng)著幾個人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