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雨薇接過陳勇遞來的調查報告,借著昏暗的燈光仔細閱讀。能被選為接待外賓的人選,必然經過了嚴格的審查,但她總覺得這次老大可能要失算了。
她低頭看了看自己腿上的外骨骼裝置,這種高科技產品的操作者,怎么可能甘心留在他們行動隊后勤組?
不過,該爭取的還是要爭取,洪雨薇合上報告,眼神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
洪雨薇坐在沙發上,目光若有所思地打量著周語的表情變化。
“姐,你剛才說的是真的嗎?眼下還有機會插一把手?”周語的聲音里帶著一絲急切,身體不自覺地向前傾。
洪雨薇輕輕抿了一口茶,茶香在唇齒間氤氳。“研究院那邊我確實有些關系。讓妹夫去那邊當科研員,身份一變,有些發明創造也就不那么顯眼了。”
聽到這話,周語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但很快又黯淡下去,眉頭微微蹙起:“當科學家...守信能行嗎?”
“怎么,剛才那股子勁兒這么快就沒了?”洪雨薇放下茶杯,嘴角掛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你可別小看了妹夫,就說那燃氣灶,可是給國家賺了不少外匯。里面的技術,有好些都是全國、全世界的專利呢。”
“專利?那是什么東西?”周語歪著頭,一臉困惑。
“就是全世界頭一份的意思,別人要用這技術,就得掏錢買。”洪雨薇的表情忽然變得嚴肅,聲音也壓低了幾分,“你以為他折騰空調、倒騰野豬,居然還敢在這片地界建新房,就真的沒人管?告訴你,光是舉報信就有三指厚了。”
周語被這話嚇了一跳,但很快,她又揚起了下巴,臉上浮現出驕傲的笑容:“那說明我家守信本事大啊!”
正說著,李老太太的聲音從廚房傳來:“吃飯了!都別聊了,趕緊過來!”她端著一盤熱氣騰騰的菜走出來,目光在座位間掃了一圈,“守信怎么現在還沒到家,別出事吧?”
“奶奶別擔心,妹夫今天陪外國來賓,肯定在飯店吃呢。”洪雨薇笑著安慰道。
“就是,頂多吃撐了。”周語補充道,語氣里帶著幾分調侃。
周子軒在一旁忍俊不禁,笑出了聲。
與此同時,在那座軍區坐落的私密小區內,氣氛卻凝重得令人窒息。
“就查到這些?”晁鋒父親的聲音里帶著明顯的不滿,手指不耐煩地敲擊著桌面。
“內部也要查,”晁鋒母親接過話頭,眼神銳利,“特別是晁鋒出事前那段時間。”
“還有晁鋒離開前后三天,城里有什么異常,一點蛛絲馬跡都不能放過。”
坐在對面的軍裝男子神色凝重地點點頭:“我這就去安排。”
另一邊,葉小芳剛回到家,興奮地向父母講述著今天的經歷。她的眼睛閃閃發亮,語速飛快:“陳大哥太厲害了!講解故宮的時候,連外國人都聽得入迷。他對每一處建筑、每一個典故都了如指掌...”
葉父葉母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女兒從小驕傲,還是第一次這樣毫不掩飾地夸贊一個男人。
這幾天,陳守信帶著外國友人游覽京城,把每個景點都講得生動有趣,他的英語流利自然,時不時還能說出一些令人驚喜的細節。
“太和門兩側的石箱和石亭,一個放五谷和金飾,一個放詔書...”
“弘義閣是清朝的金庫,太監進去得脫光衣服,就是為了防止偷盜...”
“這些白色石塊叫儀仗墩,皇帝出行時要排場,文武百官都得按品級站在這里...”
布萊克森、羅伊等人聽得如癡如醉,連陳衛和劉志勇這些本地人都對故宮產生了新的認識。
第二天,陳守信帶他們去大柵欄取訂制的“團服”。店主是個上了年紀的老裁縫,手藝精湛,做出來的衣服既保留了中國元素,又符合外國人的審美。
第三天一早,一群人穿著繡有“中國”字樣的白色T恤,搭配深藍牛仔褲和老北京布鞋,在南來順吃早餐。深棕色卷發的羅伊特別興奮,一邊吃著豆汁兒一邊嚷著要多訂幾套帶回美國,
陳守信看著這一幕,心里一動:“這種衣服可以做成出口商品...”
話一出口他就后悔了,下意識地看了看周圍。所幸葉小芳芳雖然聽到了,但沒有翻譯給陳衛他們,她決定晚上單獨提醒陳守信,免得惹出麻煩。
這幾天陳守信不在軋鋼廠,四合院里又開始暗流涌動。
“師傅,陳守信是不是又出事了?”賈東旭壓低聲音問易中海。
易中海皺著眉頭,手里的煙卷明明滅滅:“不清楚,你明天打聽打聽。”雖然很好奇,但因為之前的不愉快,他不好直接問。
何雨柱家也在議論紛紛。
“哥,難道陳哥出什么意外了?好幾天沒去上班了。”何雨水擔憂地問。
“少管閑事!”何雨柱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陰狠,“要真出事了,那就有好戲看了...”
劉海中正在訓斥兩個兒子,婁曉娥一個人守在屋里,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茶杯,猶豫著要不要去問問周語。
只有老李頭最清楚內情,知道陳守信是去接待外賓了,不過他也不說破,就笑瞇瞇地聽著大家議論,時不時還故意添油加醋兩句。
夜深人靜,陳守信坐在書桌前,合上了厚厚的筆記本,這是這段時間寫的英文著作,他打算托羅伊幫忙,在國外出版。
雖然羅伊提出的服裝合作建議有些不靠譜,但在文學出版這件事上,他還是很有發言權的,而且陳衛也說了,這不違規。
畢竟去年就有中國作家獲得國際文學獎了...
陳守信站起身,走到窗前。月光如水,灑在四合院的屋頂上,將一切都籠罩在朦朧的銀輝中。他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明天就是最后一天了,不知道還會有什么有趣的事情發生。
三天后的上午,陳守信站在軋鋼廠三車間的機床前,仔細檢查著徒弟們的操作。車間里機器轟鳴,金屬碰撞聲此起彼伏,空氣中彌漫著機油的氣味。
大喇叭剛剛通知下周二要進行年度技能考核,整個車間瞬間沸騰。雖已是深秋,但工友們的熱情絲毫不減,嘰嘰喳喳地討論著考核內容。
“師傅,您看我這個零件加工得怎么樣?”李福旺舉著一個閃著金屬光澤的零件湊了過來,臉上寫滿期待。
陳守信接過零件仔細端詳,手指輕輕撫過加工面,“公差控制得不錯,就是這個倒角還需要再打磨一下。”
“我就說還不夠完美吧!”羅陽在一旁插嘴,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師傅,您再教教我們怎么把倒角打磨得更好。”
丁立軍也放下手中的活計湊了過來,這個平日里最穩重的徒弟,此刻眼中也帶著掩飾不住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