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守信笑著點頭,“當然可以。不過,這些小技巧可能不太適合你們家,畢竟,你們家條件好,不需要這些。”
婁曉娥的臉上閃過一絲失落,但很快又恢復了笑容。“謝謝你,守信,我...我先回去了。”
看著婁曉娥離去的背影,陳守信松了口氣。
回到房間,陳守信開始思考如何更好地隱藏自己的秘密,他決定,以后要更加低調,不能再引起別人的注意。
就在這時,系統的提示音響起。
【叮!恭喜宿主完成隱藏任務:成功誤導他人,獎勵積分500點。】
陳守信笑了笑,看來自己的應對還算不錯,他打開系統界面,開始查看可以兌換的物品。
【嗯,這個便攜式錄音機不錯,可以用來學習外語。】陳守信暗自思忖,【再來個英語教程,正好可以充實一下自己。】
就這樣,陳守信又開始了新的學習計劃,在這個時代,知識就是力量,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在未來的日子里立于不敗之地。
日子一天天過去,陳守信的生活看似平靜,但內心卻充滿了波瀾。
每天早晨,陳守信都會早早起床,在院子里打太極拳,這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讓鄰居們覺得他是個勤奮上進的好青年。
“守信啊,你這太極拳打得不錯啊!”一大爺易中海笑呵呵地說。
陳守信謙虛地回答:“一大爺過獎了,我這都是跟您學的。”
易中海滿意地點點頭,“好好,年輕人要多鍛煉,對了,你最近在看什么書啊?”
陳守信心里一緊,但表面上依然平靜。“最近在看些工程方面的書,想提高一下技術水平。”
“好啊,好好學習,將來廠里說不定還得靠你呢!”易中海拍了拍陳守信的肩膀,轉身離開了。
看著易中海的背影,陳守信松了口氣。
回到房間,陳守信打開系統界面,開始查看今天的任務。
【任務:在不引起懷疑的情況下,幫助一位鄰居解決困難。獎勵:500積分。】
陳守信思考了一會兒,決定去看看誰需要幫助。
就在這時,他聽到隔壁傳來一陣哭聲,是何雨柱家的聲音。
陳守信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去看看。他輕輕敲了敲門,“何師傅,您在家嗎?”
門開了,何雨柱滿臉愁容地站在門口。“守信啊,有事嗎?”
陳守信關切地問道:“我聽到有聲音,想問問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何雨柱嘆了口氣,“唉,我妹妹何雨水生病了,高燒不退,我想請假帶她去醫院,但廠里不批假。”
陳守信心里一動,“何師傅,我這里有些退燒藥,要不要試試?”
何雨柱驚喜地看著陳守信,“真的嗎?那太好了!”
陳守信回房拿了藥,又教何雨柱如何使用。
幾個小時后,何雨水的燒果然退了。
何雨柱感激地看著陳守信,“守信,真不知道該怎么謝你。”
陳守信笑著搖搖頭,“舉手之勞而已,何師傅不用客氣。”
回到房間,系統提示音響起。
【叮!恭喜宿主完成任務:幫助鄰居解決困難。獎勵積分500點。】
陳守信滿意地笑了笑,這次不僅完成了任務,還幫助了鄰居,可謂一舉兩得。
次日清晨,陽光灑滿四合院。空氣中飄散著槐花的香氣,蟬鳴聲還未響起,夏天的腳步漸近。
住戶們陸續走出房門,有的端著夜壺去排隊,有的生火做飯,院子里飄蕩著各家各戶的煙火氣,卻唯獨少了往日的熱鬧氛圍。
陳守信站在自家門口,看著院里來來往往的人群。一個月前,他還能和這些人打個招呼,聊兩句家常,現在,那些曾經熟悉的面孔,要么投來異樣的目光,要么干脆視若無睛。
“又在這裝模作樣!”賈張氏尖銳的嗓音突然響起,“一大早的,站在門口給誰看呢?”
陳守信沒有理會,轉身鎖上房門,路過中院時,他看到秦淮茹正在井邊洗衣服,她低著頭,似乎沒注意到他的存在。
穿過前院,邁出垂花門,街道上已經熱鬧起來,小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這種熟悉的市井氣息讓陳守信稍感輕松,至少在這里,沒人用異樣的眼光看他。
“都是因為那只該死的雞。”陳守信冷笑一聲。
一個月前,何雨柱家的母雞不知怎么就死了。本來是件小事,但何雨柱卻說看到陳守信在他家雞窩邊轉悠,這事被易中海聽去了,老爺子不知出于什么心思,竟然當著院里人的面提了出來。
“我早就覺得不對勁。”賈張氏像是找到了發泄口,“前幾天我晾衣服的時候,就看見他鬼鬼祟祟的在后院轉悠,八成是在偷看我們家小媳婦!”
謠言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什么自私自利,什么貪圖享受,什么品行不端,各種難聽的話在院子里傳開,就連三大爺閻埠貴家那好不容易緩和的關系,也因為老歐頭出差南下而重新冷卻。
來到巷子口的早餐店,陳守信要了碗豆腐腦配兩個大素包。老板娘是個五十多歲的大媽,見他來了,笑呵呵地招呼:“小陳侄啊,今天的豆腐腦剛出鍋,還熱乎著呢!”
“謝謝王大姐。”陳守信扯出一絲笑容,在角落的位置坐下。
熱氣騰騰的豆腐腦上飄著香菜末和蔥花,旁邊放著一小碟辣油,陳守信一邊吃,一邊想著接下來的事。
“這天氣越來越熱了。”他暗自嘀咕,“再過幾天,屋子里就該熱得像蒸籠一樣。”
不過還好,有稿費和書友們的支持,雖然單個支持不多,但奈何人數眾多,至少不用像以前那樣,為了省電費連風扇都舍不得開。
吃完早飯,陳守信直奔軋鋼廠。剛進車間,就看見呂青山朝他走來。
“小陳,廠務處讓你過去一趟,眼前的工作暫且擱置。”呂青山的語氣很是公事公辦,不帶一絲私人感情。
陳守信點點頭,放下手中的活計。路過車間時,只有丁立軍和李福旺跟他打招呼,這兩人跟他一樣,都是“孤兒”,在廠里無依無靠。
廠務處在三樓,半個月多前就已拜訪過一次,那時是因為老歐頭把他發明燃氣灶的事情報上去了,冶金部的人來取走了他畫的構造圖。
推開門,看到兩張熟悉的面孔,五十來歲的崔姓女領導和三十歲左右的志旺。
“陳守信同志。”崔領導的語氣比上次和善了不少,“致敬你為國家和人民立下的卓越功績。這次叫你來,是想跟你談談技能考核的事。”
一番寒暄后,他們提出要對陳守信進行一次技能考核。
“給你半天準備時間,下午一上班就開始考核。”志旺補充道,“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選擇要考核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