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俾姆賣化解危機
- 重生之我在大清搞工業革命
- 大雪之下
- 2154字
- 2025-06-06 00:13:14
而在軍營外,越來越多的普魯士士兵正在集結。盡管他們還蒙在鼓里,但從發下的實彈來看,顯然是要有一場惡戰。士兵們的臉上寫滿了凝重。
包圍圈不斷擴大,最終有兩萬多人形成了數十道人墻,將軍營圍得密不透風。但在這種人質劫持的局面下,人數優勢根本派不上用場。三百死士守得滴水不漏,強行突擊只會導致更糟糕的結果。
“去通知不萊梅市長,如果實在不行,就只能答應他們的條件了。”一名軍官低聲下令,聲音中帶著無奈,“此事務必保密,千萬別讓英法攪和進來。”
就在這時,營地外突然傳來一陣騷動。一輛黑色馬車疾馳而來,車輪碾過石板路面發出沉悶的聲響。車門兩側各站著一名上校,他們的表情嚴肅而凝重。
當那個鐵血宰相俾姆麥出現時,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立正敬禮。他的出現仿佛給這個劍拔弩張的場面注入了一股冷靜的力量。
俾姆麥臉色鐵青,徑直走進破敗的軍營。他的每一步都透著威嚴,目光如刀般銳利。還沒等副官匯報,就劈頭蓋臉地罵道:“蠢貨!親王來此為何不向我匯報?這是外交事務,什么時候輪到你們軍方插手了?來人,把他關進軍事監獄!”
兩名士兵立即上前,將那倒霉的副官押了下去。副官臉色慘白,知道自己這次真的惹上大麻煩了。
俾姆麥走到瑾周信面前,語氣平和地說:“我想你就是這支隊伍的領導者。我是俾姆麥,相信你從陳逸風那里聽說過我。”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種獨特的魅力,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要傾聽。
“陳逸風派你們來不是為了制造麻煩。”艾倫姆翻譯道,“他想讓你們見見世面,讓歐洲刮目相看,而不是當一群綁匪。”
瑾周信剛要反駁,俾姆麥抬手制止:“你心里打的什么算盤我都懂。首先,我為親王的魯莽道歉。他說的不算,在普魯士,外交事務由我全權負責。”
“請放心,普魯士不是強盜。我會和陳逸風商議出合理方案,放心,合同少不了你們的。但這需要時間,我得說服國內很多人。而你們的行為,只會破壞我和陳逸風的努力。”
俾姆麥平靜地注視著這群年輕的軍人,他的目光中帶著某種難以言說的深意:“放了親王,我保護你們和錢財。這是你們最好的選擇。”
“一百萬兩銀子,哪個國家不想要?”俾斯麥繼續冷冷地說,“若今夜之事被其他國家,你們如何保護自己保護錢財。”
瑾周信感覺胸口發悶。他們確實低估了這件事的影響。如果真被英法截獲,那不僅錢財性命不保,還會讓國家蒙羞。
“一意孤行的結果是什么?”俾斯麥的聲音在夜色中回蕩,“丟掉錢財,丟掉性命,還要得罪普魯士。你們宰相的希望都將落空。”
瑾周信看向身邊的弟兄們,發現大家都陷入了迷茫。有人的手已經開始顫抖,有人的眼中閃過猶豫。
就在這時,俾斯麥突然厲聲喝道:“三百東方新軍士兵,都給我聽著,立正!”
這聲令下得突然,卻帶著不容抗拒的威嚴。瑾周信下意識地并攏雙腳,皮靴相碰發出清脆的響聲。其他弟兄們也不由自主地立正站好。
俾斯麥滿意地點點頭:“從今天起,你們直接受參謀總部指揮,交給我和毛齊總參謀長處理。我作為王國首相,赦免你們今日不敬親王之罪。”
就在這時,從瑾周信手下掙脫出去的卡爾親王突然大聲咆哮:“開火!消滅這群東方野人”
瑾周信心中一驚,手指已經扣在扳機上。周圍的普魯士士兵也舉起了槍。
然而還沒等任何人扣動扳機,俾斯麥已經暴怒地喝止:“閉嘴!再敢插手外交事務,我親自向陛下報告把你關起來!”
卡爾親王臉色鐵青,卻不得不閉上嘴巴。瑾周信這才意識到,在這個國家,首相的權力竟然凌駕于王室之上。
危機解除后,俾斯麥開始安排接收那批銀兩。他的語氣變得柔和許多:“這些錢,我找最有經驗的猶太商人來打理。我要組建一個基金會,你們宰相陳逸風密函里就是這么說的。”
“這么多的錢財,光靠利息就夠你們在歐洲瀟灑了。”俾斯麥補充道。
瑾周信點點頭。這確實是個不錯的安排。可當俾斯麥說讓他們換上便裝在后方休息時,三百新軍頓時炸了鍋。
“什么?讓我們待在后方?”
“我們是來參戰的!”
“我們要讓中國人長臉!”
喧鬧聲此起彼伏,瑾周信也皺起了眉頭。他們千里迢迢而來,可不是為了當逍遙公子哥的。
面對眾人的抗議,俾斯麥并未動怒。他反而露出了贊賞的神色:“孩子們,遠方的客人,請聽我說。”
他抬手示意大家安靜:“戰爭不是兒戲,現代作戰講究技術。僅憑勇氣是不夠的,你們還有很多要學。”
“你們現在只管好好學。”俾斯麥繼續說,“我會讓艾倫姆作為你們的總協調人,找最強的教官來教導你們。至于能否上戰場,就看你們的表現了。”
瑾周信聽出了俾斯麥話中的善意。這位首相并非完全拒絕他們參戰,而是給了一個機會。
“但有件事我能確定,”俾斯麥的聲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等戰火燃起之際,就算你們不能直接參戰,我準許你們去前線看看。這是我的承諾。”
聽到這里,瑾周信和弟兄們的心情才稍稍平復。雖然不能立刻上陣殺敵,但至少還有希望。
當晚,艾倫姆帶著幾名副官開始安排新軍的住宿。他們被安置在港口附近的一處軍營,條件雖然簡陋,但勝在安全。
瑾周信站在營房外,望著遠處閃爍的港口燈火。他的心情依然復雜,既為不能立即參戰而遺憾,又對未來充滿期待。
“瑾,”艾倫姆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明日我來接你。你托我辦的事有眉目了,我領你們去見那人。”
瑾周信眼前一亮。那件事若能辦成,或許能為他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艾倫姆,”瑾周信猶豫了一下,“你覺得首相大人說的話可信嗎?”
艾倫姆笑了:“在德意志,俾斯麥的話就是法律。他既然答應了,就一定會做到。”
瑾周信點點頭,心中的疑慮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