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全村準備的晚飯
- 全家穿越,玩轉(zhuǎn)百科全書
- 墨染櫻
- 2036字
- 2025-05-07 19:37:54
村民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臨時搭建的灶臺之間,煙火氣息漸漸彌漫開來。蘇遠山看著這一幕,突然靈光一閃:“娘,我?guī)巳ズ舆叴螋~,您先準備著。”
“去吧,當心些。”陳玉梅應(yīng)道。
蘇遠山立刻招呼了幾個壯勞力,匆忙準備工具:“老王,你去拿簸箕。小李,找?guī)讉€木桶來。對了,再帶些雞毛內(nèi)臟當誘餌。”
幾個人手忙腳亂地準備著,很快就齊裝滿備。他們背著工具,踏著泥濘的小路向村邊的河流奔去。春日的河水微涼,幾個人卷起褲腿,小心翼翼地試探水深。
陳玉梅這邊正忙得熱火朝天,忽然發(fā)現(xiàn)身邊多了個小小的身影,正蹲在地上認真地擇菜。她仔細一看,那張小臉雖然涂滿了灰塵,但那雙靈動的眼睛卻怎么都掩飾不住。
她頓時嚇了一跳:“月月?!”
趕緊把人拉到角落,陳玉梅壓低聲音訓斥道:“不是讓你在家待著嗎?這么多生人在村里,萬一被認出來怎么辦?”
蘇明月抬起那張小臉,倔強地說:“祖母,我不能躲在家里。您和爹都在外面忙活,我怎么能安心?再說,我這樣打扮,誰能認出來?”
陳玉梅看著孫女堅定的眼神,無奈地嘆了口氣。這丫頭,和她爹一個脾氣,認準的事九頭牛都拉不回。她伸手輕輕拍了拍孫女的臉蛋,將上面的灰塵拍掉一些。
“那你就在我身邊幫忙,不許亂跑。”她嚴肅地說道,“要是有人問起,就說你是鄰村來幫忙的。”
“嗯!”蘇明月重重點頭。
其他村民看出了這“小子”的真實身份,卻都默契地裝作不知,各自忙活著。有人擇菜,有人燒火,有人殺雞,整個場面井然有序。
河邊,蘇遠山他們的運氣不錯。初春時節(jié),魚兒正貪食,一簸箕一簸箕地往上撈。木桶里很快就裝滿了鮮活的魚,有人在岸邊處理,有人繼續(xù)下網(wǎng)捕撈。
“遠山,這魚夠不夠?”有人問道。
蘇遠山看了看已經(jīng)裝滿的幾個木桶,點點頭:“差不多了,先送回去。”他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娘那邊還等著用呢。”
幾個人合力將魚擔回村子,路上還遇到了去河邊摘野菜的村民。看到他們打了這么多魚,大家都松了口氣。
陳玉梅這邊已經(jīng)開始炒芋兒雞,香味四溢。她特意少放了茱萸,生怕那些軍爺吃不慣。幾口大鍋同時開火,咸香撲鼻的味道飄蕩在整個村子上空。
蘇明月在一旁幫忙打下手,小臉被熱氣熏得通紅,卻依然干勁十足。她時不時偷瞄一眼祖母的手藝,暗暗記在心里。
臨時營地里,校尉和士兵們聞著香味,一個個咽著口水。
“大人,這村子的廚藝不錯啊。”有人笑著說道,眼睛直往廚房方向瞟。
校尉故作矜持地點點頭:“且看看吧。”但他的鼻子卻不自覺地動了動,顯然也被這香味勾起了食欲。
等菜品上桌,校尉看著滿桌的芋兒雞、魚丸湯、清蒸魚,還有各色野菜,雖然都是尋常食材,但香味確實勾人。他夾了一筷子芋兒雞,入口即化,雞肉鮮嫩,芋頭綿軟。再嘗了魚丸,鮮美可口,完全聞不到半點腥味。
其他士兵見校尉吃得開心,也紛紛動起筷子,很快就將桌上的菜一掃而空。有人還忍不住的舔著筷子,顯然是意猶未盡。
蘇遠山站在一旁,看著這些人吃得痛快,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他偷偷看了眼躲在廚房幫忙的女兒,心中既欣慰又擔憂。
夜幕降臨,忙碌了一天的村民們終于可以休息了。陳玉梅看著空蕩蕩的鍋灶,疲憊地靠在門框上。蘇明月悄悄湊過來,為祖母捶著酸痛的肩膀。
“祖母,您辛苦了。”她小聲說道。
陳玉梅拍了拍孫女的手:“傻丫頭,你今天也累了。快回去休息吧,明天還要早起呢。”
蘇明月點點頭,但沒有立即離開。她看著遠處營地的火光,若有所思。
第二天,村里終于送走了那群如狼似虎的官兵。
蘇明月站在村口,望著遠去的塵土,心里暗自慶幸。晨光中,她的目光掃過地上斑駁的血跡,那些流民的尸體還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昨夜的混亂仿佛還在眼前,慘叫聲、刀劍聲、哭喊聲交織在一起。
“這些人真是...”她搖搖頭,話沒說完就咽了回去。雖然這群官兵幫村里解決了流民的威脅,但他們的行為實在令人不敢恭維。
遠處傳來一陣喧嘩,幾個村民正在搬運尸體。血腥味在晨風中飄散,惹得幾只烏鴉在空中盤旋,發(fā)出刺耳的叫聲。
“明月!”陳玉梅的聲音從身后傳來,“還杵在那兒干什么?快來幫忙收拾!”
蘇明月轉(zhuǎn)身,看到院子里一片狼藉。桌椅東倒西歪,地上到處是殘羹剩飯。那些官兵走得匆忙,連碗都沒收拾就走了。
“這些碗...”蘇明月蹲下身,拿起一個沾滿油漬的碗。碗底被舔得锃亮,上面還留著明顯的牙印。她皺著眉頭,“祖母,這些怕是不能用了。”
陳玉梅嘆了口氣:“可不是,那些人吃相太難看了。”她想起昨晚那些官兵的樣子,忍不住打了個寒顫,“一個個跟餓死鬼投胎似的,連骨頭都啃得精光。”
正說著,張巧云和林秋菊就像聞到腥味的貓兒似的湊了過來。
張巧云眼睛發(fā)亮,“這些碗要是你們不要,給我們唄?”
林秋菊也趕緊附和:“是啊是啊,我們家正缺碗呢。”
蘇明月看著兩人爭搶碗筷的樣子,心里一陣無語。這兩個婆娘平日里明明水火不容,現(xiàn)在倒是難得和諧。
沒過多久,村里的婦人們陸續(xù)聚集過來。有人端著碗,有人拿著盆,都想分一杯羹。
“這魚湯是怎么做的?”程婆子端著碗,貪婪地嗅著,“一點腥味都沒有,比我家那口子做的強多了。”
陳玉梅笑而不語,轉(zhuǎn)身去收拾其他東西。她知道這些人的德性,給點陽光就燦爛,今天要是不把家底都掏空,怕是都不會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