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公府內,晨光微熹。
秦望溪睜開雙眸,窗外已是霧蒙蒙的天光。夏杏輕手輕腳地為她揭開帳子,憂心忡忡地說:"姑娘又是只睡了一個多時辰,這般下去怎么成啊。"
秦望溪坐起身,眉宇間疲憊之色未消。她望向窗外,眼底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
丫鬟們魚貫而入,伺候她梳洗更衣,擺上早飯,又都恭敬地退了出去。
秦望溪獨自用著清淡的早飯,思緒卻飄向了遠方。
不多時,秦錦霞來訪。她面帶憂色,步履匆匆。
"長姐可是起了?"秦錦霞問道。
銀霜剛要回答,夏杏已挑簾而出:"大姑娘讓我來迎二姑娘。夏杏,添副碗筷。"
秦錦霞將手中暖爐遞給紫竹,囑咐她在外候著,自己則進了屋。
姐妹二人相對而坐,氣氛略顯沉悶。秦錦霞憂心忡忡,筷子在碗邊輕輕敲擊。
"長姐,"她抬眼問道,聲音里帶著一絲不安,"你說呂大人會幫馮遠英嗎?如今我秦家更是男兒無存,他真的會伸出援手嗎?"
秦望溪放下碗,目光如水般平靜。她沉吟片刻,緩緩道:"這要看呂大人是何等人。"
"若他心存正氣,必會看在秦家忠烈的份上施以援手。"
"若他另有所圖,或為求名利,或為擇主而動,也未必不會賣我們個人情。"
"若他深諳為官之道,必不會輕易卷入黨爭。"
秦錦霞聽罷,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她的眉頭微微舒展,卻又很快蹙起。"可若無進取上進之心,何以短短數年呂魏就升了明察司總督?"
秦望溪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贊許。"妹妹說得好。我們不妨再細想。若呂魏有氣節,便是看在秦家忠義男兒為護國護民馬革裹尸的份上,也會護上一護秦家的女婿。"
"若他心中另有明主,要么是利欲極大,圖謀從龍之功;要么是輕蔑安王品格,必有氣節在心。無論哪種,看在祖母長公主的份上,也會愿意賣護國公府一個人情。"
"若他深諳君臣之道,便不能參與黨爭,不能卷入奪嫡之事。如今安王雖被貶為庶民,但安王府上幕僚必定在糧草之事上做文章,企圖為安王翻身。你說呂魏甘愿成為安王手中的刀刃嗎?"
秦錦霞聽罷,恍然大悟。她由衷感嘆:"長姐的心思當真縝密。"
秦望溪握住妹妹的手,神色凝重。"錦霞,這繁華的云京都實則與戰場無異。刀光劍影易辨,人心叵測難防。我們秦家如今草木皆兵,務必步步為營。"
她頓了頓,語氣略顯沉重:"你留于云京,處境或許比我和三妹更為艱難。"
秦錦霞的眼中閃過一絲羞愧。"是妹妹思慮不周,往后定當謹慎行事。"她鄭重其事地說。
秦望溪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姐妹二人相視一笑,繼續用飯。
走過長廊就是福壽軒了,今日還沒去看過祖母,秦錦稚疾步穿過長廊,心中惴惴不安。遠遠瞥見祖母身邊的杜嬤嬤和一個外院婆子急匆匆往福壽軒去,她眉頭微蹙,暗自揣測著發生了何事。
靈堂內,秦錦稚低聲將所見告知姐妹。秦錦筠睜大雙眼,聲音里帶著一絲顫抖:"祖母那兒...該不會出什么事了吧?"
秦錦霞湊近二人,壓低嗓音道:"早間聽母親說,祖母要接回那個庶子明日送牌位回鄉。約莫是為此事吧。"
話音未落,又有人來吊唁。幾人連忙起身,跟著叩首還禮。隨著國公爺牌位要送到祖廟的消息傳開,登門祭奠者絡繹不絕,姐妹幾人更是脫不開身。
福壽軒內,長公主端坐于軟榻之上,聽完仆婦顫抖的稟報,她纏著佛珠的手驟然收緊,指節發白。"你說...那個孽障做了什么?!"
仆婦伏地叩首,聲音里滿是惶恐:"望歌公子他...他今日一早,非要家仆新婦伺候早飯。后來...后來不知怎的,家仆新婦竟...竟一頭碰死在房中。公子他被傷了臉,氣急之下將那...紀家新婦砍成幾段,命...命人丟出去喂狗。可那新婦是良民之身..."
"孽障!"長公主怒不可遏,一掌重重拍在桌案上。她強壓心頭怒火,沉聲問道:"那個孽障叫家仆新婦去侍奉的事,知道的人多嗎?"
仆婦點頭如搗蒜:"老奴已打聽過了,莊子上的人都知曉。初七那日,公子在馬車上瞧見家仆新婦生得漂亮,當場就說要人來伺候。新婦不愿,公子還發了好大的脾氣。莊子上的人怕連累,好些人都去勸那新婦了。今早莊頭家的婆子又帶人去勸,說公子要走了,讓新婦去侍奉用個早飯,對她家男人在護國公府的前程也好。新婦這才去了,沒想到..."
杜嬤嬤上前輕撫長公主的脊背,低聲道:"莊頭已將知情者全數捆住,遣了兩個婆子回來稟報,等候長公主決斷。"
長公主閉目靠在軟榻上,胸口劇烈起伏。若非這庶子可能是護國公府最后一個男丁,她當真不愿留下如此孽障。
杜嬤嬤見仆婦退下,才蹙眉道:"長公主,還有更棘手的。死的那個新婦...是柳庭軒親弟弟年前剛娶的媳婦兒!"
長公主猛地睜眼,一把扯住杜嬤嬤的手腕:"柳庭軒?!那個前幾日冒死為護國公府送回軍報的柳庭軒?!"
"正是。都是老奴不好,竟將人安排到了這莊子上!若是讓大姑娘知道了..."杜嬤嬤聲音里滿是自責。
長公主只覺一陣天旋地轉,險些暈厥。她攥緊佛珠,指節發白。死了個良民倒也罷了,偏偏是柳庭軒親弟弟的新婦!若讓大孫女望溪知曉,怕是要翻天覆地。
可那庶子...卻是二子最后一點血脈。長公主愧對秦家,只想守住這最后一絲希望。她閉目沉思,心中天人交戰。
殺人滅口?皇城腳下,如何能瞞得住?一個可怕的念頭在她腦海中浮現。與其殺百人隱瞞真相,不如...殺一人釜底抽薪。
只要柳庭軒一死,此事便可暫時瞞天過海。長公主心中一陣刺痛,她何曾想過要恩將仇報?可為了秦家血脈,她已顧不得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