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茂接過竹簡,心中一凜。他小心翼翼地應道:"秦大姑娘放心,老奴一定將這話帶到。"
待祖母隨高德茂入宮后,跟來的秦錦筠,低聲問道:"長姐,你說祖母會不會被皇帝說動?"
秦望溪目光如炬,輕聲道:"形勢逼人,祖母和皇帝……都擋不住!"
"皇帝真的能殺安王嗎?"秦錦筠憂心忡忡。
秦望溪深吸一口氣,緩緩道:"皇帝不處置安王,不足以平息民情民憤。一旦動手處置……這貪功冒進,害的數十萬將士葬身的罪,這怕?lián)镓煟鴮⑦^錯推于忠魂之身的行為,足以讓安王此生再無能力問鼎高位,極可能被圈禁……或貶為庶民。"
秦錦筠眼含淚水,卻難得露出一絲狠色:"便宜他了!"
秦望溪繼續(xù)分析:"皇帝若是能狠下心殺安王,至少在百姓心中還能留一個好名聲。他若舍不得……便是盡數將民心推于了秦家!忠烈為民反慘死,皇子茍且卻保命,孰是孰非自在民心!"
秦錦筠攥緊拳頭,低聲道:"報仇簡單!只要有心……總能殺了安王!何必白白便宜皇帝動手落一個好名聲?民心這樣強大的刀刃,握在我們自己手里不好嗎?安王貪生怕死背棄百姓,想他死的大有人在,哪天不小心夜黑風高被人抹了脖子,除了皇室……怕也無人為他落淚了!"
秦望溪聽罷,心中暗暗點頭。
殿內,皇帝終于看到了那染血的竹簡。他的臉色隨著閱讀的深入越發(fā)難看。原本以為只是小敗,沒想到竟是如此慘烈。
皇帝握緊竹簡的手微微顫抖,心中翻江倒海,他意識到事態(tài)的嚴重性遠超想象。
秦家的舉動,已經不僅僅是為一家一姓討公道那么簡單了。這是在挑戰(zhàn)皇權,是在逼他做出選擇。
長公主立于殿中,拄著拐杖,身姿不失威嚴,她直視皇帝,一直看著皇帝看完竹簡。
皇帝強壓怒火,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長公主,您這是何意?"
長公主不卑不亢:"陛下,秦家子弟為國捐軀,卻落得如此下場。老身今日來,只為討一個公道。"
皇帝的手在顫抖,眸中怒火翻騰。案前的奏折仿佛在嘲笑他,那個金牌,竟成了引發(fā)這場災難的導火索。
"狂妄的安王!"皇帝低聲咒罵,聲音中充滿了懊悔和憤怒。他本想借安王之手敲打護國公府,削弱這個功勛之家的威勢。誰曾想,竟釀成如此大禍。
殿外,皇后踱步不止,眉頭緊鎖。她太了解皇帝的性子,生怕他一時沖動就應了那些人的要求。
"陛下,"長公主的聲音打破了殿內的沉寂,"老身有話要說。"
皇帝抬眼,示意她繼續(xù)。長公主緩緩道來,講述了當年出嫁時,先帝的囑托。她的聲音平靜,卻如一把利劍,直直刺向皇帝的心臟。
"父皇曾言,護國公府秦家乃國之柱石,大魏脊梁。皇室需依仗秦家,也須防備秦家。"長公主的目光如炬,"我以皇室之血起誓,要替父皇守住皇權,防備秦家有反心。"
皇帝的眉頭越皺越緊,沒想到其中還有這樣的隱情。長公主繼續(xù)道:"陛下可知,這些年我一直養(yǎng)著一支御林密衛(wèi)?即便國公爺和我那幾個兒子上戰(zhàn)場,我也未曾動用過。"
"你防的是什么?"皇帝沉聲問道。
"為防秦家反心。"長公主直視皇帝的雙眼,"所以今日,我向陛下諫言,安王必須殺!"
皇帝的心頭一震,他知道長公主說的有理。可那畢竟安王是他的兒子啊!他的目光在長公主臉上搜尋著,試圖找出一絲私心的痕跡。
"長公主,你就真的一點私心都沒有嗎?"皇帝盯著長公主的眼睛,聲音中帶著一絲試探。
長公主不卑不亢,"老身首先是皇室的長公主。"她的聲音堅定,卻掩蓋不住指尖的微顫,"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心所向皇權方能長久!若陛下殺安王,這一次,武德門外的百姓,就盡是陛下收攬的民心!"
皇帝閉上眼,思考半響,良久,他睜開眼,目光中閃過一絲決絕。"去,傳旨。"
殿外的太監(jiān)領命而去。皇后聽聞,臉色煞白,險些暈厥。她踉蹌著沖向大殿,卻被侍衛(wèi)攔下。
武德門外,百姓們屏息以待。終于,太監(jiān)尖細的聲音響起。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安王罪大惡極,即刻廢黜,永不復位。孫煥文一族,誅滅九族!"
人群中爆發(fā)出陣陣歡呼。秦家女眷們掩面而泣。
皇宮深處,皇帝眼中滿是疲憊。長公主起身告退,腳步聲在空曠的大殿中回響。她的背影似乎比來時更加佝僂了幾分。
皇后終于沖進殿內,撲到皇帝腳下痛哭。"陛下,您怎么能……怎么能這樣對待咱們的兒子啊!"
皇帝只是沉默。朝堂之上,暗流涌動。秦家的勢力雖然受挫,但根基猶在。孫煥文叛亂,更是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秦望溪……"皇帝低聲呢喃,眼中閃過一絲寒光。他想起了長公主的那個聰慧過人的嫡長孫女,不由得握緊了拳頭。
夜深了,宮燈如豆。皇帝獨坐御案前,在一份密折上寫下了幾個字。他將導演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而他,就是這場戰(zhàn)爭的主導者。
數日后,皇宮大殿內,檀香裊裊,珠簾低垂。秦望溪立于殿中,素衣如雪,眉宇間一抹凝重。
皇帝面帶笑容,目光卻閃過一絲狠烈。"秦望溪,你倒是有幾分膽識。"
秦望溪心中一凜,不知皇帝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多謝陛下夸贊,臣女愧不敢當。"
皇帝站起身,緩步走下臺階。秦望溪屏住呼吸,暗自戒備。
"既然你如此關心朝政,不如..."皇帝的聲音突然頓住。秦望溪心中警鈴大作,不知皇帝要說什么。
"不如你來做這個軍機大臣如何?"
此言一出,殿內眾人俱是一驚。秦望溪更是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陛下,這...這恐怕不妥吧?"她小心翼翼地說道。
皇帝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有何不妥?朕覺得甚好。"
秦望溪心中忽然明白了皇帝的用意。這是要將她推到風口浪尖啊!她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臣女恐難擔此重任。"
皇帝卻不容她拒絕:"朕意已決,你且好好準備吧。"
秦望溪心中苦笑,卻不得不應下。"臣女遵旨。"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揮手示意她退下。秦望溪行禮退出大殿,心中思緒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