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未亮,宮內傳出旨意,長公主攜護國公女眷宮面圣。
一時間護國公府內亂做一團,各院子小主都被叫起梳洗打扮。恐誤了進宮的時辰。秦望溪卻在考慮是否要當面詢問皇帝,秦家兒郎在西陲的戰事。
皇宮中,大殿內氣氛凝重,秦望溪立于殿中,如勁松挺拔。
座下的秦錦稚等人眼眶泛紅,攥緊衣袖。長公主強忍淚水,向皇帝跪拜請罪:"已至年關,臣妹一家還未收到西陲消息,過分擔憂,殿前失儀,還望陛下恕罪。"
皇帝指尖輕撫酒杯,瞇眼笑道:"秦家果然是滿門忠骨啊!可秦大姑娘話里話外……你秦家忠的都是大魏子民,秦家心里可有朕這個皇帝?可忠朕這個皇帝?"
殿內瞬間寂靜無聲。
秦錦稚心中一緊,想起兄長的警告,通體生寒。秦望溪閉目片刻,只覺心寒無比。這就是她祖父、父親誓死效忠的皇帝!
"陛下的皇權是大魏子民給的!"秦望溪再拜,聲音清亮,"若無百姓萬民何來天子?我秦家守衛邊疆,保大魏百姓,從無僭越行事,如此還不算是忠于陛下,敢問陛下……何所為忠?"
長公主見狀,連忙跪下:"陛下,這孩子被我寵壞了,還望陛下恕罪。"
皇帝被問住,眼中閃過一絲驚異。片刻,他低笑一聲,陡然轉了話題:"昨日有御史參奏忠勇侯的夫人打死了秦家二姑娘的幾個陪嫁丫頭,說這幾個陪嫁卻是良民之身。馮仁萱……這件事你知道多少,細細說來。"
忠勇侯馮仁萱連忙上前跪下,額頭滲出細汗:"回陛下,微臣已經去細細問過賤內,賤內說因為兒媳秦錦霞陪嫁丫頭的身契在護國府,她一介內宅女流,不知這是要往候府送陪嫁丫頭還是送別的什么,不料理了她身為候府主母不能安心。"
秦望溪轉身,目光如炬看向忠勇侯馮仁萱。多少人在等著看秦家的笑話,想看這百年將門鐘鳴鼎食的護國公府傾塌。
她面色冰涼,冷聲問道:"敢問忠勇侯,您夫人是抄撿了我二妹妹的嫁妝后,知道了幾個陪嫁丫頭的身契還在我們護國公府,還是夫人為女中諸葛能掐會算?"
馮仁萱心里一慌,卻強作鎮定:"陛下,身契之事,是兒媳秦錦霞的陪嫁丫頭明玉告訴賤內的,也是因此賤內才饒了那個丫頭一命!"
秦錦筠咬緊牙關,正要起身怒罵,卻被三姑娘秦錦稚死死按住。
"三姐!他放屁!"秦錦筠低聲怒道。
"別沖動,這是在大殿之上!"秦錦稚壓低聲音警告。
秦望溪嘴角微揚,語帶諷刺:"身契事關重大,侯爺莫不是覺得我二妹妹是個傻子,竟將身契之事告訴一個丫頭?侯爺怕是知道明玉已經瘋了……便想拿明玉搪塞過去吧?"
馮仁萱心里一驚,卻強自鎮定:"秦大姑娘何必小人之心揣度本候?婢女明玉曾明言她是不小心發現兒媳并未將她們身契帶過來,心里害怕會被人用身契要挾,于是才告知于我夫人!"
秦望溪眼中閃過一絲冷意:"侯爺可知欺君何罪?當著陛下的面,侯爺倒是和我說說……一個連自己名字都不認識的丫頭,自小被我二妹妹買回,連自己的身契長什么樣子都沒有見過,侯爺竟張口便稱是明玉發現并告發的?這話說出來……侯爺是覺我等心智不全容易糊弄,還是侯爺黔驢技窮打算掩耳盜鈴啊?"
馮仁萱被問得啞口無言,額頭冷汗涔涔。
秦望溪轉向皇帝,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陛下,臣女斗膽,想為秦家討個公道。若侯爺所言屬實,為何不讓明玉當堂作證?若明玉已瘋,那侯爺方才所言,豈非欺君?"
殿內眾人神色各異,有人暗自點頭,有人面露憂色。
秦望溪聲音清亮,字字如刀:"陛下,臣女請求徹查此事,還秦家一個清白!"
皇帝眸光一閃,似笑非笑地看著秦望溪:"既如此,朕命大理寺徹查此案。馮仁萱,你可有異議?"
馮仁萱跪地叩首,聲音顫抖:"臣、臣無異議。"
秦望溪心中略感寬慰,卻不敢表露分毫。
皇帝揮手,眾人退下,兩家里來的十幾人魚貫而出。秦望溪最后看了眼龍椅上的人,轉身離去。她的腳步沉穩,卻難掩內心的波瀾。
寒風凜冽,雪花紛飛。護國公府門前,人影憧憧。
府中下人忙著將送來的禮品搬進去,臉上洋溢著喜色。董氏立于廊下,眉頭微蹙。管事低聲稟報:"夫人,又有人送禮來了。"
董氏輕嘆一聲,"按市價付銀子。"她轉身入內。自從秦望溪得到皇上夸贊后,府上聲名鵲起,這卻讓她愈發憂心。秦望溪的一番話,引得滿城風雨。誰料這風雨,竟成了滋養秦家聲譽的甘霖。
堂內,幾位夫人正熱絡攀談。二夫人劉氏捧著茶盞,笑靨如花:"多虧大嫂妙計,那忠勇候蔣氏終得報應。"
三夫人鄭氏附和:"可不是嘛,悟道觀那地方,怕是骨頭都得爛在里頭。"
五夫人齊氏撫著微隆的腹部:"咱們秦家,終于揚眉吐氣了。"
董氏在主位坐下,輕聲道:"莫要張揚,低調些好。"
劉氏撇嘴:"大嫂太謹慎了,如今誰還敢小覷咱們秦家?"
董氏正色道:"正因如此,更要謹慎。"幾位夫人不再言語,各自沉思。
忽聽外頭傳來喧嘩聲,眾人齊齊望向門口。只見秦望溪快步而入,面色凝重。"母親,出事了。"她低聲道。
董氏蹙眉:"何事?"
"忠勇侯府,抄家了。"秦望溪咬唇。
堂內一片嘩然,劉氏驚呼:"怎么會?"
秦望溪搖頭:"聽說是私藏軍械,意圖謀反。"
董氏面色一沉:"荒唐!"她起身踱步,眉頭緊鎖。"望溪,你去打聽清楚,一定要小心。"
秦望溪應聲而去,留下一室惴惴不安。董氏抬眼望向窗外飄雪,心中煩亂如麻。忠勇侯府遭此大禍,秦家豈能獨善其身?
堂內氣氛凝重,眾人噤若寒蟬。劉氏小聲嘀咕:"該不會連累到咱們秦家吧?"
鄭氏瞪了她一眼:"慎言!"
董氏轉身,目光如炬:"都打起精神來,莫要自亂陣腳。"幾位夫人紛紛應是,強作鎮定。
秦望溪匆匆歸來,面色更加凝重。"母親,朝中大臣彈劾忠勇侯,說他與我秦家勾結。"
此言一出,堂內頓時亂作一團。董氏厲聲喝止:"肅靜!"眾人這才安靜下來,眼中滿是惶恐。
董氏沉聲道:"望溪,你去書房等我,其他人回各自院子,不得亂傳消息。"
眾人應聲退下,董氏緩步走向書房,心中思緒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