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閣內燭火搖曳,檀香裊裊。君主慵懶地靠在團枕上,看著一群小太監手忙腳亂地翻找典籍。
那日鎮國郡主府前提到的起死回生之藥,顯然勾起了他的興趣。
蘇仁昌站在一旁,不時偷眼觀察君主的神色。
"太子在外求見。"一個小太監悄聲稟報。
君主眼皮微抬:"讓他進來。"
太子一進門就開始匯報秋暮山的軍報。君主目光如炬,緊盯著兒子的面容。
"荀天章一向主戰。"君主慢條斯理地開口,指尖輕叩著案幾,"不過,也確實不能讓北魏小覷了我大魏。依你所言,讓戚明遠把那些人頭送去吧。"
太子躬身告退后,蘇仁昌試探著問:"君主不打算派兵去秋暮山嗎?若是北魏真要開戰..."
"北魏若真要動手,早就動手了。"君主冷笑一聲,眸中寒意漸顯,"真要打仗,自有清和縣主。至于秦望溪..."他瞇起眼睛,"朕不會再給她機會了。"
清暉院內,秦望溪剛剛結束練槍。她解下手臂上的銅砂袋,汗水順著她的鬢角滑落。
柳瀾蓉推門而入,看到秦望溪正在擦拭長槍。
"小秦將, "柳瀾蓉聲音帶著幾分倔強,"我希望你能帶表姐離開這是非之地。"
秦望溪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平靜地看著她:"殺了君主,讓太子上位,你以為就能改變什么嗎?北狄的威脅尚存,北魏虎視眈眈,若是此時大魏內亂,遭殃的只會是邊境的百姓。"
柳瀾蓉眼眶微紅:"可是..."
"大魏需要的是太平盛世,不是一場腥風血雨。"秦望溪收好武器, 邊走邊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但有時候,為了更多人的安穩,我們必須學會克制。"
柳瀾蓉咬著唇,眼中閃過掙扎的神色。
茶香彌漫在靜謐的房間里, "你既知我比任何人都有理由恨他,那便更該明白,現在并非報仇的時機。"秦望溪放下手中青瓷茶盞"我需要他再活至少三年,甚至五年。"
柳瀾蓉站在她對面,她無法理解秦望溪此刻的平靜。
"望溪姐姐..."她的聲音帶著幾分哽咽。
"你很聰明。"秦望溪的目光落在柳瀾蓉身上,唇角勾起一抹譏誚的弧度,"懂得借鎮國郡主府鬧事引起君主注意。只可惜,你只圖一時痛快,不顧大局。"
柳瀾蓉死死咬著下唇,淚水在眼眶中打轉:"我也能等!我可以等三年、五年,只要能讓廖沅離開這是非之地!"
"廖沅不同。"秦望溪的聲音依舊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她是我姑姑秦韻芝的替身,注定要留在云京城。而你若貿然行事,成與不成都是死路一條。"
"若你真想報仇,不如隨我回玄州。"秦望溪的語氣柔和了幾分,"我向你保證,你會等到那一天。至于現在,你只需對君主說,自己是被江湖騙子蒙騙,為救秦望遠舍血煉丹。"
婢女們端著水盆魚貫而入,打斷了兩人之間凝滯的氣氛。
院外,廖沅倚著墻角等候多時。看見柳瀾蓉神色恍惚地走出來,連忙迎上前,"我陪你走走吧。"
翌日清晨,天還未大亮,君主就派人傳召廖沅入宮,要她帶上那個自稱有起死回生丹藥的柳瀾蓉。廖沅心中忐忑,雖然柳瀾蓉已表明愿隨秦望溪回玄州,愿為秦家效力,但事情未有定論,她仍不免擔憂。
與此同時,秦家上下一片忙碌。明日親眷就要回玄州,丫鬟婆子們早已收拾停當。
秦錦霞在夫婿馮遠英陪同下回府。推門而入時,意外聽見院內傳來陣陣笑聲。
"祖母的庫房里那些玉器金玩且不說,光是那尊三尺高的沉香木貔貅就讓人驚嘆!"秦錦筠清脆的聲音傳來,頓了頓又調皮地補充道,"祖母這是在考驗我們的定力嗎?"
"四姑娘的眼光倒是毒辣。"大長公主笑道,眼角的皺紋里盛滿慈愛,"既然你喜歡,那沉香瑞獸就送你了。你們還看中什么,趁今日趕緊拿走,免得明日我后悔!"
明日就要分別,秦錦筠這一番玩笑,反讓氣氛輕松起來。大長公主一早就讓杜嬤嬤開了庫房,要將珍藏多年的寶物分給孫女們。
"二姑娘、二姑爺來了!"杜嬤嬤笑著迎上前,臉上的褶子堆成一朵花。
"二姐!"秦錦萱挽住秦錦霞的手臂,又喚了聲"二姐夫"。
剛來的秦望溪在廊下遇見正要離去的馮遠英。
"郡主。"馮遠英側身行禮,目光誠摯。
秦望溪看著這個妹妹的夫婿,心中涌起一絲欣慰:"以后錦霞就托付給你了。"
"此生必當善待錦霞,絕不負她。"馮遠英鄭重承諾,字字鏗鏘。
霞光染紅了碧玉般的長空,薄霧繚繞在云京城的屋脊之上。暮春的微風拂過庭院,帶來陣陣花香,驚落了幾片遲開的梨花瓣。
二夫人孫氏正端詳著那對紅玉石榴,每一顆都有小甜瓜般大小,其色澤渾圓飽滿,雕工精湛,就連那細小的籽粒都栩栩如生。她的手指輕輕撫過玉器表面,感受著其中蘊含的溫潤。
"這可真是難得一見的寶貝。"她不禁感嘆道,目光中閃爍著贊嘆的光芒,"這對石榴玉在宮中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秦錦霞摟著黑漆描金的盒子,腮邊浮起一抹紅暈,眼中泛起喜悅的光芒。她起身向大長公主施禮,聲音輕柔:"多謝祖母厚賜。"
堂內香煙裊裊,檀香與茶香交織。大長公主慈愛地望著剛來的秦望溪,眼中閃爍著溫柔的光蕓。她輕輕拍了拍身邊的錦墩,示意秦望溪坐近些。
"望溪,你想要什么?祖母這里還有許多好東西。"她的聲音透著寵溺。
秦望溪抬眸看向祖母,輕抿嘴角,聲音柔和:"望溪只愿秦家諸人平安。"
聽到這句話,大長公主的手不自覺地攥緊,眼眶泛起了紅意。
堂內一時陷入沉默,"時候不早了,"董氏見氣氛凝重,輕聲開口,"該準備明日啟程的事宜了。"
五月初一的清晨,天色尚未放亮。鎮國郡主府門前,仆役們整齊列隊,等候主子們啟程。晨露未干,空氣中彌漫著潮濕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