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做夢!
- 穿到八零饑荒年,我隨身帶淘寶
- 阿回
- 2331字
- 2025-05-08 11:11:20
夜幕降臨,林父獨(dú)自返回家中。屋里的煤油燈昏黃搖曳,映照著每個人凝重的面容。
他一進(jìn)門就朝林母扇去兩個耳光,發(fā)泄著無處安放的怒火。
這突如其來的暴力嚇得小孩子們哭作一團(tuán),躲在角落里瑟瑟發(fā)抖。
林母擦了擦嘴角的血跡,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她反手就是一巴掌抽在林父臉上:“想賣女兒,做夢!除非打死我!”
林父還要動手,林母已經(jīng)抄起搟面杖,渾身散發(fā)著一股拼命的氣勢:
“你敢再動手,咱們就離婚!大不了我?guī)е⒆觽冞^!可別忘了,那飯館是我名下的!”
聽到“離婚”二字,林父突然僵住了。他的手停在半空中,眼中閃過一絲慌亂。
他終于想起來,前些日子,飯館就已經(jīng)被林憶寒買了下來,而飯館的產(chǎn)權(quán)是在這個女人名下。
林母看著丈夫退縮的樣子,心中五味雜陳。
原來拿捏住這個男人的,不是多年夫妻的感情,而是一紙房契。
她突然感到一陣疲憊,靠在墻上,眼淚無聲地流下。
四天五夜的艱難旅程后,姐妹倆終于到達(dá)北都市。
火車站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特有的煙火氣。
“餓了吧?”
林憶寒買了兩個燒餅遞給林憶霜。這幾天的顛簸讓兩人都疲憊不堪,但總算是到了目的地。
“這也太貴了......”
林憶霜看著一角錢一個的燒餅,心疼得不得了。在家鄉(xiāng),這個價錢能買好幾個饅頭了。
“火車站嘛,貴點(diǎn)正常。”
林憶寒安慰道,“我們先填飽肚子要緊。等找到住處,就能買到便宜的吃食了。”
姐妹倆在附近找了個便宜的招待所住下。
雖然房間簡陋,但總算有了個落腳的地方。
她們好好洗了個澡,又在附近的面館吃了碗面。
“這面真好吃。”林霜意猶未盡地說,“湯頭濃郁,面條也勁道。”
“這應(yīng)該是老店了。”
林憶寒環(huán)顧四周,仔細(xì)觀察著店里的一切,“你看這些客人,大多是熟客。跟老板都很熟絡(luò)的樣子。”
“小姑娘眼光不錯。”
收拾碗筷的伙計笑道,露出一口白牙,“我們這店開了二十多年了,老板的手藝在這片兒可是出了名的。”
林憶寒笑著應(yīng)付了幾句,沒有多說什么。
夜深了,招待所的房間里,姐妹倆并排躺在床上。
招待所的床鋪散發(fā)著一股陳舊的霉味,林憶寒躺在上面,眉頭不自覺地皺起。
被褥上那些可疑的污漬讓她心里直犯嘀咕,翻來覆去難以入眠。
“還是買條毯子吧。”她翻身坐起,目光不經(jīng)意間掃過隔壁床上的姐姐。
林憶霜似乎已經(jīng)睡著了,均勻的呼吸聲在寂靜的夜里格外清晰。
夜色已深,招待所走廊里偶爾傳來醉漢的吵鬧聲和腳步聲。
林憶寒裹緊了身上單薄的外套,輕手輕腳地下了床。
招待所對面就是一家小百貨店,雖然已經(jīng)很晚了,但店門依然亮著燈。
推開門,叮當(dāng)?shù)拟徛曉诩澎o的夜里顯得格外清脆。
“這么晚了還要買東西啊?”年邁的店主抬起頭,渾濁的眼睛里帶著幾分關(guān)切。
林憶寒點(diǎn)點(diǎn)頭,“想買條毯子。”
她的目光在貨架上掃視著,最后選了一條價格適中的尼龍?zhí)骸?
回到房間,林憶寒小心翼翼地展開毯子。
尼龍的味道有些刺鼻,但總比直接蓋那床可疑的被子強(qiáng)。
她把毯子裹在身上,總算覺得舒服了些。
“小寒。”黑暗中突然響起林憶霜的聲音,帶著幾分感慨,“你今天在面館真厲害,我都不敢跟人說話,你卻能跟他們聊得那么自在。”
林憶寒愣了一下,原來姐姐一直沒睡。
她輕笑一聲,心里其實(shí)也沒那么大的底氣,只是形勢所迫罷了。
“姐,我們現(xiàn)在只有彼此了,總不能兩個人都縮著不敢說話吧?再說了,那些人也沒什么好怕的。”
林憶霜翻了個身,借著窗外微弱的光線看向妹妹:
“這里物價這么貴,我們真能在北都市活下去嗎?”聲音里帶著深深的憂慮。
“當(dāng)然能!”林憶寒語氣堅定,
“你瞧那車站門口賣燒餅的,做得那么難吃都有人買。就憑咱們的手藝,還怕找不到出路?”
提起那個又冷又硬的燒餅,林憶霜也忍不住笑了。
確實(shí),就連那樣的東西都能賣出去,她們的手藝總不會比那更差。
夜?jié)u深,姐妹倆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直到林憶霜的呼吸聲漸漸平穩(wěn)。
林憶寒望著天花板,腦子里盤算著明天該做些什么。
第二天將近中午,姐妹倆才起床。
林憶寒第一件事就是要找房子,招待所人多眼雜,而且住宿費(fèi)用也不便宜,不是長久之計。
正準(zhǔn)備出門,卻在樓下遇到了昨天面館老板的兒子趙四。
他穿著一件洗得發(fā)白的藍(lán)布衫,臉上帶著憨厚的笑容。
“哎呀,正好碰到你們。”
趙四熱情地打招呼,“你們昨個不是說今天要找房子嗎,我們院子里有間空房,要不要去看看?”
林憶寒沒有立刻答應(yīng),只是禮貌地說先看過再說。
這種事情還是要謹(jǐn)慎些,畢竟是要長期居住的地方。
杏花巷深處的四合院里,到處都是生活的氣息。
小孩子在院子里追逐打鬧,踢著破舊的皮球;大人們或是在晾曬衣服,或是坐在樹下閑聊。那些大嗓門的婦女說話聲傳來,林憶寒莫名覺得親切。這種煙火氣息,讓她想起了老家的院子。
房間在院子最角落的位置,雖然不大,但勝在清靜。
陽光從小窗戶斜斜地照進(jìn)來,在地上投下一片溫暖的光斑。
“廚房在隔壁,不過要另外加錢。”
趙四指著隔壁的小屋說道,“這里住的都是老實(shí)人,平時也挺安靜的。”
林憶寒仔細(xì)打量著房間的每個角落,心里已經(jīng)在盤算該如何布置。
這個位置確實(shí)不錯,離街市近,又不會太吵鬧。
商議好租金后,姐妹倆很快搬了進(jìn)來。
林憶寒買了雙層木床,又從舊貨市場淘了些家具。
兩層地毯鋪在地上,踩上去軟綿綿的特別舒服。
林憶霜用簾子把屋子一分為二,雖然空間不大,但也算五臟俱全了。
她把從老家?guī)淼尼樉€盒擺在小桌上,又在窗臺上放了幾盆綠蘿,頓時有了家的感覺。
“你們倆真懂得生活。”趙四來看時都忍不住感嘆,“這屋子比我住的都強(qiáng)。”
林憶寒笑道:“都是舊貨市場淘換來的,沒花幾個錢。主要是會收拾,再普通的地方也能住出味道來。”
有了住處,接下來就該考慮營生了。林憶寒不想擺攤,她覺得開店更穩(wěn)妥些。
街邊攤位雖然成本低,但風(fēng)吹日曬不說,還要擔(dān)心城管。
“姐,我們開店吧。”
一天晚上,林憶寒突然提議,“織毛衣賺的錢還剩不少,應(yīng)該夠租店面了。”
林憶霜停下手中的針線活,臉上露出猶豫的神色:
“可是開店風(fēng)險太大了,咱人生地不熟的,萬一賠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