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漸濃,慕容翔剛用完晚膳,正準備前往新納妾室的院落。燈火通明的長廊上,他的腳步輕快,心情愉悅。然而,一道身影突然從陰影處閃出。
“主公,臣有要事相商。”陳昭拱手行禮,聲音沉穩。
慕容翔眉頭微皺,停下腳步。“王卿有話直說。”語氣中帶著幾分不耐。
“是關于都尉衛忠之事。”陳昭目光如炬,“此人雖勇,卻得罪了韓九,恐有不妥。”
“此話何意?”慕容翔轉身,目光銳利地盯著陳昭。
陳昭不慌不忙,將事情始末娓娓道來。他的聲音壓得很低,仿佛在訴說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都尉與韓飛一戰,雖顯英勇,卻也結下死仇。韓九此人心胸狹隘,最是記仇。主公,您應該明白,眼下金陵孤懸一城,我們最需要的是與蜀王保持和睦。若為一匹夫之勇,壞了大局......”
“孤早晚要和慕容輝翻臉!”慕容翔猛地揮手,打斷了陳昭的話。
燭光搖曳,在墻上投下晃動的影子。陳昭不動聲色地觀察著慕容翔的表情,繼續說道:“時機未到啊,主公。為一介武夫,斷送大業,實在不智。”
慕容翔陷入沉默,長廊上只剩下風吹燭火的聲音。良久,他才開口:“此事容后再議。”
陳昭躬身告退,轉身時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種子已經播下,就看何時發芽了。
與此同時,軍營中燈火零星。
衛忠躺在通鋪上,聽著周圍此起彼伏的鼾聲。不同于其他人的輾轉難眠,他倒是睡得安穩。臨睡前,他還和幾個護兵聊了會兒家鄉的事。
“大人,我聽說揚州那邊最近不太平。”一個年輕護兵說道,聲音中帶著幾分憂慮。
“怎么回事?”衛忠側身問道。
“有個叫梁霄的在四處作亂,聽說已經聚集了上萬人馬。”另一個護兵接話道,“不僅如此,云州那邊也不安生,朝廷派了個姓陳的去平叛。”
衛忠靜靜聽著,這些零散的消息讓他對天下大勢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亂世之中,每個角落都在燃燒。
第二天清晨,晨霧還未散去,衛忠就和韋昂啟程返回。
兩人騎馬并行,韋昂突然開口:“衛兄,你這次得罪了韓九,處境怕是不妙。”
“何出此言?”衛忠勒住馬韁。
韋昂嘆了口氣:“你殺了韓飛,這就等于與韓九結下死仇。那韓九心胸狹窄,最是記仇。更何況......”他欲言又止。
衛忠不自覺地握緊了刀柄,指節發白。
“我說句實話。”韋昂壓低聲音,“你現在只有一條路可走——讓太尉覺得你有價值,讓他離不開你。否則,一旦韓九在慕容輝面前進讒,你的處境就危險了。”
“多謝指點。”衛忠神色凝重。
“無需客氣。”韋昂看了看四周,“你若擔心家人安危,不妨讓他們先躲到我家莊子去。那里有塢堡,能容數千人,一般兵馬攻不進。”
衛忠默然不語,目光望向遠方。晨霧中,金陵城若隱若現,宛如一頭蟄伏的巨獸。
一路無話,兩人很快回到了金陵。
城門口,守軍例行檢查。衛忠注意到,相比幾天前,守軍明顯增加了。城墻上,巡邏的士兵來回走動,戒備森嚴。
“大人。”一個小校快步走來,“太尉有令,請您立即去議事廳。”
衛忠與韋昂對視一眼,翻身下馬。
議事廳內,慕容翔正在查看地圖。見衛忠進來,他頭也不抬地問:“可知道為何召你來?”
“請太尉明示。”
“揚州叛亂愈演愈烈,需要你立即帶兵前往平叛。”慕容翔終于抬起頭,目光如炬,“這是你立功的機會。”
衛忠心中一動。這是機會,也是考驗。
“末將遵命。”他抱拳應道。
“切記,此去不但要平叛,更要籠絡人心。”慕容翔意味深長地說,“揚州世家根深蒂固,若能為我所用,勝過千軍萬馬。”
衛忠躬身領命,轉身時,注意到陳昭站在角落,臉上帶著若有若無的笑意。
走出議事廳,陽光正好。衛忠深吸一口氣,他知道,自己的命運就像這金陵城頭的旌旗,正在風中搖擺。
當天下午,衛忠就開始著手準備。他調集三千精兵,準備糧草輜重。同時,他派人將家眷秘密轉移到韋昂的莊子。
營帳內,衛忠獨自一人研究地圖。燭光搖曳,在他臉上投下明暗不定的光影。
帳外傳來腳步聲。
“大人。”親兵掀開帳簾,“有位叫韓九的將軍求見。”
衛忠手中的筆頓住了。
“就說我已經休息了。”
親兵應聲退下。帳外,隱約傳來一聲冷笑。
衛忠握緊了腰間的刀柄。他知道,這場較量才剛剛開始。
夜深了,營地漸漸安靜下來。遠處傳來更夫打更的聲音,顯得格外清晰。
衛忠站在營帳外,仰望星空。天上繁星點點,每一顆都像一個機會,閃爍不定。
在這亂世之中,要么被人宰割,要么掌握自己的命運。而掌握命運的關鍵,不僅在于腰間這柄刀,更在于如何在權力的漩渦中站穩腳跟。
明天一早,他就要啟程前往揚州。那里不僅有叛亂,更有無數暗流涌動。這是一場考驗,也是一次機會。
夜風吹過,帳篷獵獵作響。衛忠收回目光,轉身走進帳內。
衛忠回到明德堂軍營時,夕陽已經西斜,暮色漸染天際。營地內傳來陣陣喊殺聲,那是少年們操練的動靜。
他快步走向訓練場,目光落在那群正在練習射箭的少年身上。汗水浸透了他們的衣衫,但每個人都專注地拉弓搭箭,絲毫不見疲態。
“放!”
隨著陳燕兒一聲令下,十余支箭矢破空而出,大部分都命中了靶心。這位曾經的瘦弱少年,如今已經能獨當一面帶隊訓練了。
“動作要快,但不能急!”陳燕兒走到一名學生身邊,糾正他的姿勢,“弓要平穩,箭要直,心要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