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背水扎營
- 我在明末力挽狂瀾
- 醺淺月
- 2353字
- 2025-07-22 00:12:49
李巖補充道:“殿下,臣覺得多鐸已經沒什么好辦法了。土包壘的棱堡我們在大校場試過,連紅夷大炮都打不動。多鐸總不能用人命去堆吧?就算一個棱堡搭上四五百韃子,他也舍不得。”
朱慈烺點點頭:“那就擬旨吧。”
與此同時,曲阜大營中。
多鐸正捧著一本《三國演義》,沉浸在書中的故事里。忽然,帳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柳遠會興奮的聲音隨之響起:“王爺,高宏圖和左懋第終于按捺不住開始行動了!”
柳遠會掀開帳簾大步走進,行禮后稟報:“剛阿泰傳來了聊城最新的緊急消息,說在青山縣境內發現大批南軍在修筑堡壘!東阿縣、泰陽縣也有同樣的情況,看來他們打算穩扎穩打,步步推進,逼退我們!”
多鐸輕蔑一笑:“傻子!”他繼續看著手中的書,似乎對這個消息并不在意。
“王爺,咱們究竟何時發起進攻?”柳遠會按捺不住內心的焦急。
“急什么?”多鐸用拇指沾了點唾沫翻過一頁,“等北路南軍兵臨聊城附近再作決斷。讓勇士們先好好休息。”
“王爺,塘報說南軍修的堡壘很特別,是四方形加四個角,看著不好打啊!”柳遠會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擔憂。
多鐸放下書本,慢條斯理地說道:“隨他們去,本王又不會讓勇士們硬攻。”
“那我們該怎么打?”
多鐸站起身,走到帳中的地圖前。燭光下,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精芒:“辦法多得是。最不濟,就是堡壘對堡壘。修堡壘我大清難道不會?這些傻子想用堡壘斷我后路,那就用他們的招數對付他們,還施彼身。用重兵把他們的據點團團圍住,斷了他們的后路。看看他們能帶多少糧食!”
柳遠會聽完,不禁暗暗吃驚。看來王爺這段時間讀《三國演義》,還真讓他學到了不少。
帳外傳來士兵操練的聲音,馬蹄聲和號角聲此起彼伏。多鐸走到帳門前,掀開簾子。遠處的山巒在暮色中若隱若現,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青灰色。
“傳令下去,”多鐸的聲音不疾不徐,“讓各部準備建造堡壘的材料。我倒要瞧瞧他們能耍出什么花招,這些南軍的堡壘,能不能成為他們的葬身之所。”
同一時刻,高宏圖帶領的軍隊正日夜兼程的趕往作戰地點。
馬蹄聲疾,一名斥候飛馳而來,揚起的塵土在夕陽下泛著金色。他勒住韁繩,馬兒打著響鼻,前蹄不安地刨著地面。
“稟大人,前方三十里便是大運河!”斥候抹了把額頭的汗水,嗓音因急促的奔馳而略顯沙啞。
高宏圖瞇起眼睛,目光投向遠方。四萬六千大軍蜿蜒如龍,沿著土河緩緩前行。隊伍中盾車、炮車轔轔作響,步兵們踏著整齊的步伐,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這支隊伍雖看似龐大,卻難掩草創未久的痕跡。高宏圖的目光掃過隊伍,眼底閃過一絲憂慮。若非手中那幾千精銳巡標可以拆散充當骨干,這支團練軍恐怕連模樣都撐不起來。
“將軍!”李大開策馬上前,壓低聲音道,“前軍可有探報?韃子的動向如何?”
高宏圖轉向斥候,“馬總戎部何在?”
“回大人,馬總戎已至運河東岸。”斥候抱拳道,眼中透著幾分興奮,“不見韃子營寨,似是已經撤圍。馬總戎派出信使跟聊城那邊搭上了線。”
“撤圍?”高宏圖眉頭緊蹙。多年征戰的經驗告訴他,事情絕不會這么簡單。
一旁的參謀官趙明德翻開地圖,指著運河沿線道:“大人,韃子若真撤圍,必有圖謀。這一帶水網密布,最適合設伏。”
高宏圖點頭。這支團練軍雖然裝備簡陋,但也有其獨到之處。兩千多輛盾車和炮車,足以在野外筑起堅固的防線。每個協隊都配備了二十輛震天炮車,雖然算不上精良,但對付尋常敵軍已經足夠。
“傳令下去,就地安營。”高宏圖環視四周,“選個制高點,扎營要背水面河。”
“大人!”李大開急切道,“韃子已撤,我們何不趁勢直撲聊城?”
高宏圖搖頭,目光凝重:“欲速則不達。先在此處安營,明日再筑堡壘。”
一路走來,他們每隔二十里就修建一座堡壘,已經留下九個協隊駐守。如今剩下的兩萬八千人馬,仍能組成一個規模可觀的防御圈。
營地很快建了起來。盾車在土河岸邊排開,形成一個巨大的卻月形防御陣地。炮車分布在要害處,隨時準備應對可能的突襲。
夜幕降臨前,高宏圖站在臨時搭建的高臺上巡視。遠處,幾個團練兵正在搬運木料,加固營寨。他們臉上雖然沾滿塵土,卻絲毫不顯疲態。
“這些都是本地農民。”趙明德在一旁解釋道,“雖然軍餉只有一月一兩銀子,但勝在聽話能干。”
高宏圖點頭。比起李成棟、馬得功那些成天叫苦連天的“百戰勁旅”,這些樸實的農夫反倒更讓他放心。同宗同鄉的關系網絡,加上那些門生故吏的管理,使得這支軍隊上下一心。
“大人,探馬回報。”一名傳令兵快步走來,“運河上游發現可疑船只,疑是韃子的哨船。”
高宏圖眸色一沉:“傳令各部,加強戒備。讓水上的斥候多加留意,別讓韃子的船只靠近。”
夜色漸深,營地里升起裊裊炊煙。高宏圖在帳中召集眾將,商議明日的行動。燭光搖曳,照在眾人凝重的面容上。
“大人,我以為應該加快筑壘的速度。”趙明德指著地圖說,“這些堡壘不僅是防御工事,更是我們的補給點。”
李大開插話道:“可是人手不夠啊!修建一座堡壘至少需要三千人,還要留人駐守。”
“分批進行。”高宏圖沉聲道,“先選幾個要害之處,建起來再說。”
這一路走來,他們不僅要防備敵軍,還要修建堡壘和碼頭。每一處駐地都經過精心選擇,既要依水而建,又要確保補給線的安全。
帳外傳來更換崗哨的聲響。高宏圖走出帳外,抬頭望著繁星密布的夜空。遠處傳來士兵們的說笑聲,夾雜著馬匹的嘶鳴。
“大人,您該歇息了。”趙明德勸道。
高宏圖擺擺手:“你去吧,我再看看。”
夜風微涼,送來河水的腥氣。高宏圖立于營寨之上,目光投向黑暗中的運河方向。雖然柳岸鎮的戰船廠才剛開張,水師尚未成型,但他已經在為將來做準備。只要能控制住水路,這些依河而建的堡壘就能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
馬蹄聲隆隆,震動大地。數百巴牙喇親兵護衛著豫親王多鐸行進在隊伍最前方,鐵甲在晨光中泛著冷冽的光芒。
身后是漫山遍野的旗幟,白、黃、紅、綠四色旗幟在寒風中獵獵作響,仿佛無聲地訴說著這支大軍的威勢。旗幟下,是裝備精良的八旗精銳和綠營兵,他們的鎧甲和兵器在晨曦中閃爍著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