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拒絕進宮
- 我在明末力挽狂瀾
- 醺淺月
- 2360字
- 2025-06-20 00:11:26
此時,在碼頭邊停泊著一艘豪華官船。船身雕梁畫棟,帆布上繡著精美的紋樣,顯示出主人非同一般的身份地位。
船艙內,鄭芝龍正皺眉看著手中的信件。燭光映照下,他的面容顯得格外疲憊。在他身邊,陳鼎正專注地研究著一張地圖,不時用朱筆在上面做些標記。
“總戎,”陳鼎放下毛筆,揉了揉酸脹的眼睛,“看這形勢,清兵短期內應該不會南下了。自從上次在大沽口吃了虧,他們已經收縮了防線?!?
鄭芝龍點點頭:“太子殿下確實有幾分手段,這半壁江山暫時是保住了?!彼畔滦偶?,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不過,形勢依然嚴峻?!?
“所以這正是獻上茶姑的好時機。”陳鼎壓低聲音說道,“太子殿下年少英才,若能結為姻親,對我鄭家來說是天大的好事?!?
鄭芝龍眉頭微皺:“茶姑年紀尚小……”
“總戎,”陳鼎正色道,“太子殿下不僅年輕有為,更是明正統的繼承人。如今朝廷雖然南遷,但只要有太子在,就還有希望。若能與之結親,我鄭家在這亂世中也能……”
話未說完,船艙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爹!”
一道清脆的聲音響起,鄭茶姑推開艙門闖了進來。她的臉頰因為奔跑而泛紅,呼吸也有些急促。
“茶姑,怎么回來得這么早?”鄭芝龍連忙收起信件,臉上露出慈愛的笑容。
“爹,我聽說……”鄭茶姑咬著嘴唇,欲言又止。她的手指不安地絞著衣角,眼中閃過一絲慌亂。
“聽說什么?”
“聽說……要把我送進宮……”
鄭芝龍看了陳鼎一眼,無奈地嘆了口氣:“這事兒原本想等進京后再告訴你的。”
“我不要!”鄭茶姑跺腳,眼圈瞬間紅了,“我才不要嫁給不認識的人!”
“茶姑,”陳鼎試圖勸解,“太子殿下英明神武,文武全才,你若能……”
“我不管!”鄭茶姑轉身就跑。
“茶姑!”鄭芝龍喊了一聲,卻沒追上去。他重重地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心疼。
“總戎不必擔心,”陳鼎安慰道,“小姐年輕,過些日子就想通了?!?
鄭芝龍搖搖頭:“我是擔心她進宮后,能否適應那種生活。宮里規矩多,茶姑從小在海邊長大,性子活潑,怕是會受委屈?!?
“太子殿下愛民如子,想必也會善待茶姑的。”陳鼎道,“而且,這也是為了鄭家的未來著想?!?
“但愿如此吧。”鄭芝龍望向窗外。
夕陽西下,江面金光粼粼。遠處傳來陣陣鑼鼓聲,那是戲園子里又開始了一場新戲。岸邊的茶館里,說書人正繪聲繪色地講述著太子殿下的英勇事跡,引得滿堂喝彩。
船艙外,陳永華追著鄭茶姑跑過甲板。
“茶姑姐,你別生氣嘛!”小男孩氣喘吁吁地喊道。
“我才不要進宮呢!”鄭茶姑頭也不回。
“太子爺那么厲害,你嫁給他多好??!”
“你懂什么!”
兩個孩子的聲音漸漸遠去,消失在熙熙攘攘的碼頭人群中。
海風呼嘯,浪濤拍打著船舷,發出陣陣轟鳴。
鄭芝龍站在船艙內,目光落在陳鼎手中那張泛黃的大明地圖上。艙內燭火搖曳,在地圖表面投下跳動的陰影,仿佛預示著這片土地上正在發生的劇變。
“北地如今是五家爭雄的局面?!标惗Φ氖种冈诘貓D上游走,指尖劃過一個個地名,“云藩占據大同,張獻忠的流寇盤踞西隴,吳三桂據守河南,朝廷還保有山東和部分河南地盤。”
鄭芝龍瞇起眼睛,嘴角泛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韃子想要平定這些勢力,沒那么容易。”
“正是如此?!标惗c頭附和,手指移向江南一帶,“所以說,江南半壁必然穩固。有千歲爺的才能,加上總戎您的支持,這江南便是鄭與朱共有之地?!?
“鄭與朱?”鄭芝龍輕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玩味,“難道不應該是吳家與朱家之間的恩怨嗎?”
陳鼎壓低聲音,湊近幾分:“總戎您想啊,吳家若能帶著數萬遼軍南下,或許還能與鄭家一較高下。可如今您手握水陸精兵三萬,戰船數百,牢牢控制著南北洋的商業命脈,這份實力,相比之下,吳家根本不值一提?”
船艙內一時寂靜,只有海浪拍打船身的聲響。鄭芝龍沉默片刻,忽然大笑起來:“話雖如此,但吳家人一路護送太子南下,這份情誼可不輕啊?!?
“太子雖寵愛吳選侍,但她終究不是太子妃?!标惗σ馕渡铋L地說,“況且,太子殿下是何等人物?豈會被兒女私情所困?”
話音未落,急促的腳步聲從甲板傳來。艙門被猛地推開,海風裹挾著咸腥氣息灌入船艙。
“大哥!”鄭芝鳳的身影出現在門口,神色匆忙,“大木帶人來迎接了,吳三輔也來了,手下還跟著上千精銳火器營!”
鄭芝龍眉頭微皺,眼中閃過一絲思索:“讓山田統領帶倭兵隊隨我去看看,順便請湯先生和白將軍一同前往?!彼哪抗庠诘貓D上掃過,“這局面,倒是有趣?!?
甲板上,水手們正忙著調整船帆。遠處的海面上,十幾艘戰船正緩緩駛來,旗幟在海風中獵獵作響。
山田統領帶著一隊身著黑色武士服的倭兵列隊而立,他們手持長刀,神情肅穆。這支由鄭芝龍親自訓練的倭兵,是他手中最鋒利的刀刃之一。
湯若望神父和白將軍也已到場。這位來自西方的傳教士不僅精通天文歷法,對軍事也頗有研究。而白將軍則是鄭芝龍的老部下,對水戰極為精通。
其實吳三輔此行并無爭權之意。自大沽口一戰后,吳家上下對太子的能力已心服口服。一次性擊殺近千韃子的戰績,足以讓任何人折服。
隨吳三輔而來的,是中師副將郝搖旗率領的神武營。這支部隊在大沽口一戰中表現驚人,如今已形成了獨特的戰法。
一個神武營編制精妙,一個營配備斑鳩腳火銃負責遠射,其余三個營則裝備帶刺刀的火槍,用于近戰。這種全火銃的配置在當時可謂另類,但效果顯著。
在望城之戰和南京平叛中,神武營幾乎是摧枯拉朽般橫掃敵軍。敵軍根本不敢與之正面交鋒,生怕這些火銃手在極近距離開火。斑鳩腳火銃的破甲能力遠超八力弓,就連盾車都難以抵擋。而裝備刺刀的火槍,更是讓這支部隊在近戰中占盡優勢。
朱慈烺雖然知道歐洲那些成熟的戰術體系,但因為缺乏具體細節,只能先用這種簡單直接的戰法。好在湯若望和李祖白已經從瓊澳請來了德意志傭兵隊長瑞恩施坦,此人在歐洲戰場上征戰二十余年,經驗豐富。
船隊漸漸靠近,鄭芝龍站在船頭,目光如炬。他看到吳三輔站在對面的船頭,身后是整齊列隊的火銃手。這些士兵身著統一的藍色軍服,手持擦拭得锃亮的火銃,顯示出非同一般的軍紀。